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李二,还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53章 内乱不止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长孙无忌的这道命令犹如蝗虫过境一般,瞬间就让天下和尚再无藏身之处。 零散的和尚们只能昼伏夜出,前往那些势力庞大的寺庙寻求庇护。 而那些势力庞大的寺庙,也在第一时间联合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以此来抵抗朝廷的镇压。 对于这些势力强大的寺庙,已经摇摇欲坠的李唐王朝各州郡自然是不敢动手的。 可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只能抓捕一些零散的和尚,以及摧毁一些不起眼的寺庙,收效甚微。 相比于各州郡的无能,显然民间的势力更加靠谱。 一些投机取巧之辈,穷尽手段,骗取那些落单的和尚,而后予以杀害,以此来换取奖赏。 没有落单的和尚,那他们就偷偷抓捕普通百姓,将他们的头发剃光,而后点上戒疤,假冒和尚,以此来骗取奖赏。 对于这些投机取巧之辈,各地官府也都心知肚明,睁只眼闭只眼。 毕竟他们想要奖赏,自己也得为功绩考虑不是。 反正这些年死的百姓已经无算,多死几个又能如何,又有谁会在乎。 只不过在发放奖赏的时候,各州郡县衙使了点手段,直接扣下八成归为己有,剩下的两成才被当做对方的辛苦费发放下去。 对于这点,双方都是十分默契,并未有人怀有异议。 且为了这两成的奖赏,还有源源不断吃不饱饭的人加入进来。 一开始,他们只在各自的周边城镇祸害,将那些乞丐,或者智力低下之人抓去充数。 可当这些人被抓完之后,渐渐的,他们便将目光转向了散落在各处的灾民和流民。 一旦哪里发生战乱和灾害,那四处的捕驴队便会蜂拥而至,将那些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难民当成抓捕的对象。 长孙无忌根本不曾想到事情竟会演变至如此地步。 刚开始的时候,他的目的非常简单。 那就是想要抢夺佛门历代积累下来的财宝,将他们归为己用,以此来建立新的王朝。 只可惜,他看轻了人心。 在偌大利益的驱使下,在那些饭都吃不饱的百姓眼中,朝廷的这道政令,无疑就是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所以,不管是那些被抓走充当和尚的,还是那些抓捕和尚的,都得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那些被充当和尚的无辜百姓,还以为自己会和先前灭佛时的和尚一样,会被朝廷善待,会被勒令还俗,然后发给户籍,发放良田耕种。 只可惜,他们想的太简单了。 长孙无忌可没有李世民的气度。 随着各地越来越多的奏报呈现,随着和尚的数量不断上涨,他的命令只有一个,那就是全部扔到矿坑底下,让他们自生自灭。 对于长孙无忌的命令,已经将这些假和尚当成负担的各州郡官府,当然不会抗命,喜滋滋的将人送进了矿坑,让他们无休无止的劳作,死后直接就地掩埋。 一时间,本就民不聊生的大唐,愈发的乌烟瘴气。 也就在这个时候,前方传来大败的消息。 前往朔方剿灭李世民的军队全军覆没,不是战死,就是直接被李二给收编了。 得知这一消息的长孙无忌顿时慌了。 李世民的军事能力,长孙无忌那是再清楚不过了。 更何况,这大唐本就是对方之物,若是对方趁着这次大胜,直接杀向长安,那他如何抵挡。 想起过往的种种,长孙无忌连半刻钟都不敢犹豫,直接命人传信山南道的吐蕃国师松赞颂,希望对方能出兵帮自己平乱。 对于长孙无忌的要求,松赞颂自然表现的是乐意之至的。 不过,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自己的吐蕃大军在这中原之地上停了了许久,人困马乏,士兵们都想念家乡,本打算今日返回高原。 可突然接到长孙无忌的书信,着实让他有些难办,不好向下面的兄弟交差。 无奈之下,松赞颂只能将自己的难处向使者委婉的表达了一番。 并表示,只要长孙无忌解决了自己下面的问题,那他绝对是以大唐马首是瞻,指哪打哪。 对于松赞颂的为难,长孙无忌气的直接将最心爱的暖炉砸了。 神特么人困马乏,别以为自己不知道,自从这群野蛮人进入山南道后,整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除了人事,就没有不干的。 要不是自己现在抽不出手对付他们,早让大军将他们杀个片甲不留了。 可即便明知道对方这是找借口索要好处,他也没办法,只能命人给对方送去了刚从各处寺庙搜刮而来,自己都还没捂热乎的金银财宝,想要以此让对方发兵。 对于长孙无忌送来的重礼,松赞颂自然是满心欢喜的收下,并对使者保证,只要安抚住了麾下的兄弟的情绪,定会在第一时间发兵,帮助他们剿灭李世民的叛军。 得到松赞颂的承诺,压在长孙无忌胸口上的大石终于是放下了。 然而,就在他左等右等,等着松赞颂那边传来好消息的时候,对方却是按兵不动。 足足五天时间,对方竟然连一点音讯没有。 最后实在等的没办法了,长孙无忌只能派人前去催促。 只是,让所有人都震惊的是,派出去的使者,才刚到梁州,都还没见到松赞颂,就和当地驻守的吐蕃蛮兵发生了冲突。 使者当场被杀,整个使团也被劫掠一空。 要不是几个斥候见形势不对,早早的离开了队伍,说不得就要全军覆灭。 等长孙无忌好不容易等到消息,却只得到了一个使团被灭,使者被杀的讯息。 还不等他找松赞颂兴师问罪。 对方便已经带着吐蕃蛮兵出了山南西道,直奔长安而来。 打的旗号更是遭受了大唐使者的欺辱,要找大唐皇帝讨要说法。 对方如此肆无忌惮,贼喊捉贼的做法,着实是恶心到了长孙无忌。 当即便要集结军队,与对方决一死战。 奈何朝中百官极力阻拦,甚至是以死明志。 最后,为了保全百官,也为了不让风雨飘摇的大唐再起刀兵,长孙无忌只得派人前去与松赞颂谈判,希望对方能够收兵,原谅大唐这次的失礼之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