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4章 斜轧式钢管制造设备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皇宫内,朱元璋看着朱标拿回来的合作文件,啧啧称奇后又叹息一声。 “这世界上还真有出卖国家利益的统治者……好吧,前宋那些人和他们也差不多。” “不过标儿啊,你这也太善良了一些。” “就让他们出八万两的军费?那咱们不是得自己搭进去三分之二的军费?” “这买卖不合适啊。” 朱标一脸无语的看着朱元璋,别只看军费啊,那葡萄牙领土你是一点没看到? 转念一想,朱元璋不重视也很有道理,葡萄牙全境才多大个地方,也就一个大点的镇子。 仔细想想,还是旁边的卡斯蒂利亚王国更香(方便描述,以后叫西班牙)。 “不过也不算多亏,葡萄牙和西班牙这块地方作为跳板确实不错。” “上接欧洲下接北非,更是直接掌握直布罗陀海峡,直面地中海,可以说也算是个重要地带。” 朱标点头称是,在一旁说道:“儿臣帮阿尔加维复国,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考虑。” “只要拿下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便能直接钳制住欧洲大部分国家。” “没有了北非和中东的输血,欧洲只会越来越弱。” “不过五年,我大明便能够以最小的兵力限制住整个欧洲。” 看着朱标自信的模样,朱元璋嗤笑一声:“想法挺好,可是这老话说得好,狗急了还跳墙,欧洲人没开化,但是不代表蠢。” “他们现在刚从蒙元西征和鼠疫的余波中挺过来,虽然国力虚弱,但是也因为死亡,让他们知道了人生的可贵。” “而人从宗教中走出,就是觉醒的第一步,不能太过大意。” 朱标漠然点头,显然是对于朱元璋的话听了,但是没有完全听进去。 也不怪朱标这么想,主要是装备的代差太大了! 不说张天赐影响下研究出的这些武器,单单说是洪武初年使用的武器装备,就足以碾压此时此刻的欧洲。 毕竟欧洲现在只有最古老最原始的火炮,射程连弓箭都比不上,又拿什么和大明当年攻城时使用的火炮相比? 看着朱标这副态度,朱元璋微微摇头。 跟张天赐学了这么久,眼界倒是开阔了,但是傲气也上来了,估计只有岁月才能慢慢磨平朱标身上的棱角了。 “前期还是先以倾销为主吧,这高炉的经验被做瓷器的那些世家也学了去,现在大明市面上的瓷器是越来越便宜。” “两个月后致远号下海,除了护卫舰队之外,再带几艘商船过去。” “正好把咱生产的瓷器、茶叶都卖一卖。” “对了,在带一堆兵部淘汰下来的冷兵器过去,留着也是留着,赚点钱还能充当军费。” 朱标一脸懵逼的指着自己:“父皇,这事都交给我了?这不应该是您负责的吗?” 朱元璋头也没抬,只是斜眼瞥了朱标一眼:“要不你来批奏折,我去忙活水军远洋?” 朱标先是尴尬一笑,随后作揖说道:“这奏折还是父皇您来吧,还是负责水军更有意思。” “那什么,父皇您先忙,儿臣这就忙去了。” 说完,朱标便立刻跑出了御书房。 朱元璋在后面咧嘴一笑,对着朱标笑骂一句:“小兔崽子,批奏折有那么枯燥吗。” 科学院内部。 张天赐和周恒、王威二人正在商讨,斜轧式无缝钢管制造设备要怎么设计。 所谓斜轧式,便是因为其中有三辊斜轧管机,通过使用锥形轧辊对实心管坯进行穿孔。 然后在穿孔的过程中,管坯会围绕中心线转动,同时受到轧辊和顶头的作用,完成管坯中心的穿孔。 完成穿孔后,管坯会与轧管产生连轧的关系,进一步完成无缝钢管的轧制延伸。 在这个过程中,负责斜轧操作的三辊斜轧管机,是设备上最重要的部位。 当然同样的,重要性也带来了复杂性,对于此时此刻的大明来说,能生产出一台较为原始的斜轧式无缝钢管生产设备,也算极为困难的挑战。 这和蒸汽机完全不是同一个制造难度。 本来张天赐也邀请了陶成道来一起研究,但是陶成道对这个没什么兴趣,而是自顾自沉迷在工业机床的设计中。 张天赐无奈,只能带着周恒和王威两个小年轻一起研究。 为了保证斜轧机的动力,那不太靠谱的马达电机是暂时用不上。 毕竟制造精度和工艺摆在那,想要适应这种大功力的设备,只能用现在傻大粗黑的蒸汽机直连。 看着最后设计出的设计图,张天赐啧啧称奇。 要是自己此时此刻就离开了大明,恐怕大明真的会成为一个“蒸汽文明”。 不过单单是设计图纸,只是机械装备设计的第一步。 下一步还有选材,选材之后还有实验,实验之后还有修改和再次实验。 一套流程走下来,最快最快也要半年时间,如果出一点小问题,两三年都有可能。 “看来老朱需要的步枪是没办法尽快给他搞到了。”张天赐看着复杂的图纸,叹气一声,为赵铁的头发感到悲哀。 周恒则站在张天赐身旁啧啧称奇:“这可比那些东西都要复杂多了,也不知道以现在的工艺能不能制造出来的。” 王威则表现的一点都不担心:“怕什么,人手就是最精密的仪器,实在不行就全套手搓出来。” 张天赐一脸无语看向王威,心想你这是什么西方矮人科技,一切源于手搓是吧。 不过王威有一点说的还真没错,最起码现在这个时代,手工的精度比机器不知道要强多少。 当然了,也更费钱就是了,毕竟一个大师级匠人可不是那么好请的。 张天赐看向周恒和王威:“别闹了,你们想办法先搞一个概念机出来,进行初步的实验,验证可行之后在进行真机生产。” “正好,无论是三辊轧机还是管胚,都需要高强度的材料。我去和冶铁部说一下,让他们看看能不能搞出需要的材料。” 安排完工作,张天赐转身向冶铁部走去。 王威在后面小声对周恒吐槽道:“刚被工部和陶师傅祸祸完,就要被张祭酒在祸祸一遍。” “这冶铁部的赵老爷子还真是倒了霉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