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83:我把老婆宠成首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16章:新的规划3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当然,江嘉集团之前的物流还是基础的物流业务,主要就是商品的运输。 在后世的物流体系中,只能算是大宗商品的运输。 而后世,物流的升级产品是快递。 之前江嘉集团已经在涉及快递业务,只是现在只是1985年,没有进入网络时代。 没有网络的时代,快递业务发展不起来。 按照上一世的轨迹,一直要到新千年以后,网购才开始。 不过这一世,要大大提前了。 江晓白已经在着手布局移动互联网产业,最多一两年的时间,网购将在华夏大地兴盛。 比上一世大约提前十五年的时间。 而等互联网兴起,青州物流集团的春天才真正来到。 由于还没给李明山说互联网集团的事情,关于物流集团的业务发展规划,江晓白也就没有多说。 对现阶段的人来说,互联网跟股市一样,还是太超前了,即便是对李明山说了,江晓白估计他也听不懂。 没办法,这就是历史的局限性。 因此,对物流集团,江晓白只简单的说了一下,就说到跟物流相近的客运集团。 江嘉集团有客运公司,现在主要是运营青州八县市以及县市与乡镇的客运。 之前的客运业务,对江嘉集团来说只能算是极小极小的业务板块。 毕竟,局限在青州范围内,而且还有国营的客运公司,江嘉集团的客运公司做的再好,市场的蛋糕也只有那么巴掌大一块,对于业务体量庞大的江嘉集团来说,那一点的客运业务真的就是九牛一毛。 不过,对于新的客运集团来说,江晓白的野望十分巨大。 这个,他完全可以对李明山说。 没什么超越时代的产品,只是客运服务,李明山和何山完全能够听懂。 在江晓白的计划中,青州客运集团的业务包括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当然是公路客运服务。 用江晓白的话说,那就是走出去。 新的青州客运集团的公路客运服务,将不再是只在青州境内运营,江晓白计划除了西疆、天葬高原等少数地方之外,在全国的省会城市之间开展民营客运业务。 他计划分三年时间挑选一些主要城市建立三百个大型的客运站。 嗯,仅仅只是建立客运站。 没有计划采购客车。 客车的话,江晓白打算自己生产。 三年的时间,足够他的汽车产业发展起来了。 现在如果采购的话,国内的客车就不用说了,太落后了。 就是从国外采购,那些客车也满足不了江晓白的要求。 更何况,他哪里会让洋鬼子赚他的钱。 他去赚洋鬼子的钱还差不多。 还有就是,三年的时间,也足够他在全国不少地方修建出不少里程的公路以及部分高速公路了。 道路畅通,对客运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现在的客运集团对他来说,只是一个规划,扩张还需要时间。 不仅是建客运站需要时间,修建公路需要时间,研发生产客车也需要时间。 重生以来,江晓白做什么都是那种从容不迫的样子,但现在他感到了时间的迫切性。 很多事情,并不是钱就可以解决的,时间才是最大的阻碍。 至于开着公路客运业务的牌照,他现在完全不担心了。 以前小打小闹的时候,他不好跟大伯林大钊提要求。 但现在的江晓白不仅是财大气粗,而且他一下子建这么多的客运站,也是在给国家和人民解决出行问题,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加上他的资金,国家给一块运营牌照,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客运集团的第二个业务板块,则是航天客运。 上一世,铁路营运是全国有化的,但航空公司则有民营的。 因此,江晓白也没打铁路客运业务的主意,把目光聚焦在航空客运上。 航空客运主要是解决航线的问题。 这个和拿客运牌照同理,江晓白不是很担心。 至于飞机,最终也是要自行生产的。 不过那个的周期会比较长。 江晓白打算先从国外订购一批空客飞机,先把业务开展起来,等能够自主研发、生产大型空客之后,才迭代自产的飞机。 要知道,现在国内的飞机绝大多数都还是那种小型的飞机,如果他引进空客的话,竞争也是呈碾压的。 最后还提一嘴,铁路客运他也不是完全不打主意,他的想法是等研发出高铁之后,参股铁路营运业务。 嗯,参与就可以。 主导就算了。 有些事情,不是说掌控就能掌控的。 人要知足。 对这些,江晓白心里门儿清。 客运集团的第三个业务板块,江晓白的规划是票务。 之所以是票务,是基于他布局的互联网产业,等互联网布局之后,他就可以代理全国乃至国际的汽运、空运、船运和铁路客运的票务服务了。 他无法做到包揽所有的客运业务,但在票务上一家独大,他还是有信心的。 毕竟这一世的互联网大佬会是他,他有这个技术基础。 青州客运集团有这三大业务板块,未来的市场前景巨大。 李明山和何山听了,都直吞口水。 这才知道,江晓白的野心居然这么大。 以前的江嘉集团,做客运真的只能在青州这么一个地方,要在全国去做,细分业务市场必不可少。 直到这时候,李明山也才真正理解了江晓白为什么要把一个好好的江嘉集团拆分。 的确,拆分之后,更能专注在自己的业务板块。 而且拆分了,也不是就做不大。 按照江晓白之前所说的,拆分后的每一个新的集团,都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现在的青州,只有一个江嘉集团独大。 而未来的青州,将有十多个甚至更多的集团公司,每一个都堪比现在的江嘉集团。 更关键的是,李明山和何山都注意到,这次江晓白对集团的名字都是以“青州”开头命名的,没有再继续使用“江嘉集团”。 对此,他虽然不解,但却是很欣喜。 这些以“青州”命名的集团,以后在全国各地发展,那青州的名字必然响彻华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