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重生孙十万,重写大汉版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6章 袁术吐血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甚至很多人腿不听使唤,跪不下去,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挣扎着,继续摆出下跪的姿势…… 这要是被误认为没有投降被一刀砍死,那可就太冤了…… 不过好在他们放下了武器,而且孙权军这边的将士可能也是看出来他们手脚不利索,也就并没有为难他们,而是直接放过了他们,从他们身边直接经过…… 看到小命终于保住了,这些士兵也是如释重负的瘫倒在地上…… 孙权军追出去了二十多里,就停了下来。 因为重骑兵战马的体力有些不济了,而且前面有河流经过,虽然水并不深,刘勋那边很多人情急之下都是徒步涉水逃离了,但是毕竟孙权这边并不急于一战尽全功。 这些逃兵就算跑回寿春又能怎么样? 攻城方面孙权又怕过谁? 当年号称天下第一坚城的襄阳都挡不住孙权,就凭寿春可能吗? 更别说现在的投石机已经经过了数次的改良,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还有床弩的存在,寿春城一攻即破。 还有一个,这些溃兵里,很多都是普通的百姓,为了混口饭吃才当兵的。 只要寿春城破,他们绝对会投降,造不成任何威胁,还是先留着吧…… 孙权大军停止追杀,开始打扫战场和收押俘虏…… 而大营则是前移,来到了靠近河流的附近。 孙权当晚,犒赏三军。 这一仗打的太顺利了。 仅仅一次冲锋就直接获得了胜利。 刘勋大军伤亡十万左右,有些尸体破碎不全的无法详细统计,大概就是死亡五万左右,俘虏也是五万左右。 而孙权这边,伤亡仅有数百人,而且很多还都是在追击的时候不小心自己伤到的。 这可谓是一场辉煌的胜利。 实在是重骑兵直接就把对方的士气和战意给打没了,剩下基本就是屠杀和追杀。 众将也是没有想到如此顺利,都觉得不够过瘾…… 孙权也是笑笑没有说话,现在手下的几种特殊兵种,放眼大汉,那就是无敌的存在,任何挡在自己眼前的敌人,都将被碾压…… 另一边,刘勋率领十几万溃军一路逃回了寿春。 之所以只有十几万,那是很多本来就不想当兵,被强拉过来的士兵,以及一些家在本地,知道袁术必然战败的士兵,在逃走的路上都当了逃兵。 反正那些将军都在前面带头跑远了,他们走不走都没人管了,也没人知道…… 袁术见到刘勋和纪灵他们的时候,还有些诧异,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难道是孙权看到兵力少直接撤退了? 但是当袁术从刘勋和纪灵他们口中得知,出征的三十万大军,一战之后只剩下一半的时候,袁术是彻底的呆住了…… 在他心中,几十万人的战斗,怎么也要几天时间才能分出胜负,但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一天就分出了胜负。 其实这还是刘勋和纪灵他们没有敢告诉他,其实真正的交战时间就只有一刻钟而已,剩下的时间全用在了逃跑上面…… 不过即使是这样,极度惊怒的袁术,很快就是一口鲜血喷出…… 袁术吐血了,不知道是气的,还是吓的? 随着几口鲜血喷出,袁术差一点直接晕了过去,但是也是站不稳了。就要往地上倒去…… 刘勋和纪灵马上搀扶住,然后传御医…… 经过一番“抢救”,袁术总算暂时恢复了正常,但是很明显可以看出,袁术的精气神一下子萎靡了很多。 袁术也是把主要的文武都召集到了一起,询问眼下该如何是好? 只是一帮人谁也没有好办法,最后得出的结论也只是把寿春周围的兵力和粮草都集中到寿春来,凭借寿春城高大的城墙死守而已。 希望孙权久攻不下之后能够主动撤走。 而请外援的事情,他们也做了。 明知道就不可能有援兵,但是他们也只能是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派人去向曹操和袁绍求援。 就连长安那边的刘备,甚至是郭汜李傕都派了使者。 病急乱投医,死马且当活马医了…… 其实他们都知道几乎不可能。当初立国的时候,承认他们的一个都没有,反而是声讨他们的好多。 这次他们居然还把郭汜李傕也算上了,真是出乎意料。 虽然那俩人的处境也不妙,不知道在刘备的进攻之下坚持多久,但毕竟天子在手。 只要能讨来圣旨,那孙权还真有可能退兵。 毕竟孙家一直都是忠于汉室的,至少从表面上看来,以前的孙策和孙权都是极为尊重朝廷的。 为此,袁术甚至拿出愿意考虑归还玉玺的筹码。 只不过以袁术的为人,基本可以肯定就是考虑考虑而已,是绝对不会交出来的。 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条件,也只是权宜之计而已。 只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是让这些都做了无用功。 因为在使者连离寿春最近的曹操的面都没有见到呢,寿春城就被攻破了。 孙权犒赏三军,休息一整晚,派了一些士兵看押俘虏之后,继续率领大军北进。 于第二日天黑之前来到了寿春城外。 再度休息一晚之后,孙权直接兵分四路,准备进攻寿春城。 周瑜率军四万进攻东门,韩当和陆逊率军四万进攻西门。 孙权带着庞统进攻南门。 而黄忠则是带着重骑兵和所有骑兵绕到北门外埋伏。 围三阙一加伏击。 三个城门外都是大量的投石车加床弩。 在这里,为进攻袁术,都不知道准备多少年了,连投石机都更新了好几代了。 可谓是准备工作非常充足。 在城墙之上的刘勋等人,看到大军围城,也是如临大敌。 但是想到那些怪物骑兵无法攻城,他们也是稍稍放下心来。 甚至于看到孙权军中出现投石机的时候,他们也是依旧没有惊慌失措,因为他们也有。 投石机的大名已经传遍了大汉的天下,知道原理之后,仿制出来并不难。 只不过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技术和质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