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绝对音感开始的指挥之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2章 以【和声】之名!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从一开始的时候,陈秋以及他手下的人,就不是以一个学生乐团的身份去要求自己。 他们并不会如同很多普通的学生乐团那样,在排练的时间一点一点地磨着音乐上的内容,去调整,去整理单独乐器上的错误,陪着他们在排练的时候练习个人单独的项目,将所有的时间都放在那些无关紧要的方面上。 如果他们这么做,他们根本不会能有现在这样的水平。 在他们第一次开始排练的时候,陈秋就在若有若无地用职业乐团的身份去要求他们。 在每一次排练开始之前,他们必须将他们自己的内容给练好,让和自己的声部配合好,甚至能够不通过陈秋,进行简单的排练。 也就是所谓的自动驾驶。 而陈秋过来后,他将会首先对大方向进行调整,然后是细节上的处理。 只有所有音全部都正确的情况下,才能讨论所谓的细节处理,音乐表达上的内容。 这个是陈秋他一直带着乐团所贯彻的理论。 这也是他们和其他很多学生乐团分离开的主要原因。 可能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只是很简单地跟着陈秋学习,排练,什么都没有想,就是当成一次普通的作业去那么做。 但是在秦弦,艾鼓两人的带动下,二团便开始有了一点点职业化的迹象。 他们也开始跟着秦弦艾鼓两人学习,尽可能地去让自己更为成熟一些。 没有任何人会想着自己在拖乐团的后腿。 等到了一团二团合并后,赵锡等强者的加入,以及一些不太适合环境的演奏者离去后,乐团之中的职业化气氛便越来越重。 在场的几乎所有人,都是将音乐当成职业去做。 在他们从陈秋手中拿到那个略微有些暗淡,但是依旧充斥着荣誉感的和声交响乐团勋章之后,他们对于自己的要求就更高了。 他们是和声交响乐团之中的一员。 他们是海音·和声交响乐团的演奏者! 他们并不只是一位普通的学生,一位在学校里练习混日子,一事无成的普通学生。 他们在跟随着陈秋的步伐,将他们的乐团打造成了海城这边前八的交响乐团。 以一个学生乐团的身份,进入前八! 在无数三四十岁,乃至于五六十岁的职业乐手,乐团首席,乐团经理要么是国内外享有声誉,要么是从各个大赛下来拿下奖项的大佬,整个乐团所有人都合作过十年起步的乐团中,拿下前八位置。 这足以说明他们所进行的努力。 虽然第七距离他们的距离略微有些遥远,但是他们相信只要跟着陈秋,迟早有一天他们能走到海城前三的位置! 以【和声】之名! 轰! 音乐声在轰鸣。 陈秋手中的动作越来越大。 他如同海神一般挥动着手中的指挥棒,控制着那音乐洪流一波接着一波地向着舞台下冲击。 音乐的动机在分解,在重现,在转变。 以各种各样不同的形式以及身份表达。 轰鸣的高潮与过渡的低谷,两者之间巨大的对比让音乐之间的张力控制的如同绷紧的橡皮筋一般,似乎随时都有可能断裂。 而陈秋手中的指挥棒,却极为巧妙地控制着张力的变化,让其处于将要断裂却又不会断裂的边缘。 如同高空行走一般,将所有人的心完全吊在空中。 可是这份紧张并没有影响音乐的美感。 他就如同佐料一般加在音乐之中,将音乐本身的情绪激发的更为雄浑,更为璀璨。 陈秋手中的指挥棒稍微一抖,视线与长笛接触。 长笛首席的笛声涌起,其他管乐立刻铺垫在音乐之下作为辅助。 推动着音乐的情绪。 弦乐将这动机推演。 芮佳带领着的弦乐低音声部,与秦弦带领着的弦乐高音声部相互配合,流动,交错。 在舞台最后的艾鼓激情地挥动着手中的定音鼓锤,带领着打击乐声部配合着音乐的情绪推进着音乐的情绪。 管乐弦乐相互之间穿插,音乐的美感在相互交融。 每一个人,都在配合着其他所有人。 每一个人,都在这片舞台上发光! 他们是一个个单独的个体,诠释着自己应该演奏部分的音乐。 但是正是这一个个个体,将音乐之中的情绪交汇,共同汇聚成了众人面前的这一首作品。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 以【和声】之名! 他们在合奏,他们在相互配合。 和声,并不仅仅只是指音乐术语上的和声。 在和声交响乐团的英文之中,和声同样还有和谐的意思在其中。 只有一个人的音乐,肯定不叫和声。 只有两个人彼此对唱的音乐,也不叫和声。 只有所有人将心思全部齐聚在一起,每个人都散发出他们最为璀璨光芒的音乐,才能够叫做和声。 音乐的情绪再度涌起。 之前令人鸡皮疙瘩涌起的主题旋律似乎又要再起。 然而这一次,却并没有全部乐团轰鸣。 而是由苏玥带领的单簧管,大管,长笛,将主题旋律劈开,三个声音相互交错。 他们代表着高音,中音,低音,彼此之间的和谐共存。 舞动,跳跃。 陈秋的嘴角笑容涌起,他将自己的手指抬起,指向远处的艾鼓。 身后的艾鼓立刻会意,缓缓擂动手下巨大的定音鼓。 他在用节奏推动着情绪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乐器,开始跟随着苏玥的步伐,将音乐再度迭加。 终于! 主题旋律再现! 音乐之中那股璀璨的阳光从天而降。 即便转变调性,却依旧没有让音乐停止那股积极向上的激情。 节奏在加快。 跃动的步伐愈发频繁。 均匀的八分音符三连音将音乐拆分,他们直接用另外一种节奏,重新塑造起了一个崭新的旋律。 以芮佳为首的低音提琴,带着中提琴、大提琴奏着一个强有力的五音乐句,不断地反复来自那个跳跃的主部主题! 而负责上方的乐队的秦弦,赵锡,苏玥等人,则是将音乐情绪不断迭加,增强到宏伟的最后高潮。 伴随着三个极为响亮的和弦,第一乐章在此刻,斩钉截铁的终结! “好!” 周钢声听到这个结尾的时候,差点没有蹦起来,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开始鼓掌。 还好他的理智让他平静了下来,捏着手边的扶手,让自己的心情稍微平静一些,目不转睛地盯着陈秋以及他手下的乐团,嘴角的笑意根本没有办法克制。 就这个开头的第一乐章,他听的真的是太爽了。 他从来没有听过这么爽的第一乐章。 不,准确讲,应该是他从来没有在现场听过这么好的贝七第一乐章。 他可能在网上听过很多特别好,特别漂亮的贝多芬第七交响曲。 但是在现实中,他根本没有遇到能演奏这么好贝七的团队。 甚至很多名团,在这个地方都有翻车。 而陈秋带领着的海音和声交响乐团居然能将这个开头演奏的这么牛逼?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和陈秋的差距真的是越来越大了。 不过…… 差距大不才好吗? 如果自己和自己的偶像差距很小的话,自己为什么要找陈秋当偶像? 他咧着嘴笑了起来,目光中充斥着兴奋。 “还有第二乐章,第三乐章,第四乐章,快点快点,我已经等不及看偶像你究竟有多牛逼了!快点打脸在场所有人!向他们炫耀你,还有你手下乐团的实力啊!快快快!” 听着耳边周钢声的声音,赵梓潼的表情很明显有些奇怪。 不过她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坐姿,让自己坐的更舒服一点后,同样看向舞台。 特别是看向陈秋。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她听乐团排练过很多次,被震撼过很多次。 每一次她听完后,都甚至怀疑陈秋是不是一个外星人,或者一位几百岁的老者。 否则陈秋怎么可能带着乐团演奏出如此有哲理性质的乐章。 贝七第二乐章,他所体现的不是乐观、有朝气的舞蹈形象,而是送葬的行列。 这是贝多芬对死和厄运的思考,这也是第七交响曲中最迷人的乐章。 在这部交响曲的首次演出中,这个乐章就被听众要求重演。 要知道,绝大多数受人欢迎的作品,都是一些相对而言较快的作品。 那些相对而言较慢的作品,特别是对于那些慢板乐章来说,能够被人要求重演,这几乎是最高荣誉。 那么这一次,陈秋将会如何去演奏呢? 因此,她看向陈秋,等待着陈秋给众人的第二次震撼。 一次不同于之前明显轻快活跃舞蹈的,一次带有忧愁悲伤痛苦迟疑情绪的,第二次震撼! 在她的视线之下,陈秋稍微吐出一口气,将自己面前的乐谱翻页而过。 贝七第二乐章啊。 陈秋闭上眼睛,思考着音乐的表达。 这和命运交响曲类似,是一首有很多很多优秀版本的乐章。 并且这一首乐章同样被用在很多的电影配乐之中。 《国王的演讲》《X战警》《神秘代码》《西部世界》《坠入》等…… 他与第一乐章不同,他象征的并不是生机,而是死亡。 然而在这死亡之中,心脏所代表的音乐脉搏,依旧需要在乐团的低音声部缓缓跳动。 因此,陈秋将他的视线看向芮佳。 虽然芮佳并不是主奏部分,甚至整个低音声部相比较乐团而言,都不是那么的显眼。 但是,他们却是这第二乐章的灵魂所在。 他们是在给乐团增色的。 如果没有他们低音的存在,那么整个乐团将会死气沉沉,一点力量都没有,彻底步入毁灭之中。 那么,芮佳她能担当起整个低音声部的重任,支撑起整个乐团吗? 陈秋看向芮佳,而芮佳的视线也在这个时候看向陈秋。 她很明显没有想到陈秋居然会在演出开始之前盯着自己看,一时间有点慌神,思考自己是不是第一乐章做错了什么东西,让陈秋不满了。 不过很快,她便安下心来。 陈秋的视线之中没有任何的指责以及批评,他就只是用平静的眼神递给她一个询问。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芮佳知道,陈秋是在问她能不能将乐团支撑起。 作为一名刚刚大二的新人,从之前大四的学长手中越过大三,接过低音提琴声部首席的重任,芮佳其实还是有点心虚的。 毕竟还有一两位大三的学长在那边。 不过知道这个是那位胖胖的原首席的提议,低音提琴组讨论,再加上陈秋等人的支持后,芮佳这才稍微放下一点心来,不再担心自己这个算不算夺权篡位,名不正言不顺之类的事情。 不过也正是因为她身为一位大二学妹就莫名其妙加入首席组,为了不被其他首席给比下去,特别是秦弦他们。 这也就是芮佳更加压缩自己的时间,帮助低音声部重建,推动低音声部大一新生尽快跟上乐团的主要原因。 和秦弦他们不同。 秦弦他们声部的大一新生基本上都是放给赵梓潼去管,让赵梓潼作为指挥助理去调整,他们主要负责大二大三乃至于部分大四老生的演出。 芮佳则是会演出结束后,跟着赵梓潼一起,带着低音声部的新生去练习。 偶尔也会帮助一些其他乐器的人,从低音方向去考虑,让他们更好地融入乐团。 这也让她很快在大一新生之中有了一点点的声望。 对于大一新生而言,她更像是一位虽然小巧,但是很让人安心的小学姐,而并非是乐团首席。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芮佳除了担任低音提琴首席外,她算是支撑起大一新生的精神领袖。 而作为精神领袖的芮佳,看到陈秋递过来的眼神后,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后,便对着陈秋用力点头,没有任何犹豫。 她一直在乐团里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就是为了这一刻。 就是为了能够让陈秋等人,放心地将乐团低音声部交给自己。 之前第一乐章的时候,最为核心的部分交给了秦弦那些大佬,自己只是和平常一样,作为低音补充着一些细节。 现在自己要成为核心了,要成为支撑起乐团灵魂的人物了。 自己,必然不会放弃! 看着芮佳逐渐燃烧起来的眼神,陈秋不由得轻轻一笑,将视线收回。 既然芮佳没有问题,那么自己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 就从现在开始吧。 陈秋的手臂抬起,将手中的指挥棒举高。 飒…… 原本还略微有些嘈杂的音乐厅,在此刻便再也没有了任何的声音。 不管是台上,还是台下。 所有人都已经做好准备,等待着演出的开始。 陈秋的视线与乐团中所有人相互接触,与他们碰撞后,嘴角不由得略微扬起,将手中的指挥棒略微落下。 第二乐章,a小调,小快板。 虽然标记为小快板,但是速度绝对算不上快板的一个乐章。 而这样的乐章开头,则是木管与圆号的齐鸣。 陈秋的手指落下,他的视线与远处的苏玥相互接触。 苏玥目光平静,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将手中的单簧管拿起,缓缓吹响。 柔和且平静的旋律在她的带领之下,从乐团之中缓缓走出。 铺垫出整体的情绪。 而在这情绪之下,陈秋的手中指挥棒轻微颤抖。 中提琴作为主奏乐器,在低音提琴以及大提琴的衬托下,将音乐声构响。 芮佳在此刻的目光变得锐利。 她与乐团内所有的低音提琴视线相互接触,略微点头后,将自己手中的琴弦给拉动。 嗡。 嗡。 嗡。 低音提琴的声音并不明显,就这么平静地隐藏在音乐之下。 在舞台上,吴明带领的中提琴,以及赵锡所带领的第二小提琴开始进行对位演出。 他们将音乐之中表达相互碰撞,交错,对立,融合。 将之前苏玥所带领木管声部所演奏出的那股悲伤推动。 将音乐的情绪一步一步地向着死亡推进。 就如同葬礼那天,一步一步向着墓地走去的步伐。 音乐之中的情绪似乎愈发痛苦,悲伤。 中提琴与大提琴交织,与第二小提琴交织。 虽然你不说,没有人知道这个是中提琴,但是中提琴的存在感从来没有这么高过。 他们的声音在乐团之中如同男中音一般,沉稳地推动着音乐的前进。 他们是礼兵,是葬礼的护卫队。 他们在护送着葬礼的前进。 似乎一切都在步入终焉。 然而…… 在他们的音乐之后,芮佳将她的脑袋抬起,注视着面前的众人,格外坚毅地将手中大提琴拉动。 她是最后的壁垒,是第二乐章之中不断跳动的心脏。 是维持这一首关于生死的作品中,作为生命的,最后底线。 她是这一首作品的高光。 即便可能对于很多人而言,他们并不会注意低音提琴的存在,就和流行乐队里的贝斯一样。 但是,缺了她,以及她身后的低音提琴们,音乐将会彻底生死失衡。 所以! 芮佳手中的粗壮琴弦颤抖,带来低沉的活力,铺在乐团之下。 以,【和声】之名! (本章完)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