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强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耻笑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曹全的事务房中。 刚给魏明送完茶的笔帖士来到这里,朝着坐在椅子上的曹全拜下:“参见大人。” 曹全微微颔首,“免了吧,魏明这几日在干什么?” “在大人的神机妙算之下,他还能够干什么?自甘堕落,做些工匠活而已。”笔帖士恭维着说道。 曹全听完笑了起来,显然他对自己的计策很满意。 “那就好,继续盯着。” “是。”笔帖士俯身答应下来之后,脸上浮现出一些犹豫。 见曹全正志得意满,小声试探着问道:“不过小人有一事不解,不知道大人可否指点一二?” 曹全这才正眼瞧过去,笑着说道:“什么事?说来听听。” 笔帖士斟酌一二之后,问道:“小人听闻魏明是奉皇上旨意炼钢,咱们这样拖着他......万一被皇上知道了......” 笔帖士以为有着曹全做靠山,起初并不把魏明放在眼里。可是当天听闻魏明是皇上下旨赐的官,并且是奉旨炼钢之后,他心里还是有些担心的。他怕和曹全做的事情被皇上知道了,那他就吃不了兜着走。 曹全一听,脸上顿时露出不满之色。 笔帖士见曹全就要发怒,连忙解释道:“小人就是担心这件事连累到大人......” 见笔帖士是为自己考虑,曹全刚刚冒出的怒气立刻就散了。 哈哈一笑,和笔帖士解释道:“这你不用担心,本官早有计较。” 见笔帖士满脸不解,曹全更是非常自得,继续说道:“什么奉旨炼钢,那不过是魏明往他自己脸上贴金罢了。不过是他拿着鸡毛当令箭,想要压制本官的借口!” “大人英明,一眼就识破了那魏明的奸计。”笔帖士连忙奉上马屁。 偏偏曹全对此十分受用,他继续说道:“再说了,谁说本官不给他调拨了?” “嗯!啊?”笔帖士脑子反应不过来宕机了,他满脸不解地看着曹全。一会儿不调,一会儿又调,这究竟是要干什么呢? “本官若是被给魏明调拨工匠物资,到时候他炼不出来钢,到皇上面前告本官一状,本官该怎么办?”曹全看着笔帖士的眼睛。 “这这......”笔帖士完全糊涂了,他不明白曹全究竟要干什么,“那为何大人又不给他呢?” 曹全呵呵一笑,老神在在地往后靠在椅背上,笑盈盈说道:“本官从来就没有想过不给他工匠物资,因为那样本官也吃罪不起。但是......” “本官可以拖啊!” “皇上日理万机,炼钢这样的小事根本就不被皇上放在心上,短时间内皇上是不会想起来的。本官要做的就是在皇上想起来此事之前,把工匠物资调拨给魏明。” “到了那时候,他完不成皇上给他的旨意,那就和本官无关了!” 笔帖士恍然大悟,瞪大的双眼里面充满了佩服。竖起拇指赞道:“高!真是高啊!大人把工匠物资给了魏明,他自己炼不出钢来,那就是他自己的问题了。这样一来,谁也不能说大人的不是。” “服了!小人心悦诚服!” 说着,笔帖士朝曹全五体投地跪拜下去,一副顶礼膜拜的样子。 “哈哈哈!”曹全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觉得这个笔帖士实在是太贴他的心意了。 ...... 乾清宫。 朱棣坐在案桌后面,一手撑在扶手上,手指慢慢捋着胡须。 身材胖胖的太子朱高炽,正在向他汇报着事情:“......建文三年朝廷的赋税是三千七百六十二万五千一百四十三石,由于靖难之役的影响以及爹您下旨减免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赋税,今年的税收恐怕会大大减少。” “减少?”朱棣一听就不乐意了,这可是他的钱袋子,“要减多少?” 朱高炽抿了抿嘴唇,道:“据夏尚书的推测,大概会减少一千万石。” “这么多?”朱棣豁然起身,双拳紧握一副十分不甘的样子。 朱高炽重重点头。 朱棣挥舞起拳头,犹豫了片刻又无奈放下,叹道:“一千万石就一千万石吧,既然是夏元吉说的,那多半就不会有错的。” 说完,朱棣重新瘫坐到椅子上,一副了无生趣的样子。 看到老大还站着一旁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朱棣不由得呵斥问道:“还有什么?一并说了吧。” 如朱棣所愿,朱高炽又告诉他一个不好的消息。 “今年的钢铁产量也下降了很多。” “钢铁怎么会下降?”朱棣横眉瞪眼看着朱高炽,“赋税减少还可以是因为打仗,但是生铁应该增加才对,怎么会减少?” 钢铁关系着军械制造,朱棣这样好战的人对此极为敏感。 朱高炽摇头叹了口气,“自从爹您进入京城以来,锦衣卫就没日没夜地抓人。人心惶惶之下,谁还能安心炼铁?再加上官员几乎抛光了,更加没有人去管炼铁的事情,不减少才怪了!” 朱高炽对锦衣卫大肆屠杀官员极为不满,只是他没有办法阻止,只能够借此机会劝说父皇一二。 朱棣闻言眉头一皱,一双虎目看着朱高炽,沉声说道:“爹知道你对重启锦衣卫不满,不过此事是必须的。你自己也看到了,那么多官员宁愿逃跑也不愿臣服朕。他们还心念着建文,还想要建文重新杀回来夺了朕的江山!” “若是没有锦衣卫盯着百官,你知道哪个是人,哪个是鬼吗?” “可是爹,杀戮过重只会增加仇恨,只会让他们更加怀念建文!”朱高炽苦口婆心地劝道。 “不要说了!”朱棣大手一挥打断,瞪眼看着儿子,咬牙切齿地道:“此事到此为止,朕不想再听到第二次!” “是。”面对态度坚决的老爹,朱高炽也只能暂且退让。 就在父子两人议事的时候,朱高煦不顾太监的阻拦直接就冲了进来。 “急急忙忙的成何体统,现在咱是皇帝,你们是太子王爷,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朱棣不满道。 “嘿嘿,爹……父皇,我这不是着急吗。” “着急?急什么?” 朱高煦连忙说道:“父皇,我刚才听说赋税已经交上来了,这下咱们可以去打山东了吧?” 朱高煦知道自己唯一的优势就是能打,只要不断胜利就能不断的积累功劳,同时获得军方的效忠,这对他未来超过老大坐上皇帝有着天大的好处。 听到打山东,朱棣严重也带着期待之色,朱棣本质上和朱高煦差不多,都渴望战争,无论是个人欲望还是作为一个皇帝必须统一大明,他都很希望攻打山东。 只有朱高炽眉头紧皱:“父皇,二弟,兵者国之大事……” “哎哎,老大,有话你就直说,少之乎者也的,听着头大。”朱高煦不满道。 朱高炽没好气开口:“赋税确实刚交上来,但是钱粮比之以往少了很多,不利于动兵,而最主要的,去年钢铁产量极低,根本没办法打造军械,二弟,是你要赤手空拳去打山东吗?” 朱高炽的意思很明显,钱粮不多,勉强挤一挤能凑出来,但是这没有钢铁的问题,可没办法凑。 听到朱高炽的话,朱高煦露出奇怪的目光:“老大,难道你不知道虞衡清吏司一月可产百万斤钢铁?光是虞衡清吏司就足以支撑数万大军军械供给了吧?” “你是没睡醒?”朱高炽觉得这二弟是疯了,区区一个工部衙门能月产百万斤钢铁? “我记得很清楚,虞衡清吏司过去三年,最多的一次,月产十三万四千斤钢铁,最少一次只有八万斤,哪来的百万斤?”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朱高煦大喊大叫,“我手下的人经过仔细调查,确信虞衡清吏司可以月产百万斤钢铁,老大,不会是你故意隐瞒,或者被蒙蔽了吧。” “哼,如果二弟不相信我,大可把李文喊来问问。” 现在工部的尚书还空着,只有一位侍郎,李文。 朱棣也对钢铁产量的事情很在意,毕竟现在钱粮有了,只差军械就能开战了,所以让人把李文喊了来。 “微臣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汉王殿下。”李文看到三人,立刻行礼。 “不用多礼。”朱棣率先开口,“把你喊来,是想问问你,现在虞衡清吏司一个月能产大概多少钢铁?” 李文作为侍郎,对于一个下属衙门不太了解,只记得大概数字,于是斟酌道:“具体数目微臣并不知晓,但是从之前看到的公文来看,大概是十万斤上下。” 听到李文的话,朱高炽脸色平静,他为人憨厚,从不会嘲笑弟弟。 但是朱高炽为人急躁,那位总管信誓旦旦说月产百万斤,他就急急忙忙跑到朱棣这来了,如今被朱高炽和李文弄得下不来台,急躁的人大多好面子,朱高炽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问题。 “不可能,一定能产百万斤,我要去虞衡清吏司看看,否则我绝不相信。”朱高煦嘴上不断嚷嚷着。 朱棣看着朱高煦的样子,无奈点头:“那,摆驾,去虞衡清吏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