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我拥有百分比加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8章 通车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在安东尼奥不停斡旋下,独立三省最终回归巴巴西亚新政府。 不过,三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相当大的自主权。 之后,安东尼奥开始和瀛桑扯皮。 南里奥格兰德成为不设防中立区已成既定事实。 安东尼奥只能在两国联合执法上想办法,他想让南里奥格兰德以后的巴巴西亚警察占比更大。 瀛桑人不愿意。 不设防的南里奥格兰德,警察就是唯一的武装力量。 警察的数量,关乎到两国的利益,所以谁也说服不了谁。 侵入南里奥格兰德的瀛桑陆军并没有全部撤军,还有一部分待在与圣卡塔琳娜接壤的边境上。 这导致安东尼奥很被动。 但是,全巴巴西亚都在关注安东尼奥和瀛桑人之间的谈判。 如果安东尼奥没有在谈判中为巴巴西亚争取到利益,将导致巴巴西亚人民同仇敌忾,不仅是对安东尼奥,还有瀛桑。 伊藤义一和天治王很明白这点,所以做出了些许让步。 同意警察数量各占一半,谁也别占便宜。 对安东尼奥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 中洲历4615年,乾武二十一年8月11日,奥罗曼境内。 中西大铁路奥罗曼段在今日,正式通车。 一辆载满中洲货物的列车,缓缓停在了奥罗曼首都君士坦丁。 奥罗曼为此,专门封锁了火车站,并派出大维齐尔出席活动。 大维齐尔,相当于奥罗曼总理,可代替苏丹出任战时元帅。 看着来自东方的火车头拉着无数货仓,尤素夫对东方工业力量,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火车头在某种程度上,同样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工业制造能力。 来自明帝国的火车头,拖拽力无疑是顶尖的。 简单剪彩后,尤素夫以列车为背景,站在站台上发表讲话。 来自全世界的记者砰砰砰照着相。 翌日,中西大铁路奥罗曼段通车的消息,成为了全世界报纸的头版头条。 泰西政治家们早就有了一种意识,即中西铁路通车之时,就是战争爆发的时候。 此时,蒂利马境内的铁路还在修呢..... 铁路带来的紧迫感,迫使守望联盟加强了战备。 弗兰斯宣布修改兵役法令,延长了服役时间。 并规定,一定年龄内的退役老兵,随时准备接受国家的征召。 国内军工厂放开产能,实行三班倒不停歇生产模式。 这世界因为大明的搅局,让很多人明白,一旦战争爆发,时间和规模上很可能远超历史上所有战争。 所以,弗兰斯人开始提前准备..... 弗兰斯的猪呢比,很快引起连锁反应。 德其索伦也开始有意识的调整国家政策,一切为军事服务。 并且,两国还在舆论上开始煽动民意。 一直没有动静的罗斯托夫,这些年都在精修内功,特别是从昂撒身上拿到钱后。 最精锐的西洲军团规模扩大。 在鲜卑冰原与明帝国的交界处,伊凡破天荒的拿出了一部分皇室资金,专门修建了一条防线,被取名为沙皇防线。 此时的罗斯托夫,正是国内矛盾最低的时候。 伊凡开始引导民众,把目光放在罗斯托夫之外,也就是西洲方向。 与罗斯托夫争议最大的蒂利马,通过德其索伦的援助,开始了自己的军事改革。 大量来自德其索伦的教官,充斥在蒂利马军中。 但,凡是训练过蒂军的德其索伦军官,得出了一个难以置信的结论。 蒂利马陆军的战斗力还算不错,但只限于团级。 一旦参与战争的蒂军到达师级,蒂军战斗力将一落千丈.... 无怪乎德其索伦会得出这么个结论。 民族问题复杂的蒂军,每个团之间语言不同、文化不同、甚至信仰都不同。 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坨屎。 越是规模庞大,参与数量越多的战争,蒂利马陆军反而是一坨屎。 德其索伦顾问,几次向蒂利马军方高层建议,好好整合一下。 但蒂方高层撇撇嘴,直接就把德其索伦的建议扔进了垃圾桶。 你以为他不想整合吗?是没办法。 蒂利马这个二元制帝国的出现,本来就是意外,或者说是在应急的情况下产生的。 原来不可一世的神罗,被弗兰斯战神打崩后。 遭到全方位难以承受打击的神罗,最终解散。 最后一任神罗皇帝弗朗兹二世,把施蒂利亚大公国升格为施蒂利亚帝国。 从此,神罗灭亡。 又过了几十年,施蒂利亚国力遭到大幅削弱。 亚宁独立战争导致施蒂利亚失去了亚宁所有非施蒂利亚历史领土。 德其索伦统一战争中,施蒂利亚被排除在德其索伦联邦外,正式丧失对德其索伦人的主导权。 同年,本来是施蒂利亚一部分的马扎尔王国掀起了叛乱。 资产革命兴起的那些年,施蒂利亚联合罗斯托夫,直接在马扎尔大杀特杀,镇压所谓的革命者。 这导致马扎尔与施蒂利亚离心离德,并最终掀起叛乱。 马扎尔土地辽阔,人口众多。 在施蒂利亚帝国中,占据了第二大民族的地位。 为了保证施蒂利亚皇帝在马扎尔的权利,弗朗茨与马扎尔贵族谈判,寻求一个折中的方案。 但马扎尔贵族明显不好忽悠,只接受与施蒂利亚贵族之间的二元体。 马扎尔贵族尤其要求弗朗兹,特意在马扎尔加冕为马扎尔国王,来证明马扎尔在帝国内的特权。 并成立一个立法议会,专门为马扎尔人服务。 最终,不伦不类的蒂利马帝国的建立了。 这还只是施蒂利亚人和马扎尔人之间的争端,拥有广大巴尔干尼亚的蒂利马帝国,民族众多,谁也不服谁。 虽然蒂利马帝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本身庞大的人口和优秀的工业能力,还是让蒂利马成为了西洲五强,不,现在应该叫西洲四强之一,昂撒人废了.... 整个西洲都充斥着战争宣言,民众们的激情被彻底挑动。 远在中洲的明帝国同样不甘落后。 军事方面没什么好准备的,庞大的帝国陆海军足够应对任何威胁。 在朝廷的引领下,帝国工业开始向外贸和军工倾斜。 梅利卡人也是如此,财团们拿出大笔资金开始调整工业布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