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5章 挖了孙权墙脚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寿春城,军营中。 曹昂正在收拾离开的行囊,准备要启程北上,毕竟关中还有很多的西凉军盘踞,等着他去解决的。 曹昂收拾妥当,赵云跟着来了。 赵云对曹昂极为感激。 有曹昂的提携,才有他的今天。 赵云神色肃然,抱拳道:“主公要离开寿春了,可有什么吩咐的?” 曹昂轻轻一笑,摇头说道:“子龙一身是胆,文武双全,我相信你能治理好九江郡,也能控制军队。要说其他的安排,也有一件事。” 赵云连忙道:“主公请说!” 曹昂说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赵家的开枝散叶落在你的身上,闲暇之余多看看,碰到喜欢的人,可以成亲了。如果碰到了喜欢又搞不定的人,找我就是,我替你说媒。” 赵云脸色一红,连忙道:“主公嘱托,在下记住了!” 曹昂摆手,赵云转身就退下。 没过一会儿,许褚急匆匆的进入,抱拳道:“主公,营地外来了个名叫鲁肃的人,专程求见主公。” 曹昂眼前一亮。 鲁肃! 这是极具战略眼光的人,能在乱世中看准天下大势的方向。 不仅如此,鲁肃也能带兵打仗。 这是文武双全的人。 曹昂毫不犹豫的起身往外走,一路来到营地门口,看向了风尘仆仆,却英武不凡的鲁肃。 曹昂面带笑容,拱手道:“可是东城鲁子敬?” 鲁肃回礼道:“鲁肃,见过曹将军。” “主公,您忘记穿鞋了,赶紧穿上。” 许褚的喊声从后面传来,跟着跑了出来,一手拎着一只鞋,走到曹昂的身边,蹲下来为曹昂穿上。 曹昂穿上了鞋子,拍拍裤腿道:“听说子敬来,一时间忘乎所以,请子敬见谅。” 鲁肃心中颇为感动。 鲁家是地方上的豪强大族,他在东城县也有些名声,却仅仅止于此,还没到天下皆知的地步,更不是什么名士。 反而曹昂身为当朝卫将军,已经名传天下,却急匆匆的来迎接,足见曹昂的礼贤下士。 亦或者,曹昂早就知道他。 鲁肃一念及此,主动问道:“莫非曹将军也知道在下吗?” 曹昂笑说道:“我在徐州下邳的时候,就听说了子敬。当时,就想亲自前往拜访,奈何发生了袁术的事,只能带兵来寿春。” “恰是如此,知道子敬在东城的一切。” “乱世中,有的人随波逐流,有的人原地坚守,有的人逆流而上,子敬就是能逆流而上的人,更能剖析局势,看穿乱局。” 曹昂笑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子敬两者兼得。” 鲁肃一时间也有些脸红。 曹昂杀匈奴,灭吕布,剿袁术,立下赫赫战功,说天下名将也不为过,却如此赞誉他。 如何让鲁肃的心中不喜欢呢? 鲁肃却也连忙摇头,谦逊道:“曹将军过奖了,鲁肃还远远不足。” 曹昂一步上前拉着鲁肃的手,直接往营地内走,笑说道:“走,我们进入营帐中聊。” 鲁肃感受到曹昂的热情,尤其曹昂没有半点的架子,更没有年轻人的盛气凌人。 不像孙策,肆意杀戮。 孙策为了拿下庐江,不顾一切的杀了陆康这个扬州名儒,斩断了和扬州大族联合的可能性。 如今孙策在扬州,不管是贼匪,还是豪强大族,主打一个不服就杀,杀得江东大族胆寒,使得无数的江东大族,背地里对孙策恨得咬牙切齿。 曹昂全然不这样。 这是曹昂的优势,也是鲁肃不看好孙策的原因。 孙策很猛,堪称是江东小霸王,却有太大的局限性了。 鲁肃这一趟来见曹昂,本就是打算投奔曹昂的,只是打算要试探一番。现在见到了曹昂,在曹昂连番话语下,一颗心早早倒向了曹昂。 进入营帐,各自落座。 曹昂神色欣喜,开门见山道:“子敬来了寿春,就免得我再跑一趟东城县。不知子敬,可愿意为我效力。我的卫将军府还缺少一个参军,子敬可愿意担任?” 鲁肃眨了眨眼睛。 参军? 上来就担任要职吗? 似曹昂这样的重臣开府,有长史、主簿和参军等,参军负责参谋军事,是相当重要的职务。 曹昂对鲁肃很器重,加上鲁肃本身就有想法,完全是干柴遇烈火了。 双方一拍即合。 鲁肃不是扭扭捏捏的人,行礼道:“鲁肃,愿为主公效力。” 曹昂笑道:“我得子敬,如鱼得水也,快坐下。” 鲁肃道:“谢主公!” 曹昂等鲁肃坐下,沉声道:“袁术已经剿灭,九江郡平定,南方没了什么大问题。我接下来要北上关中,去剿灭关中的西凉军,为决战袁绍做准备。子敬,何以教我?” 鲁肃捋着胡须思考。 片刻后,鲁肃摇了摇头,开口道:“主公,在下反对立刻去关中。” 曹昂听到后很是意外。 目前的局势,曹昂是趋向于解决关中西凉军的。唯有关中彻底稳定,才能奠定自身的大势,才有和袁绍决战的底气。 曹昂没有贸然反对,反而更期待鲁肃的分析,不急不躁的问道:“子敬反对我立刻去关中,是什么原因呢?” 鲁肃正襟危坐,侃侃而谈道:“不谋全局,就无法谋划一地。反过来说不谋一地,也无法布局全域。” “要布局长远,就必须草灰蛇线,长短结合,早早落子布局。” “这才能事半功倍。” “现在进入寒冬时节,南方已经是寒风刺骨,时常有伤寒病症。北方更是滴水成冰,大雪封路,无法开战。” “主公现在北上关中长安,顶多提前备战,为明年开春后的战事做准备。” 鲁肃开口道:“您留在寿春,动身去庐江郡,不费一兵一卒解决庐江,拿下长江南面的重镇,为将来东进扬州,西进荆州奠定基础,这才是当务之急。” 曹昂眼前一亮。 这一点,他的确没考虑到。 如果能轻易夺取庐江,对未来自然有好处。 曹昂又思考了一遍鲁肃的话,身体微微前 倾,问道:“子敬说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庐江,要怎么拿下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