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开局打断易中海的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9章 新的计算机方案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李望亭看着一排排井井有条运转的芯片,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些都是他日以继夜、精心打造的成果。 工程师们戴着口罩,认真地操纵着机器,一个个芯片从传送带上缓缓驶过。 轻轻拾起一个芯片,放在手心端详。 芯片上精密的电路在白色的灯光下反射着微弱的光泽,每一条线路都无比清晰平整,直径才几微米,却蕴藏了巨大的能量。 这些小小的芯片,将会改变这个时代,李望亭深知其中的奥秘。 “同志们,我们取得了重大突破,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李望亭将芯片放回原位,对周围的工作人员说,“现在,我们要把芯片应用到计算机上,让国产计算机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说完,李望亭来到了办公室,拨通了一个重要的电话。 “喂,周老,我是李望亭。”电话那头,传来一位老者和蔼的声音。 “哎呀,望亭啊,有什么事吗?”周老笑呵呵地说。 “周老,芯片产量已经可以满足需求了,我这里已经成功制造出微米级的芯片,请您立即带人过来取样,我们一起研制新型计算机!”李望亭开门见山地说。 “什么?!成功了?”周老激动得站了起来,“太好了,我立刻带人过去!” 说完,周老兴奋得眼冒光芒,三步并作两步冲出办公室,召集几个学生前往轧钢厂。 一个小时后,周老气喘吁吁地来到轧钢厂,跟着李望亭直奔微电子工艺车间。 “让我看看!”周老颤抖着手接过李望亭递来的芯片样品,戴上放大镜仔细检查。 “我的天呐!”周老只看一眼就激动得眼泪直流,“这工艺细节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了!” 周老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知道这意味着国产计算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望亭,您简直创造了一个奇迹!”周老抱住李望亭连声称赞。 “周老您过奖了,这全靠我们共同努力。”李望亭谦虚地说。 “来,我带您参观一下我们的光刻工艺车间。”李望亭带领周老参观工艺过程,周老看得目不转睛,时不时发出赞叹。 参观结束后,李望亭带周老来到自己办公室,取出一个文件袋。 “周老,这是我根据新工艺绘制的第三代计算机核心CPU设计图,请您拿去参考。”李望亭拿出设计图交给周老。 “好!有这设计图,我们研制的速度会大大加快!”周老小心翼翼地收好设计图。 “还有,周老你安排一下,让一部分学生过来学最新的光刻机技术。”李望亭说。 “好!!” 周老激动的答应道。 作为一名半导体研究学者,他十分清楚这个光刻机和这个芯片将会带来怎样的技术革命。 原本,周老在研制第三代计算机时,遇到了巨大困难: 一是工艺设备落后,无法制作精密的集成电路板; 二是集成电路设计复杂,目前国内没有成熟的设计方案。 这导致计算机核心器件无法实现微型化,严重制约了研发进程。 但是,李望亭研发的光刻机和微米级芯片为周老解决了燃眉之急。 先进的光刻技术可以制造更精密的集成电路板; 其次,李望亭提供的设计图,指明了集成电路的详细布局方案。 有了这两项关键支撑,第三代计算机的研制难题将迎刃而解。 周老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第三代计算机的重点在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使得运算部件实现微型化。 与此前的计算机相比,第三代计算机的集成电路有以下几点独特之处: 一是极大缩小了电路板的体积。 采用光刻技术能制作出微米级或纳米级的芯片,一个芯片上就可集成数万个电子元件。 这大大减小了计算机的整体体积。 二是提高了运算速度。 芯片内部各电子元件之间距离极近,信号传递速度大大加快,使得计算机运算速度能达到每秒数百万次。 三是降低了功耗。 芯片封装方式使其耗电大大减少,降低了计算机的总体能源消耗。 四是提高了可靠性。 芯片内的电子元件被精密集成,健壮性明显提高,提升了计算机的可靠性。 李望亭他们生产的微米级芯片,将为第三代计算机带来质的飞跃。 多达数万个电子元件被集成在一颗芯片上,使计算机运算单元积聚强大的计算能力,运算速度将再上一个台阶。 新的芯片制造工艺将使芯片更加精密稳定,大幅减少故障率,提升计算机的可靠性。 再者,芯片的超小体积将使计算机体积进一步缩小,更易于普及。 可以预见,这将推动国产计算机迈入高速、稳定、小型化的新时代,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 所以周老才这么激动。 清水大学学子到位后,李望亭开始指导学生学习使用光刻机。 他首先让学生们适应车间的环境,认真学习各种设备的操作规程。 学生们个个谨小慎微,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损坏这些精密仪器。 李望亭笑呵呵地说:"同学们不需要太过拘谨,车间里的设备我都检查过了,非常稳定可靠。你们要学会熟练地操作它们,才能发挥光刻机的最大效用。" 学生们这才放开了手脚,开始在李望亭的指导下,认真练习各种操作步骤。 李望亭边讲解边示范,强调每一步的细节要点。 他的手法极为娴熟,学生们看得眼花缭乱,不禁对他肃然起敬。 一周后,李望亭让学生们开始操作真正的光刻工艺流程。 他们战战兢兢,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失败。 "同学们,放松点,你们已经练习过无数次了,照着步骤来就可以了。"李望亭鼓励道。 在他的注视下,学生们逐步完成了光刻工艺的每个细节。 时不时提点一两句,最后,精美的电路图案出现在芯片上,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做得很好!你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光刻机的使用。"李望亭满意地说。 接下来,李望亭开始指导他们学习维护光刻机。 这对学生们来说更为困难,需要了解各种光学系统的原理。 李望亭解释得头头是道,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 光源系统、成像系统、控制系统,每个部件的作用都被详细解析。 与此同时,李望亭也在修改计算机的设计方案。 有了芯片之后,可以大幅缩小电路规模。 他几乎寝食难安,日以继夜地绘制芯片级电路图。 每个晚上,办公室的灯光都亮到深夜。 经过反复推敲、优化,一个全新的微型计算机方案终于呈现在纸上。 它的体积不到过去的十分之一,却拥有更强大的运算能力。 这将是一台真正可移动的计算机。 周老这边也完成了计算机软件的更新改造。 他调试出了能最大发挥芯片功能的机器指令,编写出更精简高效的操作系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