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神佛竟是我自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圣踹翻老君炉,功成玄门第一丹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你们怎么还没有布置好?” 小道童三下五除二就布置好了法坛,反观阿梨还在磨磨唧唧,迟迟没好。 她做了个鬼脸,七窍流血,骨烂皮坏,把小道童吓得脖子一缩,再也不敢催促了。 玄清正在用无根水净手,而后披上一身紫色道袍,上面绘有腾云驾雾的仙鹤,布料十分精致,是用徐州的云锦织成,灿如霞光。 这道袍又名天仙洞衣,只有道教中的高功法师才能穿,而且一般只会在重要场合,比如开坛。 在道教文化中,开坛是要上达天听的,自然要穿得庄严正式些。 “道友,请。” 他手持拂尘踏上法坛,目光望向张九阳。 张九阳则是微微一笑,道:“不好意思,刚刚拖了会儿时间,其实我并未修行过开坛的法术。” “玄清道长果然是个君子,多谢成全。” 玄清一怔,眼中有些诧异。 开坛之法,是每个道教弟子都必须要学会的法门,就连他这个小徒弟,也在耳濡目染之下学会了大致流程。 对方明明一身正宗的玄门根基,怎么会连这个都不会? 他却是不知道,张九阳一直都是野路子出身,并没有受到过道教体系的系统培养,以至于很多常识性的东西反倒不会。 “阁下未免也太瞧不起贫道了。” 玄清眼中闪过一丝不快,觉得对方不可能不会开坛之法。 “恰恰相反,在下正是觉得道长非常厉害,才会煞费心机的拖延。” “拖延?” “是。” 张九阳坦然道:“我等的那个时机,终于来了。” 玄清皱起眉头,还想追问,却看到对方的眼睛迅速变得空洞,仿佛一下子就失去了精气神。 紧接着,一道道璀璨的金光在其腹部浮现,宛如一尊炉鼎。 “这是……炼大药,结金丹?” 玄清惊呼一声,第一次露出震惊之色。 对方还没有结丹?这怎么可能? 秦连城也露出诧异之色,按照小姐所说,张九阳不是早就修成金丹了吗? 难道眼前这个是假的? “师父,咱们要不要趁机出手?他好像不能动了。” 小道童建议道,但话音刚落,就听到师父和秦将军的声音同时响起。 “不行!” “不可!” 两人对视一眼,都点了点头。 “这位道友虽然想法极端了些,却仍是我道门中人,并非妖邪,为师是想点醒他,而不是想害了他的性命。” “面对同道,怎可行事如此卑劣?” 玄清义正言辞地教导徒弟,而后果然不再出手,只是静静看着张九阳,眼中有一丝好奇。 他也想看看,这个奇怪的年轻人,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 内景之中,张九阳的元神站在一尊巨大的丹炉前,下方已经不仅是火焰,几乎是一片火海。 这丹炉一开始还只有一人大小,到后来越来越大,宛如山岳,他的元神在其面前都显得十分渺小。 通过刚刚短暂的接触,张九阳已经了解了玄清的为人。 对方绝不是会趁机偷袭的人。 不愧是道门高功,品性还是很好的,也有气度。 当然,如果他真的偷袭了,还有那根苗师兄的发丝,亦足以为他护道了。 现在他真正的难关是这尊鼎炉。 炉中淬炼的金丹实在是太惊人了,哪怕隔着鼎炉,都让他感受到了一种惊心动魄的威势。 但也因此难以开炉。 这尊鼎炉越来越大,已经重如山岳,而且滚烫无比,连他的元神都无法将其打开。 火候已到,此刻金丹正是最为纯熟的时候,再等下去,就真有可能成废丹了。 所幸在《大小鼎炉图》中,有师兄特意标明的开炉之法。 吼! 突然,内景世界中地动山摇,出现了一尊脚踏火焰的巨猿,身高万丈,啸如雷霆,火目金睛中充满了暴戾。 这是心猿之法,也是苗师兄天马行空般的开炉之法。 想要炼出更厉害的金丹,炉鼎就要不断加固,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越来越烫,到最后金丹虽成,开炉却成了最大的问题。 推不动,揭不开,碰不得。 除非元神之力强大到能翻江倒海,搬山卸岭的地步,否则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好好的一颗金丹,烂在炉中。 苗神客提出的办法,是请心猿出山,踹翻丹炉。 心乃五脏之首,五行属火,是阳脉之宗,如果说肾神是一只游于玄水中的大龟,那么心神就是一头栖息在火焰山中的暴猿。 结丹之时,鼎下之火便是心火,燃烧的时间越长,这头暴猿就越是愤怒,力量也就越强大,直到有了移山倒海,改天换地之神力。 张九阳等的就是这一刻。 吼! 心猿无惧一切烈火,一脚踢在那尊沉重如山的巨鼎上,让内景世界再次地动山摇,震颤不已。 炉鼎不断抖动,开始摇晃。 一击不成,心猿更加暴怒,在张九阳有意的放纵下,它的身形再次拔高,又踹上一脚。 轰隆! 这次炉鼎终于坚持不住了,庞大的鼎身轰然倒塌,然如一座崩溃的雄山,炉鼎也被掀翻在地,喷涌出无穷火焰。 仿佛大圣踹翻老君炉! 而在烈焰之中,一颗鸽蛋大小的泥丸豁然飞出,看上去脏兮兮的,却有种惊人的异香。 心猿顿时被那泥丸吸引了,它无惧烈火,想要将泥丸抓入手中。 张九阳心中一凛,知道这时候如果控制不住心猿,就会被其吞了金丹,夺了造化,最后不仅竹篮打水一场空,还会因为心火过盛而亡! 心猿之法,虽然威力强大,但凶险也一样很大。 “定!” 他一声大喝,眸中剑意闪烁,元神如一把可斩去情丝的慧剑,果断斩去了心中的无名之火。 心猿瞬间静止不动。 此为,定心猿,降意马。 这一过程非常艰难,如果没有吕祖的剑意,他恐怕也未必能轻易做到。 张九阳的元神率先飞到泥丸处,没有任何犹豫,伸手将其握住。 轰隆! 就在他握住金丹泥丸的刹那,耳畔仿佛听到了雷鸣声,接着内景世界崩塌破碎。 元神归位。 张九阳猛地睁开双眼,回到了现实世界,他张开嘴巴,从腹内飞出了一颗烂坨坨软塌塌的泥丸子,一点金光都没有。 “哈哈哈,这就是你炼出的金丹?” 秦连城整个人松了一口气,忍不住取笑道:“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差劲的金丹,不对,是泥丹!” 他现在倒真的希望对方就是张九阳了,这就说明,那所谓的张九阳不过是浪得虚名,根本配不上小姐。 “玄清道长,这人看来是在故弄玄虚,拖延时间,咱们别等了,赶紧将其拿下吧!” “玄清道长?” 秦连城发现自己说完后,却迟迟无人回答,一转头,发现玄清道长的目光正死死盯着那颗泥丸,神情格外的凝重和专注。 “凡俗之人,不懂道门真丹,所谓有眼无珠,便是如此吧。” 张九阳淡淡一笑,对着玄清点点头,作揖行礼。 “多谢道长成全。” 玄清也还了一礼,目光却依旧死死盯着那颗泥丸,脸上甚至有些失神,喃喃自语。 “怎么可能?” 秦连城不解道:“前辈,到底怎么了?” 玄清久久没有说话。 原因非常荒谬,他千辛万苦修出的道门上品金丹,而且还是点了真经,生了灵性,正在蕴养圣胎的金丹,在见到那颗泥丸时,竟然传递出了一种激动和……畏惧的情绪。 甚至在丹田中不断颤抖,堂堂道门金丹,却宛如朝圣。 “这……到底是什么金丹?” 他的声音都有些沙哑,向着张九阳问道。 “纯阳龙虎金丹。” 张九阳说出了玉鼎玄功中的那个名字,对于这个道门前辈,他心中还是有几分敬重的。 一眉真人座下有三位弟子,这位二弟子玄清名声最好,他游历天下降妖除魔,遇到有缘人,还会传上几手法术,教上几日修行。 称得上是嫉恶如仇,侠名远扬了。 “那为何观此金丹,既无纯阳也无龙虎?” 玄清虚心请教道。 “既然道长想见,那便见一见。” 张九阳抬起头,望着天上的滚滚雷云,不禁一笑,金丹大成后,他豪情顿生,哪怕面对传说中的天意,也敢升起战意。 “采五山之精,炼六合之气,雨师洒水,雷公击节,蛟龙捧炉,天地焚炭,候天伺地,阴阳同体……” 他口吐玄音,那是大小鼎炉图的心法总纲,立意高远,气魄恢弘,寻常人听不懂,必须要有极深厚的道家底蕴。 秦连城满脸疑惑,而玄清则是如遭雷震。 张九阳自然不是要传这门功法,而是只截取这一段精义,帮助玄清打开眼界,让他受些启发。 投桃报李。 两人眼下虽然敌对,却都不会失了气度,之前玄清没有出手打扰,选择成人之美,现在张九阳也不介意说上一段,助其参悟。 对待画皮主那样的敌人,张九阳向来是不择手段,能多卑鄙就多卑鄙,但对于玄清这样的得道之人,他就绝不会那样做。 就算要斗法,也要光明正大,不做小人之举。 随着张九阳的话音响起,那颗看起来脏兮兮的泥丹嗖的一下飞到了天上,直奔雷云而去。 轰隆!!! 在离开宅院的范围后,立刻便是无数雷霆落下,向着那颗泥丹劈去。 然而不管雷霆如何凶猛,那泥丹都劈不烂,砸不坏,甚至还诞生了一丝丝金芒。 雷火炼金丹! 到后来,金丹甚至嫌弃这些雷霆太少,主动冲上云霄,进入了那茫茫雷海之中。 轰隆!! 惊人的一幕出现了,只见天空中的雷云正在一点点消失,仿佛在被巨兽吞噬,云层之中,一缕缕璀璨的金光射出。 子夜时分,却好像太阳突然升了起来,连星辰的光辉在那金光下都黯然失色。 在雷云彻底消散的那一刻,月光和金光交织在一起普照大地,一颗鸽蛋大小的金丹傲然立于九霄之上,光芒之盛,足以与明月争辉。 吼! 虚空之中,响起了龙吟虎啸之声,惊醒了许多熟睡的百姓。 这一夜,全城的百姓都看到了龙虎异象,最后龙飞九天,化为苍龙七宿,虎啸西方,化为白虎七宿。 丹成而龙虎现! 更惊人的是,那一道道金光洒下,仿佛有种奇异的魔力,将碎石和草木都染成了金色,久久不散,仿佛点石成金。 整个城池宛如被渡上了一层金箔,变成了金山。 一丹独照,月下满城金。 百姓们真以为是金子,开始哄抢,但没一会儿,抢的金子就迅速褪色,那些金光也消失不见。 …… 金丹缓缓飞下,而后被张九阳吞入腹中,如大日沉海,坠入黄庭,璀璨的金光穿透他的肌肤和血肉,仿佛庙里的金身。 几息之后,一切金光敛去,张九阳长身玉立,肌肤白净无暇,容貌仿佛变得更俊美了几分。 他似乎多了某种玄妙的气场,与周围的天地完美相容,举手投足间,都有种难以言喻的道韵。 金丹大成! 他不仅重修了玄功,还一鼓作气将第四境走到了巅峰,甚至随时都能突破到第五境。 之所以没有破境,是因为四境到五境,有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名为点经。 点经非点睛,点的是真经。 要以元神在金丹上铭刻真经,助其蕴养灵性,在其养出灵性的那一刻,便是踏入第五境之时。 张九阳暂时还没有想好,要为这颗纯阳龙虎金丹,点上哪一部真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