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山乡,媳妇儿,咱不为王谁为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21章 人物小样:三合堡(二)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文中所提到的吉春,我不知道是哪儿,这是写书的虚构的。 她说,在她最初行文之时,审核的比较严格,发张图片都战战兢兢,自然也不敢把真实存在的地名堂而皇之地列出来。 这点小胆子呀,我都懒得埋汰她…… 我虽不知吉春,但我知道春城在哪儿。 我距离春城的直线距离大约为150公里。 这个距离倒是不远,就算是开着王秉春的小破车,在驾驶员不亢奋的情况下,两个小时就到了。 由这个距离推算,我大概知道了吉春是哪里。 而且,那里确实有一个三合堡…… 我猜,写书的以三合堡为背景,显然是和我有着某种关联的。 她不说,我也不问。 我的名字,蕴含着一段曲折的故事,它源自于三户不同姓氏的人家——赵、钱、孙...... 在这部作品之中,除了最为活跃的老钱家外,其他两户人家其实也曾露面,但或许并没有引起读者们太多的关注。 其中之一便是赵奎中。 他是个“富二代”,第二代富农…… 由于需要继承其舅舅遗留下来的一份产业,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三合堡。 从此,似乎三合堡就没有姓赵的了。 其实不然,如今的三合堡,还是赵姓居多。 而且,按理说三合堡当初的建立还是以赵家为主导的,后面赵奎中的自述中,会有些牢骚话…… 关于姓孙的,没有过多提及。 只有一个老孙头,在最初的时候简之又简地提了一句。 还只是在四婶或是二大爷的口中出现的。 大致是说老孙头的孙子被刘忠家的牛给顶了,仅此而已。 关于他的描写大概也就在十个字以内(包括标点符号)。 那么,究竟是谁最先赋予了我这个名字呢? 答案揭晓:正是钱家那位德高望重的老太爷! 当然,这是写书的一定要这么说,但事实上是赵家人给三合堡定的名。 但既然钱家是主角,那么我就顺着她来吧,只当她说得都对。 我暗自揣测,这恐怕也是作者为何选择让钱亦文担当主角的关键因素所在,而且绝对是首当其冲的重要缘由…… 遥想当年,钱老太爷历经磨难,率领全家老小,从灾荒肆虐、民不聊生的中原地区艰难跋涉而来。 是的,你绝对没有听错,千真万确是一步一个脚印才抵达此地的啊! 根据作者自己所讲,这一段历程绝非杜撰而来,而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并且在实际生活当中还能找到与之对应的原型人物呢。 想当年那个时候啊,可不像现在这样交通便利,哪有什么顺风车可以搭乘? 只能靠双脚硬走…… 至于这个人究竟来自何方,说实话我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他从来都没有提起过自己的来历,而我不过只是一方水土罢了,又因为言语不通,实在不方便开口询问人家...... 难不成是中州吗?亦或是青州、冀州还是朔州呢? 管它是哪里来的呢,只要不是从海上的那个瀛洲来的,我都欢迎! 哎呀,随他去吧! 既然已经来到这里了,那就既来之则安之吧。 反正我只要记住他的小脚趾头是分瓣的就好啦...... 就这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