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韩国当财阀之独具慧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2章 并购安城工厂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吴瑞英对朴振赫说道: “你这话当真?” “现在dS制药的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只要我给毛社长打个电话,他马上就会启动并购谈判。” dS制药可以说是韩国最繁忙的制药公司了,这吴瑞英是知道的。 “那能不能把一些订单给韩成……” “这些事情您得去和毛社长商量……” 吴瑞英和韩成集团求之不得,希望能把安城工厂尽快卖掉。 她想了想以后,说道: “这事你为什么不找韩成集团,而是跟我说呢?” “我找您谈这事,当然是有条件的。” “什么条件?” 吴瑞英把手中的挎包放下了。 “很简单,我想入股ESt航空。” “什么?” 吴瑞英一脸疑惑地看着朴振赫。 “希望您能把手里的部分ESt公司股权转让给我,我愿意按市场价格购买。” “你想要多少?” “200亿元(约1.1亿Rb)的。” 吴瑞英惊讶地说道: “200亿元!” “可以吗?” “.…..由于现在公司的估值不高,200亿元的话,可不算少啊。” “至少得拿到这个数量,对我才有意义,这样您也可以拿到200亿的现金了。” 吴瑞英在心里盘算了起来,如果把200亿元投入ESt航空的话,公司的现金流将能够得到缓解,就可以挺到政府进行扶持的时候了。 200亿不算少,但还不至于对ESt航空的控制权形成威胁。 “我同意是同意,但我想知道,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过了一会儿,朴振赫才说道: “您和我都很清楚,咱们的关系并不好,但在商言商,我觉得这是一笔不错的买卖。” “不错的买卖?” “安城工厂,如果韩成集团不是陷入了困境,是不可能卖的。” 吴瑞英点了点头。 “ESt航空呢,设立它的目的大家都很清楚,不巧的是在设立之初,公司就遭遇了ba黎流感,好在国土部决定通过买入AbS的方式,对它进行扶持,因此它的前景还是不错的。” “你说得对,ESt不会倒闭,肯定能重新站起来,有了ZF的扶持,它将发展成为国内第三大航空公司……” 吴瑞英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朴振赫笑着说道: “那您是同意这笔交易了?” “我没有反对的理由。” “太好了,另外,走廊的那些画,请您撤掉吧。” “……好吧,那些画我来处理。” 刚才,还在装糊涂的吴瑞英,现在相当于承认了那些画是赝品。 “您打算如何处理?” “还是请瑞恩未来的婆家帮忙吧。” “是不是有点儿太依赖对方了?” “我把女儿嫁给了他们家,这点儿忙还是应该帮的吧?……对啦,我听说你最近在找女朋友?” “是的。” “找到合适的了吗?要不要我给你介绍介绍。” 吴瑞英对朴振赫的态度完全变了,但她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落入了朴振赫设下的圈套。 “在瑞恩的朋友里,有一个不错的女孩子,正兴病院你听说过吧?治疗脊椎病非常有名,是正兴病院家的女儿,他们打算把病院传给儿子,所以女儿学的都是些家政什么的,人很单纯,肯定是个贤妻良母,要不要我这个当妈的,给你介绍一下。” 朴振赫看着吴瑞英,没有回答。 见朴振赫不置可否,吴瑞英又说道: “看来是不满意,那……朴总理的孙女呢?她和你岁数差不多,朴总理虽然隐退了,但他在政界的弟子众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可能会东山再起。” “谢谢您的关心,这件事情我已经拜托了姥姥和相赫,就不麻烦您了。” “拜托了相赫?” 吴瑞英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了。 “是的,他最近也给我介绍了一些女孩子。” “我说他怎么最近总是回来得很晚,原来是这样。” 说着,吴瑞英拿起挎包,站了起来。 “我还有事,得回去了。” “是因为相赫吗?” “他以给你介绍女朋友为借口,最近在外面都玩儿疯了。” “那我就不让他介绍了。” “那样最好,就聊到这儿吧,我先走了。” 金俊宇把吴瑞英送到电梯口,然后走了回来。 朴振赫问他道: “今天的约会是几点?” “时间快到了,得出发了。” “走吧。” “董事长,吴馆长刚才对我态度非常客气,这是怎么回事啊?” “我不是说了吗?从今天开始,吴馆长对我的态度会发生180度的转变。你把这个话散布出去,就说吴馆长打算利用dS集团来挽救自己的娘家。” 金俊宇把外套递给了朴振赫。 “看来收购安城工厂的事情谈成了。” “咱们不是去看过了吗?那家工厂不错,收购后马上就能开始生产dS制药的产品。” “您想让外人认为,吴馆长为了帮助自己的娘家,在积极推动这件事情,如果会长听说了,恐怕会不高兴吧?” 朴振赫边穿外套,边说道: “要想与会长较量,就得不断地增强咱们的实力,所以有必要在会长和吴馆长之间制造些矛盾,从而让吴馆长站到咱们这边来,哪怕是暂时的也好。” “仅凭借安城工厂这一件事情,就能在他们之间形成矛盾吗?” 这时,他们一起走出了办公室。 朴振赫对秘书们说道: “我下班了,大家也都早点儿回去吧。” 走进电梯后,金俊宇又接着刚才的话题说道: “我觉得会长不会那么轻易就上当吧。” 朴振赫看了一眼金俊宇。 “金室长,你喜欢历史吗?” 金俊宇不解地看着自己的老板。 “在历史上,忠臣被陷害的事情多得数不胜数,不管韩国还是外国都一样。小时候我一直以为,是因为君王过于昏庸,才使得忠臣被陷害,但后来却发现并不是这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