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1章 摇滚教父(二合一)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崇文门西大街,马克西姆餐厅。 方言和龚樰拾级而上,步入大厅,枫栗树叶状的吊灯和壁灯映入眼帘。 鎏金藤图案的墙上,挂着来自故宫、卢浮宫等多地的装饰壁画,四周是无数的水晶玻璃镜和彩画玻璃窗,可以算得上是这年头四九城最洋气的地方之一。 这里几乎就是一个小型音乐厅,前边有一个专门的小舞台。 每天晚上都有钢琴、时装,甚至是摇滚演出。 当时在燕京,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摇滚并不接近人民,它只接近马克西姆”。 因而,马克西姆餐厅跟后来的外交人员俱乐部,并称为华夏摇滚乐的两大圣地。 此时此刻,就有一支7人的乐队在小舞台里表演。 既有吉他、贝斯、萨克斯,又有古筝、唢呐、笛子,简直是中西合璧,玩得真花。 方言定睛一瞧,在人群当中,还真找到一个似曾相识的面孔。 突然间,背后传来一个声音,“方老师!龚老师!欢迎,欢迎!” 龚樰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就见一个身穿拖地的黑色晚礼服的女人,慢慢地从旋转楼梯上走下来,仔细一看,竟然露着背,后背的V型下端是一个巨大的深粉色的蝴蝶结。 “这……这也忒大胆了吧!” “那可不,咱们都关着灯。” “瞎讲!” 龚樰红了红脸,偷偷地拧了下方言的腰。 “在燕京,有谁能不认识方言和龚樰呢?” 宋怀桂自报家门,是皮尔卡丹驻华夏的首席代表,同样也是餐厅的现任经理。 “皮尔卡丹先生眼光独到,请对了人,怪不得餐厅的生意这么红火,几乎是一座难求。” 方言半开玩笑道:“现在还有位子吗?” 宋怀桂笑盈盈道:“当然有!两位随我来!” “我们一共4位,还有2位,现在在路上。” 方言边走边说,目光不经意地投在正在扯着嗓子吼的摇滚乐队。 宋怀桂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点,“方老师对摇滚感兴趣?” “不只是摇滚乐,我对这支摇滚乐队更感兴趣。” 方言笑了笑,“到现在为止,我还是头一回见到咱们华夏面孔的摇滚乐队。” 宋怀桂简单地介绍起来,“这是燕京最近刚冒出来的乐队,叫"七合板",成员都是燕京歌舞团的,能弹能唱,最拿手的就是欧美摇滚乐……” 方言随口一问:“那个弹吉他的领唱叫什么?” “叫"崔建",他不光吉他弹得好,小号也吹得很棒。” 宋怀桂说:“他们现在唱的都是欧美流行歌曲,您觉得怎么样?” 方言道:“还不错。” “能得到方老师您这样作词家的评语,如果让崔建他们听见,一定会非常高兴。” 宋怀桂把他们领到了一个僻静私密的四人座,接着主动地当了回服务员。 龚樰翻了下菜单,不禁咋舌,一杯咖啡,就要5块钱。 算上服务费,吃一顿饭起码要上百块,已经快赶上自己两个月的工资。 四目相对,就见方言大大方方地点完餐,看了下手表,“等人到齐了,再给我们上吧。” 宋怀桂道:“那饮料和酒,我给二位先上,您看怎么样?” “好!” 方言双手交叉,“你们这里应该也有送酒服务吧?” 宋怀桂点了点头,“请问您要送给谁?” “他们。”方言伸手指向崔建等人,“至于上什么酒,你看着办,记在我账上。” 宋怀桂大为意外,但也没有深究送酒的理由,而是雷厉风行地照办,而且是亲自把酒送了过去。 崔建看到主动为乐队提供演唱场地的“贵人”,必恭必敬地喊了声:“宋姐!” 乐队的其余人也恭恭敬敬道:“宋姐!” “呶,这是给你们的酒。”宋怀桂把装着酒瓶和酒杯的托盘,放了下来。 众人吓了一跳,崔建苦笑连连,“宋姐,您就别逗我们开心了,这酒我们哪消费得起啊!” 宋怀桂噗嗤一笑,“好了,不逗你们了,这酒啊,其实是客人送你们的。” “客人?谁啊?” 一个个面面相觑,心里盘算着哪来的大爷,出手这么阔绰? 宋怀桂说:“方言方老师。” “方老师!?” “方老师今儿也来马克西姆了?” 乐队成员们又惊又喜,特别是崔建,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油然而生。 “宋姐,方老师为什么会给我们送酒呢?” “他没说,兴许是喜欢摇滚乐,觉得你们刚才的演奏得好吧。”宋怀桂道:“你们也甭问了,方老师送酒,自然有送酒的道理。”说着把酒给倒上,“尝尝吧,千万不要辜负了人家的一片好意。” “对对对!” 崔建招呼着刘原等人举杯,痛饮一番。 刘原道:“哥几个,咱们要不要去敬一敬方老师?” “少画蛇添足啊,方老师估计在谈事呢,我们就不要去打扰别人了。” 崔建看向方言所处的位置,就见一男一女走了过去,“来来,再干一杯。” 刘原道:“可是无功不受禄,要不这样,待会儿喝完酒,我们给方老师再唱一个?” “唱啥呢?” “加州旅馆?” “平克弗洛伊德?还是皇后乐队?” 面对这么多提议,崔建一个也没有采纳,露出神秘的笑容:“咱们是华夏的摇滚乐队,当然得给方老师来一首带劲的华夏摇滚歌曲才行,哥几个,把前几天刚排练过的演奏一遍怎么样?” ………… 法式大餐,一道接一道地端上了桌。 韩跃民看了看手边的刀叉,一脸为难道:“岩子,你怎么会挑了这么个地儿呢?” “这里环境好,又私密,正适合谈事。” 方言笑道:“而且将来做生意,早晚要接触这些玩意儿,姐夫,你得慢慢地适应起来。” “岩子说得在理,那我和你姐夫今天就开一顿洋荤。” 方红主动地请教起龚樰,两人说说笑笑,把大老爷们都晾在一旁。 “姐夫,王府井百货大楼的柜台谈得怎么样了?”方言抿了口酒。 “谈得很顺利!” 韩跃民把嘴咧得跟荷花似的:“百货大楼的领导本来就为亏损的事,头疼得不得了,一直琢磨着该怎么办才好,这不就被我赶上了嘛,送上了"引厂入店"的金点子!真的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方言道:“那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韩跃民伸出了3根手指,“百货大楼先让我承包3个柜台当试点,如果效果不错的话,就拿咱们的柜台当典型,在百货大楼推广下去,然后要总结出一系列的经验,向上头好好地做汇报。” “他们拿"引厂入店"的模式去邀功,分给我们3个柜台?” 方言皱了皱眉:“怎么,还要我们去感谢他们吗!” “不不不,他们说事要是真成了,愿意多租咱们几个柜台。”韩跃民摆摆手。 “还有店铺。”方言提醒了一句。 “对对,还有店铺!” 韩跃民话锋一转,“不过岩子,咱们要这么多柜台和店铺,是不是有点太富余了?” 方言问:“怎么会富余呢?” “真哒真哒,现在这3个柜台,我都没想好到底该怎么用起来?” 韩跃民说自己只能把女装、男装以及袜子拆分开来卖,才能把3个柜台统统用上。 “还有代理呢。” 方言指了指不远处的宋怀桂,“那位身上穿的衣服,姐夫你能看出是什么牌子的嘛?” 方红脱口而出,“皮尔卡丹呐!这晚礼服,我在皮尔卡丹服装展览会上见过!” 韩跃民一怔,“岩子,你想让我们做皮尔卡丹的服装代理?” 方言不置可否:“那位宋经理,就是皮尔卡丹驻华夏的代表,也许可以找个机会聊一聊。” 方红恍然大悟,“怪不得你要约我们来这儿吃饭,敢情不仅仅是来吃饭的啊!” “不全是。” 龚樰注意到方言说这话的时候,笑眯眯地盯着自己看,不觉诧异。 特别是当他说出多亏了自己的提醒,心里更是纳闷不已,好在答案很快就揭晓。 “你们还记得今年要举办奥运会吧?” “怎么会不记得,洛杉矶奥运会嘛!” 方红说完,韩跃民接着说这是华夏在国际奥委会上恢复合法席位后,要参加的第一届奥运会。 韩跃民左右为难,“奥运会的运动服肯定是梅花牌的,运动鞋会是回力的,就连袜子,也或许是哪家国营单位的,我们哪里能够得上啊?” 方言道:“开幕式和闭幕式的出场礼服呢?” 韩跃民、龚樰三人不由一惊,“礼服?!” 就像《庐山恋》的电影服装都需要从香江进口一样,方言依稀记得,今年奥运会的服装也是请香江的设计师,上篮下白,相比较而言,肯定不及后世一贯的红白相间。 “不行,不行,这奥运会礼服可是象征着国|家的脸面,一个不好,那我们可就成罪人了!” 方红惊了个呆,连连摇头。 “这不都有评审环节嘛。” 方言不禁失笑,“可以先画个设计图,男女各做一套样装,到时候再报名接受审核。” 韩跃民眼前一亮,转头看向方红,“要不咱们就试试吧?” “有何不可呢!咱们的国旗也不是出自哪位艺术家之手,要相信咱们老百姓自己的力量。” 方言脑海里已经出现了一套又一套的奥运会礼服的样式。 “那就试试!”方红跃跃欲试道。 四人边吃边聊,时不时地碰一下杯,与此同时,舞台上再次响起了吉他的声音。 方言道:“所以啊,姐夫,你现在还觉得这3个柜台多吗?” “仔细这么一算,还真不多,一点儿也不多,要是能再多几个就好了。” 韩跃民道:“就算用不上,大不了转租出去,我相信肯定会有很多人挤破头都想承包。” 方言笑了笑,想不到姐夫都学会抢答了。 韩跃民道:“如果将来有机会的话,我们自己也盖个百货大楼,再把里面的店面和柜台统统租出去,也就不用再累死累活,光收租金,就收够了!” 看到姐夫举一反三,方言给他倒上一杯酒,“那得很久很久以后了。” “当务之急,还是挂靠的事。” 韩跃民说:“岩子,我想了很久,倒是有个可靠的,叫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 方言噢了一声,总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但记不得在哪儿听过。 “这个中心的总经理跟我是熟人,那些录像机和录像带就是从他手上倒腾过来的。” 韩跃民道:“叫王势,是个很有能量的人,据说之前靠倒卖玉米,挣了几百万呢……” 韩跃民让他参谋参谋这个挂靠的单位,最好能亲自陪自己下一趟粤东,顺便挑一挑制作奥运会礼服样品的面料。 “那要过一阵子才行,这几天,有人可能要进京来看我。” 方言和龚樰互看一眼,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 就在此时,一阵接一阵的鼓点响了起来。 “过去我不知世界有很多奇怪,” “过去我幻想的未来可不是现在,” “现在才似乎清楚什么是未来,” “哦吼~~” “……不是我不明白!”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世界变化快不快,龚樰并不知道,倒是时间过得可真快。 不知不觉间,转眼过去了5天,结果没有把徐客和施南笙盼来,反而是邮递员主动上门投递。 包裹很沉,里面装了十几本一米一样的杂志,全都是《科幻世界》的样刊。 《午夜凶铃》的最新连载依然在头版的位置,但不同的是,《人工智能》正式地发表了……(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