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沉年旧事之生于60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2章 多米诺骨牌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卢厂长说的一串安排,让孟庆仁有点心惊,表情越发郑重起来,他都想着是不是卢厂长一直在药厂都没离开过! “好的,卢厂长,我知道了。”孟庆仁庆幸自已一直很努力,没吊儿郎当过。 “你说,车间核算员的岗位有必要设吗?” 孟庆仁听到这里,只能用莫名惊诧来形容自已的心情了。 不设核算岗,都是财务管算账吗? “岗位可以不设,但是活计得有人干,不然车间这边的数据就失了真了。”孟庆仁没敢说的很确切,但是从管理角度去看问题的话,这句话是没问题的。 “你这个观点我赞成,岗位可以没有,但是工作是有的,而且要有人做、还要负责。” 卢厂长总结完了,孟庆仁一想,好惊好险! “我想把核算员岗位撤了,设置副主任,跟正主任俩人负责全面的车间管理,当然也包括成本核算,他们能做的来吗?” 卢厂长的持续轰炸,让孟庆仁正襟危坐,脑袋快速运转起来。 过了几分钟,孟庆仁觉得很漫长,甚至到了几十分钟的地步。 “可以做,不过需要看副主任的人选。” 孟庆仁说话越来越谨慎。 “口服那边我准备让小付负责,他跟小韩搭伙;外用制剂那边小薛当主任,小邹调过去任副主任,你看可行不?” 卢厂长的话,让孟庆仁沉默了起来。 “卢厂长,我想想。” 孟庆仁想着,说能做?做是肯定能做,具体做到什么样子,那就不好说了! 说不能做,是指的肯定不如会计专业做的更好吧;但是会计专业的人真的比别人做的好?其实也不全是,还是得看人。 “如果他们俩人愿意学,还是可以做的,因为他们比会计专业的人更懂生产流程和工艺。” 孟庆仁选择支持领导的决定,当然了不支持也是不行的,自已左右不了,不光这件事左右不了,自已的调动不也是?虽然自已并不讨厌。 “嗯,没事儿了你回去吧,让小韩上来找我一下。” 卢厂长结束了谈话,开始端起水杯喝茶,顺便思索着如何跟韩华清谈。 韩华清等到孟庆仁找到的时候,也是刚从车间出来,她套上外套,表面从容的从车间办公室走出去,出了大厅,把外套裹紧了,风呼呼的刮着,她似乎都找不到冷的感觉的。 西北风,有点顺,沿着甬路穿过门前的广场,韩华清想着卢厂长会跟自已谈什么。她还没见过卢厂长,只是听过事迹,如雷贯耳,几乎全部都是好的,这样的人真的难得! 韩华清上了楼,脚步逐渐沉重,到了二楼走廊,各个办公室的门都是开着的,偶尔有人张望看着走廊来回的人。 韩华清只用眼角瞄着两侧,而不是明目张胆的左右张望。 到了会议室的门口,也是开着的,“卢厂长?”她轻轻的敲了下门。 “来了,韩华清?是吧?”卢厂长在自已座位上站了起来。 韩华清赶紧上前,身体略向前倾,“卢厂长,我是韩华清,目前负责口服制剂车间生产管理。” “来来,小韩,坐坐。” 卢厂长坐了下来,韩华清选择坐在对面。 韩华清正襟危坐,目视着卢厂长的正面,目光落在对方嘴巴左右的位置。 “现在生产顺畅吗?”卢厂长想看看韩华清的反应。 “现在口服这边,如果原料充足了,还是比较顺畅的;只是偶尔原料跟不上,就得等着。” 韩华清轻微有点紧张,不是很怕。 “嗯,以后会慢慢的解决的。那个小邹在你们那边怎么样?” 卢厂长看着眼前的韩华清,快齐肩的短发,毫不修饰的面孔,眼睛很有神,虽然眼睛不大;比一般的这个年龄的女人显老,估计家里外头操心操的。 “小邹还行,很认真,也努力,肯吃苦,技术上挺不错的,她之前跟腾师傅在实验室做新品申报着,后来才来的车间。” 韩华清没有隐藏,很客观的描述。 “付世凯呢?他怎么样?” 韩华清一听问付世凯,心里突一下,“卢厂长,我跟他不熟悉,只是知道这个人。” “没打过交道?” 卢厂长想着,技术科的人,跟车间主任怎么也打过交道的。 “几乎没有吧,我不太记得了。” 韩华清想着,这句话不知道对不对。 “嗯,我知道了。我有个初步的想法,想让小付去口服那边给你打下手,小邹调到外用那边去;然后车间不再设立核算员的岗位。你觉得可行吗?” 韩华清差点跳起来,这变化也太大了吧?冀北市的人都擅长这么玩的吗? 当时自已来,哐当一下子,车间办公室这边只留一个核算员,剩下的都动了! 如今这是连核算员都不要了?谁来做这个工作?韩华清不会愚蠢到认为核算工作会给调出去的。 “卢厂长,我跟您确认下,我下面的想法对不对?不设立核算员岗位,之前的工作由小付负责还是我们俩分摊?” 韩华清想问,是小付都接了吗?觉得不太对,要是都接了,那跟核算员有啥区别? “嗯,你们俩商量着来,怎么分厂子不过问,但是工作需要做到位。”卢厂长觉得这家伙是聪明,跟孟庆仁不一样的聪明。 “卢厂长,我可以提个建议吗?”韩华清想了想。 “可以啊,只要没下最后的结论,都可以提的。”卢厂长想听听对方的想法和说法。 “卢厂长,可不可以让小邹留下,小付去外用那边?”韩华清小心翼翼的。 哈哈哈! 卢厂长笑了,一整天下来,就这一刻很高兴。 “说说理由。” 韩华清被卢厂长笑蒙了。 眨巴着无辜的眼神看向卢厂长,“我这样说,自私了点,是从我个人角度、车间角度来说的,小邹对口服产品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比外用熟悉,之前她也帮核算员做许多基础工作,所以适应新的工作职责应该更快更好更顺畅。反观小付,他都没接触过核算员岗位的一些内容,我怕他学起来慢不说,还容易出纰漏。” 说到这里,韩华清意识到自已说的不对了,哪怕先留了活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