返回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0章 王硕竟然写纯爱?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141章王硕竟然写纯爱? “仿品这件事并不稀奇。” 前往友谊商店的路上,方言对骑着小三轮车的韩跃民,把其中的商业逻辑,说个明白。 “那不就变成和牛仔裤生意一样吗?” 韩跃民苦恼不已,“我还准备把仓库里剩下的布料都做成文化衫,统统卖掉。” “我可以帮你们设计新的文化衫。” 方红说:“这个主意,怎么样?” 方言摇头道:“未必就一定要做文化衫,也可以做儿童书包、女包……” 还能这么细分? 韩跃民和方红互看一眼,觉得格外新鲜。 “韩哥,不要一直想着文化衫,这本来就是一锤子买卖。”方言说等华夏女排的社会热度和宣传力度减弱,这桩生意很快就到了头。 “岩子,家电在这个方向。” 韩跃民和方红皱了皱眉,陷入沉思。 “买它干嘛。” 方红扫了一眼悬挂着一条条五颜六色的丝巾、尼龙纱巾,伸手一指,“是不是这些?” 方言静静地站了会儿,左看看,右看看: “姐,韩哥,你们想好了吗?” 方红摇头说:“我有你和岩子送的料子,我自己就可以给自己做衣服,干嘛花钱。”然后摸了摸衣服,“我就是想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等学会了,我好给你们设计。” 方言笑道:“很接近了。” 方言侧目而视,“姐,想不想看看友谊里卖的衣服都是什么样的?” “走,我们去看看!” “还是姐高明!”方言竖起大拇指。 韩跃民看到方言走错路,赶忙提醒。 韩跃民看她认真打量着衣服,问了一句: “要不要买下来?” 方言也不去打搅他们,三人慢悠悠地骑到友谊商店,停车上锁,径直走入。 “先不去看洗衣机。” 韩跃民说出思考已久的答案。 方红眼前一亮,跟着弟弟和韩跃民来到服装专区,一堆国外的新潮时装立刻映入眼帘。 方言开始上课,“姐,韩哥,你们好好想想冬春季,除了保暖的衣服,还需要什么?” 韩跃民投去好奇的目光。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 “是不是围巾?” “那咱们接下来该做什么呢?” “可是这丝巾纱巾,大冷的天,一点也不防风保暖啊?”韩跃民满脸疑惑。 “韩哥,你别忘了。” 方言指了指屋外,“咱们燕京,冬春两季不只是冷,还有什么?” “还有……对啊!” 韩跃民一下子醒悟过来,还有沙尘暴! “这种纱巾,你不觉得正合适吗?” 方言把视线落在尼龙纱巾上。 80年代初,燕京曾有三怪,其中一怪,就是女同志的头巾要戴两条,一条用来保暖,一条是尼龙纱巾,不仅仅是用来装扮美丽的,更主要用来蒙着头和脸,抵挡风沙。 “合适!” 韩跃民激动说沙尘暴就算过去了,女同志还可以用来装扮自己,一物两用。 方言问:“韩哥,我记得红太阳市场那边有卖这种尼龙纱巾吧?” “有,而且卖的一点儿也不贵,江浙那边没有咱们北方地区这种沙尘的天气。” 韩跃民眼里充满敬佩,“岩子,我算是服你了,这伱也能想得到啊!” “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方言说:“那些做文化衫留下的废料,除了做笔筒之类的,也可以做一些口罩。” 接着低声对韩跃民说:“口罩和纱巾做好了,记得给伯母、我妈、我姐和小妹留几件。” “那还用说嘛,包在我身上。” 韩跃民拍了拍胸膛。 方红羞地瞪了眼,同时伸手抓了抓弟弟的头:“岩子,你这头发忒长了,该剪了啊。” “改明儿我就去找靖大爷。” 方言走在最前头,直奔家电区域。 看了眼双缸洗衣机的价钱,方红咋舌不已,“我的天,怎么这么贵啊,要不还是买这种日本单缸的吧?” “还是买西德的好,我听迈克说,"日本制造",都是"垃圾制造"。”韩跃民悄声地说。 “是嘛?!”方红疑惑不解。 韩跃民说:“岩子,你说呢?” 方言笑而不语,在当时的欧美,日货就是“垃圾制造”的代名词,七八十年代,频频出现抵制日货的情况,甚至当街怒砸日本汽车。 此时此刻,恰似彼时彼刻。… 韩跃民的小三轮车空间虽然有限,所幸能容得下一台洗衣机。 三人一路小心翼翼地把洗衣机护送回南锣鼓巷,跟电视机一样,再一次引爆整个胡同。 街坊邻居,特别是大婶阿姨,一窝蜂地跑了过来,看着方言指导方红操作,直呼神奇。 “好东西啊。” “可不是嘛,男人的衣服厚,搓起来就费劲儿,这以后啊可以让它洗!” “这也算是解放了咱们女同志的双手了!” “………” 院子里,响起了一片又惊奇又羡慕的声音,可把杨霞给美坏了,笑得合不拢嘴。 “妈,让姐教你怎么使。” 方言拿上包,“我先上班去了。” 来到出版社门口,跟门房董大爷打了個照面,确认没有记者堵门,才放心地走了进去。 刚到楼梯口,背后就传来一个声音: “岩子!” “哎呦,原来是章老师,吓了我一跳。” 方言一个激灵,回头一看。 “你啊总算来了,等你半天了,来来,上我屋坐坐。”章守仁把他请到短篇组办公室。 方言问:“是不是出了什么大事?” “小事,小事。” 章守仁说:“帮我看篇稿子,爱情题材。” “成!” 方言接过递来的稿子,第一行写着题目,《海鸥的故事》,第二行写着“作者,王硕”。 一想到电影院逃票的那一幕,勾起嘴唇,随手翻了翻,眉头微微一皱,此事并不简单。 写的是一个水兵打伤海鸥,被一名女青年发现,反映给老兵,遭到批评训斥,要求他照顾这只海鸥,由女青年担任监督。 继而在照顾海鸥的过程中,互生情愫,水兵和女青年解开误会,如此处上了对象。 这可跟上辈子的内容,完全不一样啊! 本来应该是水兵打猎,打伤了一只小海鸥,经过驻地的老人的教育,成为爱护小动物的青年,怎么莫名其妙地变成爱情小说了? 而且这个纯爱的画风不对劲啊! 王硕竟然写纯爱? “出版社里没有比你更懂爱情文学的了。” 章守仁询问道:“你看看这篇写得怎么样?” 方言眯了眯眼:“从对海军描写的程度来看,这个作者好像很熟悉海军生活。” “你看得真准!”章守仁啧啧称奇,“这个王硕就是退伍水兵,之前在部队的时候,就给《解放jun文艺》写过稿子,不算新兵蛋子。” 方言疑惑道:“那为什么不继续投给《解放jun文艺》,怎么会想到投给《十月》呢?” “这我跟他聊过,我们最近不是在搞爱情文学征集活动嘛,相比之下,他觉得把这篇关于水兵爱情的作品,投给我们更合适。” 章守仁说:“你瞧瞧这个短篇,有没有扩大成中篇的可能?” “改成中篇?” 方言大为意外,但很快琢磨出味儿来。 这是在给章仲锷送稿子,暗中相助。 “也不全是为了仲锷。” 章守仁笑道:“这也算是我对《秋天的怀念》的回礼,应该能改成中篇吧?” 方言沉吟片刻,“有这个潜质,改天让他来编辑部和我聊聊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