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来的儿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3章 照片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之后直到出租车来两人之间都没有对话。 周秋月觉得尴尬半侧身朝着外面,但是她感觉得到周夏芷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她的身上。 她讨厌这种审视的目光。 周秋月回到周公馆后,周夏芷在最近的一个周日来看过她,给她带了一些西点。 两人见面只是简单寒暄几句便尴尬收场,后面直到周夏芷离婚回到周公馆也只在过年时见过两次面。 不过就算生活在一起两人也没什么交流,按照周秋月自己的说法之前是因为长久没见面的生疏而后面只是因为看见她就错气(上海话讨厌,厌恶的意思)。 这种错气是从内而外的,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她就是看不惯周夏芷的一言一行,就是觉得周夏芷不管做什么都是有阴谋的。 周秋月在黑暗中摸到拉绳打开了床头灯,闹钟上显示的时间是【23:50】。 她爬下床走到衣柜从里面拿出相册,抱着相册回到床上一页页的翻着。 相册的最前面是家里人的合影,不过里面都没有周冬凛。 一张泳池边兄妹三人的合照吸引了她的注意。 那应该是1915年,周秋月6岁,周夏芷10岁,周春生13岁,他们的母亲已经不能下床。 那一年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届远东运动会开设了游泳项目,中国队获得团体冠军,游泳顿时成了全上海最热门的运动项目。 “体育之源·海派之汇”上海近代体育源起与传承徐汇主题展,徐家汇书院三楼 母亲让周春生领着两个妹妹去了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四川路会所的健身房里的游泳池。(今为虹口游泳池。) 虹口游泳池,1909年建成 周冬凛那时候只有两岁,在家由张姐看着。 相片是周春生找人拍的,兄妹三人并排站在泳池边。 周春生光着膀子只穿了一条泳裤,周秋月穿了一件带裙摆的连体泳衣,周夏芷穿了一件分体式泳衣,虽说是分体和现在的比基尼比起来还是要保守许多。 三个孩子看起来玩的很开心,脸上笑的很灿烂。 周秋月似乎嫌床头灯的光线不好,拿起相册披了件衣服坐到书桌前打开了台灯。 她继续翻看着相册,看完后又从盒子里拿出装在纸袋里的底片一张张查看起来。 直到凌晨一点半她才再次钻回被窝。 ...... 1939年4月12日星期二 早上七点半,周公馆。 周秋月走出自己的房间转身关掉了门。 她沿着自己这一侧的半阶楼梯向下走,没走几步黄妈左手夹着盆和抹布向她这半阶楼梯走了上来。 就在两人即将交错时,黄妈右手从裤兜掏出一个小瓶子递给周秋月。 周秋月面露不悦的看向黄妈,黄妈狠狠的瞪了她一眼然后将右手捶向周秋月的胸前。 周秋月赶紧抬起右手护住胸前,黄妈趁势将小瓶子塞进她的手中。 周秋月轻叹一口气将小瓶塞进自己的包中,她知道里面装的是和戒指里装的一样的毒药,他们对让自己毒杀丁默邨这件事还没死心。 黄妈用右手比了个掐自己脖子的动作,然后向楼下撇了撇头。 周秋月快速向楼下走去。 餐厅中,周夏芷一个人坐在里面吃早餐,周明海和周春生的位置摆着两个用过的空碗,周冬凛位置上的餐具都没动过。 周秋月直接坐在了周冬凛的位置上往碗里盛了大半碗粥。 她早上起床时就听见周冬凛打开房门的声音,所以她认定周冬凛已经离开周公馆。 “老三,你晚上没睡好吗?怎么有点黑眼圈?” “嗯,做了个噩梦惊醒了,后来一直没睡好。” “推荐你做做艾灸,我去年有段时间也失眠,找了个中医帮我调理了几次,后来睡觉好多了,我那还有几根艾条,晚上我告诉你怎么用,保你一觉睡到天亮。” 周秋月抬起头看了周夏芷一眼,而后又低下头冷冷的说道: “好!” 周秋月吃的很快,她吃完时周夏芷仍在细嚼慢咽似乎没有结束的意思。 她起身向餐厅外走去,不过并没有出门而是向楼上走。 周夏芷好奇的问道: “秋月,你今天不上班吗?” “有东西忘拿了,上去拿好就走。” 周秋月快速跑上楼,走上二楼时看到黄妈正在擦拭周明海门口的护栏扶手。 她扫了一眼便打开自己的门走了进去然后关上门。 黄妈看了周秋月的背影一眼然后继续低头干活。 十几秒后,周秋月从自己的房间里走出来然后关上门,低着头快速向楼下走去。 下了楼她径直向周公馆的大门外走,周夏芷抬头从餐厅的窗户里看了她一背影一眼然后放下筷子,站起身整理了下衣服向客厅走去。 周秋月出门坐上了公交车,到南京路下车后她并没有直接去下一趟公交车的换乘点而是去了劳合路(今六合路)上的丽华照相公司。 黄浦区档案馆留存的清末劳合路丽华照相公司 照相公司刚刚开门没有其他客人,周秋月将一个纸袋递给伙计,付完钱拿好收据便匆匆离开。 ...... 周冬凛七点半不到就赶到了爱多亚路21号《大美晚报》的门口,前一天晚上八点张东升打电话到周公馆说有重要的事情找他。 电话里不能详说,两人便定下一早在报社门口碰头。 周冬凛到时张东升已经到了,正在对面的早点摊吃饭。 张东升冲周冬凛挥了挥手,周冬凛锁好自行车跑了过去。 “周记者,你吃过早饭了吗?” “在家随便吃了口,什么事这么急?” 张东升坐直身体左右瞟了一眼,见没人关注他们便轻声说道: “昨天下午临下班的时候有个美国神父找我们主编了,正好有个跟我相熟的华人编辑也参与了他们的对话,应该是个大新闻,不过也许我们报社不一定会报。” “什么新闻,神神秘秘的。” “这个美国神父昨天中午开车从平湖返回上海,本想着去山塘镇看看,驶近了却发现那一片浓烟遮天,枪炮声不断,他出于好奇便下车摸了过去,发现是日本兵在扫荡,路边、田边有不少平民的尸体。” 山塘镇的山塘桥,桥南属于浙江平湖,桥北属于上海金山廊下,因其特殊地理位置抗战时期抗日武装活动频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