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来的儿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1章 雪莉有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周冬凛向林少生告辞正向林公馆的大门走,赵婉芸领着林家小儿子林思成打开门走了进来。 赵婉芸的手里提着一盒西点,盒子上的标签是【国际饭店】。 “林太太,好久不见。” “周先生,您这是?” “回来的路上刚好看到林先生回来,便和他进来聊了一会。” “少生回来了?周先生您不再坐一会?我刚去国际饭店买的西点,进去一起尝尝?” “不了,家里还有事,林太太是又去给婉萍小姐买蝴蝶酥了吧,您对您妹妹还真好。” 赵婉芸脸上挤了一丝苦笑: “天冷的时候她还能出去逛逛,戴着口罩也没人说什么,现在天一点点热了,她要是出去免不得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所以只好天天闷在家里图个清静,能让她吃点喜欢吃的东西心情也会好一些。” “嗯,是啊,林太太您也挺长时间没见林先生了吧,你们好好聊吧,我就不打扰你们了。” “好的,周先生慢走,思成,跟周叔叔说再见。” 三人互相挥手致意后周冬凛离开了林公馆。 回周公馆的路上,周冬凛一直在想怎么筹钱,短短二十米距离走了将近五分钟。 虽然他给张大海的钱远超这个金额,不过暂时应该还没到往回取的地步,他决定先想其他办法,到最后几天实在没法了再走这一步。 而周家他并不想让周夏芷知道这件事,毕竟有可能影响到自己将来往里面塞人。 那么现在唯一的方向就是找雪莉调头寸(借钱),以他现在挣钱的速度不到两个月就能还上。 可进了周公馆的房门,雪莉的一句话把他堵了回去。 ... 周公馆的客厅里,雪莉与哒莎并排坐在沙发上,茶几上放着几包中药。 两人窃窃私语,看着话题应该非常轻松愉快,脸上都带着笑意。 周冬凛推着自行车进了周公馆大门,哒莎起身去了厨房,雪莉走到房门口看着周冬凛: “冬凛,这么早回来啦。” “嗯,你今天没出去逛街吗?” “下午和哒莎姐去了趟四明医院。” ( 四明医院是上海第一家中医医院。 1906年,上海宁波同乡会在法租界宁寿里爱来格路(今桃源路)四明公所(宁波会馆)内设简易病房。 1921年四明公所董事募捐在原址修建四明医院,1922年建成。 1953年更名为上海市立第十人民医院。 1960年与1954年设立的上海市立第十一人民医院合并成立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取名为“曙光医院”。 现在的上海市第十医院前身是创建于1910年的沪宁铁路医院。 1959年改名为上海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 2004年更名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 周冬凛锁好车走到雪莉的身边,左手拿着酒瓶勾着茶叶,伸出右手探了探她的额头: “去医院了?你怎么了?查出来什么了吗?” 雪莉将他的手扒开: “嘁,你一点都不关心我,你没发现我这两天经常犯恶心吗?” “我怎么没关心你,我一问你你就说没事。” “我说没事就真没事了吗?” “好好好,是我不对,来来来,先进去坐着,别累着了。” 周冬凛牵着雪莉的手在沙发前坐下,将酒和茶叶放在茶几上时看到了旁边的几大包中药。 他听说过四明医院,不过并不知道四明医院是纯中医医院。 雪莉从小接受的西式教育,生病都是用的西医治疗,从来没有对中医表现出有任何兴趣。 周冬凛好奇的问道: “查出来什么了吗?怎么你这半个外国人和那个纯外国人会想着去看中医?” 雪莉白了他一眼: “西医又不是万能的,有的病中医比西医疗效更好。” 周冬凛搂着雪莉的肩,更加好奇了: “什么病啊?你什么时候改信中医了?” 雪莉笑着看向周冬凛: “告诉你个好消息,你要做爸爸了。” 周冬凛面色如常,不惊不喜: “你怀上了?不会是误诊吧?” 雪莉没有从他脸上看到想象中的惊喜,有些不太高兴: “怎么?你不想做爸爸?” “没有啊,咱们不是一直做着保护措施,怎么会怀上的?” 雪莉脸上划过一道狡黠的笑容,将嘴凑到周冬凛的耳边: “反正我有招,怎么,你不想要这个孩子?” “有了就要呗,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 说着他看了一眼雪莉的肚子: “准吗?到时候可别空欢喜,你没去西医那看看?” ( 民国时期既没有验孕棒又没有b超。 1927年德国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实现了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生物测定法(A-Z测试)。 就是将妇女尿液注射入未成熟雌性小动物体内,如果小动物出现排卵反应,则意味该妇女怀孕了。 虽然这种方法准确度高,但是耗时长(一周以上)、操作复杂、价格昂贵。 当时上海只有少数几家医院可以做这个测试。 ) “昨天去宏恩医院留了样,一个礼拜后出结果,我等不及就让哒莎姐陪着我去了四明医院,今天可是葛子诒先生坐堂,边上的病人都说葛先生医术高明,他要是说人有孕那就肯定怀上了,从来没错过!” “别人说什么你都信,还是等西医那边结果出来了再说吧,千万别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哼,你是不是根本不想要这个孩子,你也从来没有爱过我!” “没有这个意思,我就是说咱们把心态放平和点,有最好,没有也别太上心,等西医那边也确定有了咱们再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里人,免得大家空欢喜一场,你说对吧。” 雪莉不想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指着周冬凛带回来的两件东西: “这是什么?” “隔壁的林先生出远门从贵州回来了,这是他带给我们家的礼物,都匀的鱼钩茶和茅台的回沙茅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