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疯批皇子登基后,我逃不掉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26章,以退为进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琼花城位于落止国与大昭的边境城镇。 城镇里种满了琼花,现在并非花期,故此看不到满城琼花盛开的美景。 应栗栗一行人无法入城,她带人驻扎在城外。 准备守株待兔。 另一边。 那五十人有惊无险的返回西境大营。 将事情的经过告知裴暨。 裴将军大喜。 后勤补给不足,就代表这场大战维持不了太久。 粮草可是大军的命脉,他们撤兵是必然的。 而根据西境军斥候探查到的消息,此次粮草押运大将乃西域莫羌国的宰执之子,算是大功一件。 “当真是了不得啊。”裴将军赞叹道。 曲长林哈哈笑道:“那是,也不看看她是谁的弟子。” 谁不谁的弟子不重要。 只有自身立得住,才是重中之重。 便是皇子,不也在战场上失了一条腿嘛。 西域联军似乎得到了消息。 气恼与西境军的“无耻”,却也知晓这筹备许久方组织起来的联军,能否攻克大昭,只看后续补给了。 一旦后续补给被斩断,这次的损失将会是巨大的。 ** 大昭实行改制。 由原本的举荐制,正式改为科举制度。 至于科举的内容,暂时还未公布。 容清璋再等应栗栗。 他很想知道,后世的科举是什么样子的。 他不要那些只知道读死书的人。 他要的是懂得变通,能真正务实的人才。 此消息一出。 天下读书人无不为之振奋。 反倒是那些世家大族,却生出了紧张感。 这项举措,会逐渐削弱他们在朝堂的影响力。 进而会有更多的家族崛起。 一进一退,后果几乎可以预见。 除了定国公府,其他的世家对此都是持反对意见的。 顾略看着前方的景色,眸色深沉。 他心中烦闷,却无法表达此刻的心情。 如果应栗栗在,大概会帮他进行结束。 皇帝和你们讲道理的时候,你们暗中耍流氓。 可若是皇帝与你们耍流氓了,你们讲的道理自然也就没用了。 现在就是皇帝“耍流氓”的时候。 他们还真的毫无对策。 世家与朝臣纷纷上书,试图阻止陛下的行为。 可惜,定国公在旁支持,他们只能干着急。 本身,陛下为了给太子铺路,已经在着手整治世家了。 这种时候,世家为了不被陛下抓住把柄清算,只能以稳为主。 可现在的情况,稳是很难稳得住了。 除非,能策反定国公。 亦或者是瓦解定国公在京畿十二卫中的势力。 这两条路都很难做到。 太子是定国公的亲外甥。 京畿十二卫,都是跟随定国公多年的下属。 想策反他们,恐怕第一时间就会被定国公知晓。 之后或许有可能被利用。 顾略绝非冲动之人。 他试图在眼前的绝境中,为顾家找出一条继续维持家族荣耀的出路。 此时却不得不感慨。 之前当真是把陛下逼得狠了。 以至于双方境遇逆转,顾家却几乎没了活路。 顾家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其他的世家了。 世家里都有亲卫。 然这些亲卫合起来,亦是无法撼动皇权的。 只一个禁军统领韩愈,就足以把他们拦截在皇宫之外。 更不要说再加一个定国公。 而今,威远侯府以及太傅府,因两位公子已经是太子伴读,更是站到了陛下以及太子身边。 煊赫显贵的世家,此刻却显得那么孤立无援。 他要的是世家的体面。 而不是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从而领着顾家踏入地狱。 眼前的情况,便是不可为。 实力不对等,一旦硬碰硬,等待顾家的,恐怕是灭门的下场。 霍家便是那前车之鉴。 在此之前,谁能想到顶级世家也会一朝烟消云散呢。 连个缓冲的余地都没有。 甚至,他们这些世家还做了帝王的“帮凶”。 连“谴责”的资格都没有。 “锦娘!” 顾略叫住了妻子。 柔美女子上前,笑道:“夫君。” 顾略道:“着府内的人收拾一下,过几日送老太爷他们回祖籍了。” 方锦娘微楞,并未追问。 只是点头应了下来。 晚膳后,顾家的男人聚在书房。 “不得不退?”老太爷问道。 顾略面色凝重,“是,不得不退。否则,霍家便是我们的下场。” 他理解陛下的做法。 身为帝王,怎可被世家掣肘。 换做他,做法可能会更极端。 到底是念着世家祖上的功劳,陛下没有做的太过。 既如此,还是莫要逼迫的太紧。 一旦太子上位,顾家还霸占着朝堂,下场恐怕比霍家都要惨。 顾略在顾家乃长房嫡长子。 嫡长子的地位有多高,不言而喻。 若嫡长子身故,父母亦是要为其服丧。 顾家的一切,土地、财产、地位、荣誉等,他都是毫无争议的第一继承人。 下面的嫡子与庶子相加,都不如嫡长子的地位重要。 他的话,家中的长辈,不得不慎重考虑。 顾略道:“若是你们不退,便只能我退了。” 老太爷顿时打了个激灵,“绝对不可!” 谁退,嫡长孙不能退。 原本心中尚有不舍,此时却已然下了决心。 “祖父放心,我们主动退,顾家的荣耀以及爵位,仍会保留的。” “陛下如果当真要彻底打垮世家,手段绝不会如此温和。” “不过回到祖籍,祖父须得约束族中之人,切莫干扰地方政务,否则一旦太子登基,我们的处境恐会更加艰难。” 他略微沉吟,道:“太子此人,心性难以捉摸,吾等要小心行事。” 顾老太爷点头,“我知晓了。” 次日朝堂。 顾老爷子便上书陛下,乞骸骨归乡养老。 理由很简单,就是年纪大了。 隆徽帝并不意外。 很痛快的答应了。 薛家却有些舍不得。 顾略亲自登门相劝过两回。 那边终究是舍不得这泼天的富贵。 顾略知晓人各有命,没有再继续强求。 半月后。 顾老太爷带着人浩浩荡荡的离京。 陛下亲自相送。 当时的场面,可谓君臣相携。 看的不少官员热泪盈眶。 直言陛下仁厚英明,顾老太爷鞠躬尽瘁。 容清璋站在不远处的酒楼二楼。 听到这番话险些笑弯了腰。 他道:“鞠躬尽瘁?倒也不假,至少为了顾家的利益,的确是苦心孤诣了。” 唐雁回:“……” 抱歉殿下,这话他没法子接。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