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战:浴血华北,独立发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3章 火力全开,攻取围场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八月十三日拂晓。 朱云飞亲率三纵,以及警卫营新编的坦克连,以及各连一部分兵力。 悄然抵达围场城下。 黎明时分的围场城,显得一片宁静。 东门城头之上,一队伪军士兵,来回的巡逻。 三里外的山包之上,朱云飞端着望远镜,查看了一下城头的城防。 当即侧头对丁永福下令道:“让一团对南西北三城,进行拦截,防止守军突围。” “二团,三团对东门展开攻击,你们纵队的炮营,把带来的六门105毫米野战榴弹炮,对准城门楼给我狠狠轰击。” “各迫击炮火力覆盖,坦克连开道,一鼓作气,攻陷城门。” 围场城中有一千三百余曰伪军,其中小八嘎宪兵大队,有三百余人。 伪军一个保安团一千余人。 伪军的战斗力,打顺风仗其实并不弱。 但攻坚战那就是一群羔羊。 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伪军,很多人都是被迫拉的壮丁。 他们之中大多数人,都是混口饭吃,自然不可能给小鬼子卖命。 这就是伪军的战斗力,参差不齐的原因。 “一团长,带兵立即上去,二团,三团准备战斗。” “炮营校准炮口,十发装弹,给我发射!” 赵明山这个司令员在养伤,三纵的指挥大权,暂时由丁永福这个参谋长负责。 这会朱云飞在阵地上,他也只有听令的份。 按照朱云飞的部署,三纵三个主力团,迅速投入了战斗。 只有纵队警卫营留作预备队,朱云飞的目的很简单,一鼓作气拿下城池。 为了攻打围场,他可是再次兑换了,一千套武器装备大礼包。 门头山伏击战中,他足足赚取了八千功勋值。 一回头他就兑换了五千功勋值的,一千套武装大礼包。 从而让部队的105毫米榴弹炮,增加到了六门。 而另外的六门77毫米轻型野战炮,朱云飞全部调拨给了二纵。 目的就是增加罗平安,率领的二纵的火力。 随着命令下达,数十门火炮,在阵地上一字摆开。 “轰!轰!轰!” 千米外的六门105毫米榴弹炮,率先开火。 一颗颗冒着火焰的炮弹,从天而降,先后在城楼上下爆炸。 “轰隆隆!” 仅仅一个瞬间,城门楼的砖木结构鼓楼,在炮火之中坍塌。 城头上的伪军人马,还没反应过来。 数十门迫击炮,先后发射出数十颗炮弹。 “轰隆!” “轰隆!” …… “怎么回事,敌军攻城了吗?” 城门楼的营房内,伪军营长从床上跳了起来,衣服也顾不得穿的他,直接冲出了房门。 “啾!” 一颗榴弹炮的爆炸弹,划过城墙落下。 偌大的营地之内,冲出来的数十名伪军士兵,无不是在爆炸的余波之中,东倒西歪的倒了下去。 “敌袭,敌袭……” 随着炮声响起,城内上下,伪军顿时乱成一团。 宪兵大队营地内,三岛正男少佐,第一时间冲到营门的高塔上。 举起望远镜的他,看着东门方向,滚滚的浓烟,以及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脸色一时也是大变。 “命令各中队,迅速向东门增援。” “电令御道口,半截塔据点的人马,火速增援县城。” “还有,给承德的支队司令部发电,围场遭到匪军猛烈攻击,请求增援,请求增援。” 在三岛正男的命令下,营地的三百小鬼子,顾不上吃早饭,列队迅速扑向了东门。 然而,当他们赶到东门时,围场的东门已经被火炮炸开。 硝烟滚滚的城门内外,车声隆隆,透过硝烟的小鬼子步兵人马,还在迟疑城门外会有机械声时。 坦克连连连长张克勇,率领的三辆骑兵坦克,呈品字形阵势,悍然出现在增援而来的小鬼子面前。 “八嘎!” 看到眼前露出真容的坦克,率队的小鬼子中队长,惊恐的大喊一声,扑向了街道旁边的房屋。 此刻这支增援而来的小鬼子队伍,正排列着整齐队伍,从城中沿着大街而来。 整个队伍,完全暴露在坦克的重机枪枪口下。 “哒哒哒……” 骑兵坦克虽然没有火炮这样重武器。 但是在这样与步兵正面遭遇下,无疑是一件大杀器。 坦克上配备的两挺重机枪,扫射出来的子弹,犹如狂风暴雨。 “哒哒哒……” 倾泻而出的子弹,不停的射在长街上的鬼子身上。 一个个小鬼子尖叫着,哀嚎着倒在长街之上。 如果这就算完,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跟随坦克连冲进城的主攻二团,三团一千多名战士。 最前排的冲锋枪手,率先开火。 机枪手,步枪手,四面合围而来。 “哒哒哒……” “砰砰砰……” 一阵疯狂扫射下,仅仅只有三百余人的小鬼子,仅仅一个照面,便死伤殆尽。 “冲啊!”三纵二团团长张树民,高举着手枪,呐喊着率队冲向了城池。 “三团的,跟我冲呀!”不甘落后的三团长彭世奇,率领全团战士,一路杀进了城池。 反倒是坦克连,因为面前满地的尸体挡路,只得暂停了推进。 但这会随着东门陷落,增援的宪兵大队,尽数被歼灭。 各城门上的伪军人马,不等冲锋的各团人马杀到。 他们就早早打开了城门,企图冲出城池逃命。 却被城外早已经,率军拦截的一团长苏应贵各营连,给全部缴了械。 整场战斗仅仅持续了半个小时,围场就宣告陷落。 之所以这么迅捷,主要守军毫无防备。 而朱云飞又集中了三纵主力人马攻城不说。 还调集了六门105野战榴弹炮,三辆骑兵坦克攻城。 这样的火力配置,即便是曰寇之中,也只有主力师团的联队,才有的火力高配。 战斗结束,朱云飞在丁永福,卢永华等三纵指挥员的簇拥下,骑马进入了城池。 这会街面上的战士,已经开始打扫战场,救治伤员,张贴安民告示。 “卢永华,看来你们纵队的思想工作,做的很不错嘛,值得表扬。” 看着忙碌的战士们,井然有序,依次打扫战场的秩序。 朱云飞满意的夸奖了卢永华一句。 “谢谢军座夸奖,争取继续提高,加强全纵队的思想觉悟。” 卢永华这个政治部主任,确实颇有水平。 而且他也是一个善于学习之人,现在他们三纵政治部,可是有好几名北平大学生,以及一批知识分子,在协助他的工作。 其实这个情况,并不是三纵独有。 而是在全军各纵队,已经形成常态。 朱云飞率领的黑旗军,为什么发展的这么快。 与政工干部的高效工作率,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 黑旗军现在的兵力,主要是收编的有一定战斗力的伪军。 这些人稍作整训,战斗力不缺。 但如何让他们死心塌地,转变观念,坚决抗曰。 这就是思想教育的结果。 朱云飞与吴汝义这个军部政治部主任。 采用和改进了十八路军那套思想。 打土豪,分田地,讲述苦难历史,激发爱国情操的理念,无疑是一剂改变思想观念的良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