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带着仓库打造最强游击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5章 我要打仗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我要打仗!” 刘钧突然提出这个要求。 在场的首长们都愣住,干得好好的,怎么突然提起要打仗? 只有政委了解刘钧,知道刘钧的本事,刘钧在东山游击队的所有战例,在新四军,在陕北,哪一次战斗不是很出彩? “政委,我们种下小麦后,会有一段空闲的时间,我也不要其他部队,就这些兵。”刘钧指着正在收获土豆的战士。 “他们可以吗?不如我调一些部队给你。”几个首长都知道这些军垦战士的组成,这些编外人员很多都是没拿过枪的。 “没有上过战场的士兵不算老兵,给我三个月时间,我保证能够给你们带出一支既能种地又能打仗的队伍!” 其实刘钧更加倾向那支350人的编外人员,他们还是一张白纸,可以从零开始,他坚信,不出三个月,他一定训练出一支可以嗷嗷叫的部队。 前两次小规模的战斗可以用训练时偶然碰上为借口,再要这样去打就没什么理由了,不如光明正大请示,毕竟刘钧没有调动部队的权限。 “有许连发这个连,上次也给你们留了150支步枪,持枪的战士已经可以组成一个营了。”政委说道。 “政委,我们这个营就叫军垦一营吧。” “好的,就叫军垦一营,另外我同意你的要求,只能打一个营规模的战斗,不过事先要请示。”政委想了一下,还是同意了,他想看一看刘钧究竟还有多少的能耐。 “是!” 在一旁的许连长兴奋得脸都红了。 “还是刘同志理解我们!” 政委带着首长们离开了。 第二天,后勤部张部长派来十几辆大卡车将收获的土豆都送回后勤部仓库。这时,张部长才觉得仓库太小了。 军垦基地的事在边区引起大的震动。 按照刘钧的安排,军垦一营开始边生产边训练,他将许连长的连全部打散,分成三个连,连长升营长,排长升连长,每个老兵带一个班。 最头疼的就是武器不统一,不到300支步枪,有汉阳造步枪,中正式步枪,三八步枪,甚至还有老得掉牙的老套筒,搞得刘钧都自嘲地笑了。 从目前的情况和今后子弹补充的渠道来看,最好保留七九型步枪或三八式步枪,那些汉阳造和老套筒到时就送给当地民兵吧。 这样,统计下来,七成新的七九步枪和三八步枪只有87支,其他都是所谓的“老、破、旧”的。刘钧下了决心,让许连长,不,现在是许营长,将这些旧武器连同相应的子弹全部送给当地的县大队的民兵,面对欢天喜地的县大队战士,许营长则心疼得不得了。 于是,军垦一营的战士开始训练。 先是队列训练,一营按三连九排进行分组,列成9个方阵,由老兵带着进行训练。 对于射击训练,刘钧要求先练基本要领,动作熟练后才能进入实弹射击的环节。 射击训练只用七九步枪或三八步枪,刘钧要求许营长,按每人每个星期10发子弹的标准给战士们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刘同志,我们子弹的存货不多,打完了就没有了。”许营长知道,将那些旧枪和子弹送出去后,部队只剩下不到5000发子弹,每人打10发,一轮就没有了。 5000发子弹,放在他原来的部队,可以打两场小型战斗了。 “如果战士们的枪都打不准的话,再多的子弹有什么用?”再说枪打不准除了浪费之外,还会影响到部队的作战行动。子弹没了可以从日本人那里抢,人没了损失就大了。 面对在参战前就打过1000发实弹的日本侵略军,这10发实弹的训练标准则少得可怜。 日军的三八步枪的确是这个时代数得着的好枪,这枪瞄准基线长,弹道稳定,非常适合锻炼枪法,缺点就是子弹穿透力太强。 “尽管打,子弹不是问题,放心,打完了我负责给你们补上。” “不过,我有个要求,战士们先进行基础训练,达到要求了才能进入实弹射击训练。” “是!” 后勤部仓库。 12x师三团姜从林副团长带着两个排,开了两辆小卡车,将从战场和其他地方收集的废铜废铁运了过来。 “李干事,首长说可以用废铜铁换手榴弹的事是真的吗?” “是呀,姜团长,首长说的话哪能有假!” 李干事眼睛瞅着后面的两辆卡车,目测一下,装载的废铜铁不少。 “一百斤废铜铁换2箱60枚67式手榴弹,或者1箱20枚仿24手榴弹,可以吧?”李干事笑着对姜副团长说。 “可以,可以,太可以了!”姜副团长开心地说。 双方一起,将送来废铜铁称重,有6900斤。 “姜副团长,就按7000斤算吧。”李干事比较通融,知道一线部队的不容易。 “谢谢李干事!” 姜副团长立即用心计算,这批废铜铁可以换4140枚67式手榴弹;或者1380枚仿24手榴弹。 “李干事,我想换3000枚67式手榴弹和1000枚24手榴弹可以吗?” “可以的,你让战士们过来搬吧!67式手榴弹100箱,仿24就给你50箱。” “还真的有!”姜副团长心里乐开了花,他也试过兵工厂自制的67式手榴弹和24手榴弹,觉得67式手榴弹比部队里的巩式手榴弹还要好,重量轻,威力大;24更不用说,这个24虽然重,但胜在威力大,一颗手榴弹就可炸掉一片。 姜副团长非常高兴,来之前跟团长商量,大家都不太相信有那么好的事,团部仓库目前只剩下200枚巩式手榴弹和上面拨下来的600枚67式手榴弹200枚24手榴弹,1000枚手榴弹的库存看似不少,但实际上是打一仗就说不定没了。 团长说了好多次,没他的批准,这些手榴弹谁也不能动。 “姜副团长,你们是第一批前来换手榴弹的部队,下次记得继续送过来,对了,子弹壳也可以,多多善益!” “子弹壳也要?”姜副团长想起战场上经常满地都是子弹壳。 “要呀,那是非常好的黄铜,有多少都要!” 姜副团长看到手榴弹已经装上车了,谢过李干事就准备走。 “姜副团长,请留步!” 只见十几个战士每人扛着一个白色的箱子。 “这是香烟,张部长说,每1000斤废铜铁另送一箱边区产的香烟,让同志们解解馋!” “太好了,谢谢李干事!” “团长,团长!” 姜副团长没进团部就大声地叫,因为是满载而归,牛气得很! 团长听到姜副团长这么叫,急忙走了出来,看到两辆卡车回来了。 “都换了?”团长不敢确定。 “换了,换了,还真的有,3000枚67式,1000枚24!” “有那么多?”团长有点不相信,但看到战士们从车上卸下一箱箱的手榴弹时,才发觉不是梦。 “姜副团长,早知道我们多送一点过去,还多一点。我记得黑风谷一战,将小鬼子7、8辆汽车烧成空架子,那都是手榴弹呀,你马上带人去把他们全搬回来!” “子弹壳也可以!” “那就更好了!” 这时团政委也闻讯出来了,看到地上那一大堆绿色的木箱,也是开心得不得了。 “政委、姜副团长,我们继续去找废钢铁,可以的话去扒铁路,将铁轨也弄它一些回来!” “团部仓库储存够5000枚手榴弹后,后面换来的手榴弹全部分给战士们,想咋用就咋用……” “团长、政委,后勤部还送了十几箱边区造的香烟,这回你们俩不用捡地上的烟屁股抽了!” “哈哈……!” 这段时间,兵工厂的高强厂长也开心,各部队争相将收集的废钢铁都送了过来,甚至连钢轨都有,刘钧说了,钢轨是好东西,可以用来制作刺刀、马刀;刘钧设计了一款多功能工兵铲,到时就用钢轨来制作。 这天,几个独立团将收集到的废铜铁送来,都换到了相应的手榴弹。 “赵副团长,你也来了,有多少收获?” “这次不多,才换到3000枚手榴弹,不过,我们是第三次来了,一共换了一万多枚,太开心了!” “我们也是,我们一共换到8000多枚,还有10多箱的香烟!” “老李,你怎么又来了,这次你们好像最多。” “哈哈,我们用换来的24手榴弹,炸掉了小鬼子的一辆坦克和一辆装甲车,还有5辆大卡车,这不都动运了过来。” “这手榴弹真好使,那天我们在夹皮沟伏击小鬼子一支运输队,一顿手榴弹砸了下去,再一个冲锋就将小鬼子一支小队给消灭了,这一战没有一个伤亡,还缴获了一大堆物资。” 高强通过他们的聊天发现,自从开始用废铜铁换手榴弹后,部队打胜仗的消息则越来越多。 这天,刘钧来到兵工厂,让高强生产一种在24弹壳里面加钢珠,装药量增加到120克tNt的手榴弹,说是这样可以增加杀伤力。 这事简单,这种加了钢珠的手榴弹很快就生产出来了。 过了两天,刘钧派战士来,从仓库里提取了500枚加料的24手榴弹和2000枚67式手榴弹,说是准备打仗用。 呵呵,打仗?刘钧可以吗? 高强不知道,论起打仗,刘钧的本事大着呢。 “轰轰轰……”,训练场上不断地响起手榴弹的爆炸声音。 “许营长,每个战士都投过实弹吧?” “报告,除了36名战士不敢投之外,其他战士都投了,而且我让一些老兵进行延时投掷的训练,空炸的效果很好。” “不错,只有经过实弹训练才能让战士们迅速成长起来。” “那36名战士就不用上战场了,他们过不了这个关,上了前线反而反而是个累赘,就留在基地,干农活也需要人。” “好。”许营长认为刘钧说的也对。 “战士们的射击训练效果如何?”刘钧后来给他们送来了2万颗子弹,说是训练用。刘钧说,在战场上,20发子弹能够打死一名敌人都值了。 “刘同志,他们每人打过50发子弹后,基本可以弹弹上靶!而且段奎和陈兵,我特批了每人200发子弹给他们训练。” “好,许营长,你的带兵水平提高的很快,现在还后悔来到这里吗?” “不后悔不后悔!”许营长哪里敢再敢说这话。 “许营长,我各准备了1万发的七九子弹和六五子弹;另外,没枪的战士,到时每人背10枚67式手榴弹或者4枚24手榴弹。” “现在准备打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