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异乡的城,亲爱的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8章 转户口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怎么啦?”曹学谦问。 “你觉得我们买房子对吗?” “买都买了,还问这个?” “这不是听你们聊天嘛。别人把沿城的房子卖了回家建别墅,而我们是把老家的房子卖了来沿城买房子。” “别人也就是极个别的人,他们买得早,这两三年升值不少了。就算现在房价跌,他们还是赚不少钱的。” “要是房价以后还继续跌,你会不会怪我?” “放心吧老婆,买对了记你的功,买错了记我的过。” 叶莲笑了,但还是担心地问:“我还选了个四房,到时压力大的时候,你会不会怨我?” “怎么敢?什么时候,我敢忘记家庭第一条原则?老婆永远是对的,这一点无容置疑,必须无条件执行。” “哈哈。”叶莲看到曹学谦一副马首是瞻的样子,终是忍不住大笑。 这个曹学谦,动不动就是“家庭第一原则”。 曹学谦也笑了,他揽过叶莲的肩:“这就对了嘛,既然买了,就不要去多想,去怀疑,就应该开开心心的。” “嗯,”叶莲放下了心里的担忧:“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我们很需要换一套房子了,而且,我们错过了2008年那一次降价,就不要错过这一次降价了,也许,以后再也不会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老婆英明。” “现在我们的任务是还房贷,还要准备装修款。” “嗯,有老公在呢。” “当初熙雅园装修的时候,你在立金上班,每天早出晚归地没时间管装修的事,都是我勉为其难、稀里糊涂地管。这一次装修,就要交给你了。” “放心吧。这是数星星的活儿,就交给你老公了。你只要数好你的月亮,然后好好期待就行了。” “哈哈……” ************************ “一百名,八十名,一百名,八十名……”蓝杉背着书包,走出熙雅园的电梯门,口中念念有词。 叶莲今天提前下班回来了,刚好站在家门口,看到了蓝杉。 蓝杉已经上初中了,今天是正式上学的第一天。 “你嘴里念叨什么呢?”叶莲奇怪地问。 “我们摸底考试的排名,说是一百名以内可以考上沿城中上的公立高中。” “哦?那你排多少名?” “八十名。” 叶莲笑:“难怪你嘀嘀咕咕又是一百又是八十的。” 时间过得可真是快呀,蓝杉一转眼就是一名初中生了。 差不多从蓝杉读五年级开始,叶莲就操心着他的初中学校。 象洋中学离象洋小学不远,而且听说校风也不错,叶莲是好希望蓝杉能进象洋中学呀,就像当初她希望蓝杉能进象洋小学一样。 蓝杉的成绩…… 怎么说呢? 叶莲曾经以为蓝杉简直是一位神童,学什么东西都很快。 五岁那年,蓝杉小小年纪就混在一群大哥哥当中参加真功夫举行的“车闯天下大赛”,还竟然得到了冠军!获得了一盏漂亮台灯的奖励。 那盏紫色的台灯至今还摆在蓝杉的书桌上呢。 大概就是从那时开始,叶莲觉得蓝杉拥有的简直是一个神童般的脑回路。 这样的脑回路,考大学时考我国最顶级的两所学府应该是没问题吧? 哈哈。 容叶莲先自嘲地笑两下。 一二年级时,蓝杉都是稳定在班级前两名; 三年级时,蓝杉以优异的成绩插班到象洋小学。 (当然,插班的过程很有戏剧性,这个前面的内容里已经有写到过。) 插班到象洋小学的第一学期末,蓝杉竟然得了班上的第一名!搞得他们的班主任很惭愧地感慨:我一直带的学生,竟然都不如一个中途插班进来的学生。 叶莲以为蓝杉的成绩会一直这样所向披靡地风光下去。 但, 他学习上的高光时刻似乎到此就止步了。 从那以后,蓝杉再也没有得到过第一名,只能保持在前五名。 在年级上,也只是偶尔的进到前二十名。 数学和英语一直是稳的,就是语文会波动。 不管怎么说吧,叶莲以为的那幽深神奇的脑回路似乎开始走向平滑无壑。 等蓝杉到了五年级,叶莲就开始忧心着他的初中能到哪里读。 作为非深户,在入学条件的竞争上自然是处于劣势的。 当时的传闻是,小升初还是要看成绩,同等成绩下,深户的优先录取。 那时叶莲也吃不准啦。 想着以后蓝杉还要考高中,而中考时,高中的录取分也是会向深户的孩子倾斜的。 为了不让蓝杉在这些外在的客观条件上吃亏,叶莲就想着把自己的户口从屏城迁到沿城来。 怎样迁,需要什么条件? 叶莲也不懂啊,所以就专门找了一家专门办入户的中介公司咨询。 咨询的结果是,大学毕业证是必须的。 那叶莲也没有呀。 这样看来,这没有毕业证,不仅影响到自己的就业,还有可能影响到蓝杉的升学。 中介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听了叶莲的情况说,如果没有毕业证,办一个毕业证明书也行。 叶莲这才知道还有毕业证明书这东东。 那这东西能不能办得到呢?找谁办呢? 叶莲一头雾水。 毕业这么多年了,早就不知道去联系谁了。 而且,叶莲大学毕业后没几年,她的学校就被另一所大学A大学合并了。部门,人事,早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能找谁去? 不过,幸好,幸好。 叶莲打听到一位高中的同学在A大学里任教,而且以前还是好朋友,只是后来断了联系。 叶莲七拐八弯地联系上了那位同学。 同学听了叶莲所说的情况,也是头疼,说你这我到哪里去找以前的存底去? 听同学这样一说,叶莲就不抱希望了,心想就不要麻烦同学了,能办成的希望肯定是很渺茫的了。 所以她就跟同学说,实在不行就算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