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来的儿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7章 假币战争(一)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上海商科大学是上海财经大学的前身。 1917年,为适应民族工商业对商业人才的需要,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设立了商业专修科。 1921年,商科扩充改组并迁址上海,创建上海商科大学。 学校在上海前期一直租赁房屋办学。 1929年秋,学校在沪北江湾西体育会路购得院址土地约11亩。 1930年10月10日奠基。 1931年3月新院舍落成。 1932年1月,“一二八事变”爆发,商学院新址恰在战区内,校内建筑、书籍、设备被炮火全部焚毁,院舍也被日军占据。 1932年2月21日,学校租借福煦路模范村16号准时开学。 1932年8月学校更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 1935年新校舍在江湾西体育会路原址落成。 1937年8月13日在日军的炮火攻击下校舍再度被毁。 1937年9月,上海市内规模比较大的国立和私立大学均向教育部申请内迁,规模较小的国立上海商学院由于只需要租一栋别墅即可继续办学迁入了租界内。 1937年11月,租界沦为孤岛,日军进逼南京,教育部迁往汉口又迁往重庆,但仍对孤岛内的大学行使管理主权。 汪伪政府成立后开始觊觎沦陷区的国立大学,为声明大学的私立属性,国力上海商学院改名为私立上海商学院。 1942年8月上海商学院院长裴复恒出任汪伪政府“江苏省财政厅”厅长,重新挂出国立上海商学院招牌。 ...... 下午三点,上海商学院在上海沦陷后在愚园路40号租借的校舍(现麦克公寓)。 王琳和周夏芷两人挽着胳膊走出了小洋房的大门。 王琳上身穿的浅白的女学生冬装,下身黑色长裙,两条麻花辫从两侧垂至胸前,与校舍里走出的女学生别无二样。 周夏芷穿的一身黑色的冬装旗袍,胸前绣了一朵大红的牡丹,两人站在一起看着足足差了一个辈分。 “王琳,你那男朋友呢?下班了怎么不和他去约会。” “夏芷姐,你又取笑我,什么男朋友,就是普通的朋友。” “我看他追你追的可凶啊。” “哪有的事。” “哎,可惜我就一个弟弟,要是还有一个我保证让你当我周家的媳妇。” 王琳看到街对面有几个小摊贩连忙扯开话题: “夏芷姐,你看对面有卖冬笋的,看着不错,这个年过的吃太好了,买点冬笋回去刮刮油水挺好的。” “嗯,看着是不错,家里还剩了点乡下拿来的咸肉,明天让黄妈做个腌笃鲜。” 两人互相勾着穿过马路来到卖冬笋的小摊前。 摊主看着年纪不大,头戴一顶黑色包耳的毡帽,身穿打着补丁的黑色土布衣服,唇上蓄着胡须,脸上脏兮兮的。 摊主的身前放着两个菜篮,菜篮里码放着整整齐齐的几圈冬笋。 王琳捡起一个冬笋问道: “老板,你这冬笋哪来的,怎么卖啊?” 摊主用略带松江口音的上海话答道: “小姐,这是昨天早上从天马山上挖出来的,灵得很,只要八元一斤。” 周夏芷在一旁笑着说道: “八元?还只要!你疯了吧?” “阿姐,现在东西都涨价啊,这是我家亲戚昨天上午挖好挑了快要九个小时送到租界里来的,阿拉就赚点辛苦铜钿,再说了,这是最后一批冬笋,不买就要再等八个月了。” “五元一斤,我们两个称个十斤。” “太镪了(上海话便宜),阿姐侬再加一点。” “五元一斤,能卖就卖,不卖我们就走了。” “卖卖卖,阿姐我帮你扎好。” 王琳偷偷给周夏芷比了个赞。 周夏芷说道:“你五斤给我们扎一捆。” 摊主选了八个冬笋,上秤一幺提着秤杆子对周夏芷说道: “阿姐,侬看,五斤高高的。” 周夏芷点了点头,摊主从筐中抽出几根草绳手脚麻利的将八个冬笋捆扎在一起。 “哟,小伙子生活蛮清爽的。” 摊主将扎好的冬笋放在一边又抓了七个稍大点的冬笋放在秤上提到王琳的眼前: “小姐,五斤高高的。” “好,你也帮我扎好。” “没问题。” 摊主熟练的将七只冬笋扎好放在一边。 王琳从背着的小包里拿出两张十元一张五元法币递了过去,摊主接在手中摸了几下将钱塞进口袋后把后扎的一捆冬笋递给了王琳。 周夏芷从背着的黑色小皮包里拿出一个绣花钱夹,打开后数了五张五元的法币递给摊主。 摊主接过法币后似乎觉得不太对劲,拿起一张看向天空,随后又拿出一张看向天空: “阿姐,这两张你给我换一下。” “啥意思?” “么啥意思,换一下。” 周夏芷接过摊主递回的两张五元法币,也学着摊主的样子看向天空: “没啥问题啊,不是和普通的一样吗?” 摊主将周夏芷递给他的另外三张五元法币的一张递了过去: “阿姐,侬再看看。” 周夏芷拿起新递来的法币看向天空,摊主用手指向左侧: “看到了伐,真的法币这里有一个孙中山的侧身像水印。” 周夏芷又拿出之前的两张五元法币看向天空,相同的位置果然没有水印。 王琳也好奇的将脑袋凑了过来: “夏芷姐,真的呀,以前还没有注意过。” 说完又看向摊主: “老板你是怎么知道的?” “之前我也不在意这个,前几天我一个小兄弟拿着收来的钱去存银行,银行从里面抽出来三张五元的法币没收了,我那小兄弟和银行搞了半天后来把租界警察局都叫去了也没退给他钱,他把事情跟我们说过以后我们才知道市面上现在有假的法币,你们也可以摸摸看,真的和假的手感也不一样。” 周夏芷摸了摸假币又摸了摸真币: “这假的摸起来是粗糙了许多。” 王琳也接过一张假币摸了几下: “确实不一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