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7章 你不喜欢,你算老几啊?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198章你不喜欢,你算老几啊? “我有个问题……” 陈国凯举起手来,问道:“方老师,我们该怎么挖掘粤东文化呢?” “八个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再八个字,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方言比划了个“八”的手势,“而在此之前,要认清本民族和地域特色文化有哪些。” “粤剧。” “不只!还有粤曲、粤乐、南音、粤语、粤菜,还有,还有。” “还有龙舟、舞狮、花鼓戏……” 一個个词从孔捷生等人的嘴里蹦出来。 “你们刚才说的这些,其实可以划分为曲艺、音乐、语言、饮食、民俗、舞蹈。” 方言笑道:“但是,还忽略了建筑、医药、美术,以及武术。” “武术?!” 众人面面相觑,又惊又疑。 “这些天,我在蛇口也做了番调查。” 方言道:“俗话说,南拳北腿,粤东的拳种可真不少,除了洪家拳、刘家拳、蔡家拳、李家拳、莫家拳五大名拳,还有蔡李佛拳、虎鹤双形拳、佛家拳、侠家拳……” 孔捷生举起手来,“可是方老师,如果把这些写进小说里,那岂不是成了武侠小说嘛!” “武侠和武术是两个不同的定义。” “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大不一样。” “关键就在这个"侠"字上。” “懂武的人未必就是侠,只有懂武术,又能依仗武术,行侠仗义,才是真正的武侠。” “像我们熟悉的《彭公案》、《三侠五义》和《七侠五义》,都包含武术和侠义的元素,既算是古典武侠小说,也是经典的公案小说。” 方言说得滔滔不绝。 “可不管是公案小说,还是武侠小说,都是通俗文学,我们是纯文学作家,怎么能写这些呢?” “没错没错,武侠小说里都是些打打杀杀,宣扬暴力,根本无法跟纯文学相提并论。” “我们纯文学是这样的,武侠小说只要打打杀杀、飞来飞去就可以,而纯文学作家要考虑的事情就很多了。” “………” 整个教室炸开了锅,一个个情绪激动。 不是抵触武侠小说,就是抵触武术元素。 “那么同学们,什么是纯文学?” 方言拍了拍手,问了一句。 顷刻间,刚刚喧嚣的教室安静了下来。 “有谁能回答我,什么是纯文学?” 方言扫视一圈。 “让、让文学回到文学本身。” 眼见实在无人回答,孔捷生站了出来。 “这只是个口号,可不是定义。” 方言转头向范汉生、林贤治提问。 “不错,"让文学回到文学本身"只是个口号,文学界并没有给出任何的理论依据。” 范汉生点头回应道。 “谢谢范总编的回答。” 方言露出玩味的笑容。 “纯文学”其实就是个虚头巴脑的东西。 既没有概念和理论,也没有任何作品可以参考,只是当初为了摆脱文学为政zhi服务而喊的口号,但没办法直接说“文学与政zhi无关”,只能委婉地说,“让文学回到文学本身”。 结果后来经念歪了,被一小撮喜欢标榜自己身份的作家,拿来对付通俗文学。 到了21世纪,又拿来对付商业文学。 事实上,纯文学就是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爱情小说可以是纯文学,军事小说可以是纯文学,轮到武侠小说,就不行了? 此话一出,满堂哗然,议论纷纷。 “方老师,您这话说得不对!” 陈国凯立马站了起来。 “那你给我解释下,什么叫"纯文学"?” 方言上身前倾,“慈眉善目”地盯着他。 “纯文学就是……” 陈国凯在注视之下,不免紧张。 方言静静地站着,眼神里却仿佛在说: 翻译翻译,什么特么地叫“纯文学”! 我要你翻译给我听! 什么特么地特么地叫“纯文学”!! 整个教室的氛围,突然变得尴尬起来。 台下的“纯文学”作家们,抓耳挠腮,试图解释,但临时抱佛脚,根本没法自圆其说。 “总编,到底什么是"纯文学"?” 林贤治停下手中的笔。 “文学界到现在也没有个公论,就是个口号,伤痕作家可以喊,武侠作家当然也能喊。” “我怎么就没想到,怎么就没想到呢!” 范汉生看着方言舌战群儒,兴奋不己。 看着班上的学生一个个哑火,林贤治投去了崇拜的目光,感慨道: “方老师不愧是方老师,又高又硬!”…… 半晌,课堂一片安静。 众人像斗败的公鸡般,大多数都觉得方老师说的好有道理,竟无言以对,但依然有极个别不服气,低声地来了一句: “方老师,那您觉得纯文学是什么?” “在我看来,要给纯文学下定义之前,要先搞清楚纯文学到底是文学中的什么类型。” 方言在石铁生的划分基础上,加以延伸。 通俗文学主要是满足大众的娱乐需要,严肃文学侧重于具体时期社会、政治、阶级层面问题,反映时代,反映人在时代和社会中的处境,比如《子夜》、《林家铺子》。 而纯文学,则更多的是面对人本的困境。 比如,对死亡的默想、对生命的沉思、对生存的探索这些与生俱来的问题。 这三种文学类型之间并没有一条明确的界限,一部作品可以既是纯文学,同时又是通俗的。 (PS:这三种文学类型的划分,来自石铁生。) “沙沙。” “沙沙。” 范汉生和林贤治专注地记录着方老师的观点,这些可都是无价之宝啊! 简单地分析了一番之后,方言面对台下的学生,反问道: “那么,你们有谁能告诉我,《红楼梦》这部通俗的世情小说,到底是不是纯文学?” “这……这……” 有一个算一个,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毕竟,站在他们面前的,可是第一个提出“华夏古典四大名著”概念的方老师! “那么,《水浒传》这部讲述豪侠的算不算武侠小说?” 方言环顾四周,“算不算严肃文学呢?” 孔捷生硬着头皮道:“方老师,我不知道《水浒传》算不算严肃文学,但如果说《水浒传》是武侠小说,我第一个不同意!” “《水浒传》确实不是一本武侠小说。” “武侠小说,起源于唐代,最早是作为"传奇文学"的一支。” 方言慢悠悠地从武侠小说的源头说起。 唐代的传奇小说可以分为别传、剑侠、艳情、神怪四类,其中,剑侠类小说便是武侠小说的前身。 后来慢慢地发展成了“侠义小说”,武侠文化在华夏的文学创作中,一直延绵不断。 一直到1922年,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问世,被公认为武侠小说的鼻祖。 跳出了明清小说的套路,侠客不再是官府的附庸,或招揽的义士,以文乱法、以武犯禁,侠客背靠着一个与朝廷规则不同的武林世界,首开了武林门户之争。 听到这里,范汉生看到陈国凯等人提出异议和疑惑: “可方老师,不管怎么说,武侠小说都不可能是严肃文学。” “是啊,我也想不出来,怎么把"武术"和"纯文学"联系起来?” “我看过的武侠小说,好像没有一本像方老师说的,是关于直面人本的困境。” “………” 这些问题,林贤治感觉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 武侠小说,或者武术题材的文学,真地能登上大雅之堂吗? “在这里,我向同学们推荐几本书。” 方言伸出第一根手指,“老舍先生的武侠题材小说,《断魂枪》。” “老舍先生写过武侠小说?!” 一个个瞪大了眼睛,一副“我读书少你别骗我”的样子。 “老舍先生本意是想写成长篇,名为《二拳师》,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未能成形,只是将其中的主要情节抽取而出,写成了《断魂枪》……” 方言能说出这些,全都归功于沈雁氷的传道授业。 一听到老舍写过武侠小说,不少膈应武侠的学生们沉默下来。 “第二本,鲁迅先生的武侠题材小说,《铸剑》。”方言伸出第二根手指。 “啊?” “鲁、鲁迅先生也写过武侠小说!” 不单单是在场的学生,就连林贤治和范汉生也大为震惊。 “第三本,是高子峰先生的《黄飞鸿》,这是第一部把粤语方言引入小说的武侠作品。” 方言伸出第三根手指:“你们不是想要深挖粤东文化的根嘛,这也很值得参考。” 范汉生喃喃自语道:“孤陋寡闻,孤陋寡闻呐!” 林贤治深以为然,正当以为方老师的话讲完的时候,他伸出了第四根手指。 “还有一本武侠小说,可能很难找到了,而且也没有写完。” “因为作者无限期停更,它的名字叫《巾帼英雄》。” “你们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嘛?” 众人纷纷摇头,当听到方老师公布的答案时,震撼得无以复加。 “方、方、方老师,作者真的是总、总……” “不错,作者怹去拯救我中华民族了,所以小说自此无限期停更。” 方言点了下头,“而且怹对文艺工作有一句评价,我的老师让我务必铭记于心。” 林贤治聚精会神,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句话记下来。 “人民喜闻乐见的东西,你不喜欢,伱算老几?” 方言扫视一圈,一脸严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