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疯批皇子登基后,我逃不掉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80章,入城税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月余后。 由朝廷派遣而来的官吏,纷纷抵达南疆。 “最先开始治理的是瘴气。” 应栗栗下达了任务。 她了解的不算多,但是这些人可不是庸才。 能被容清璋调派过来的,在各方面都是现今的大佬。 他们带动兵卒,开始修整水道。 应栗栗也和白圩传信,请教如何处理南疆的这些密密麻麻的蛇虫鼠蚁,以及那随处可见的硕大蚊虫。 最初肯定也是最难的。 莫说是兵卒了,便是连应栗栗,也奔赴在第一线。 一些原本对此不以为意的百姓,看到就连堂堂皇后,为了他们也忙的脚不沾地。 到底是没坚持多久。 前后大概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几乎全民皆兵,纷纷加入到这场改善家园的大改造当中。 有了火药的存在,之后的修路也比从前简单许多。 短短两年时间,南疆已然变了样子。 在所有人的努力下,主要交通路段的瘴气被清除,也修了路,让各大州府连接到了一起。 朝中的司农郎在农业方面的学识阅历都很强。 再加上应栗栗的一些意见,第二年,南疆便实现了一年两收。 等到应栗栗准备带兵返回京都时,这边正在进行第三年的第三茬种植。 南疆占据天时地利,真的实现了温饱。 并且粮食也运抵到了附近的抚州等地。 曾经他们是不喜大昭的。 而今得知应栗栗即将离开,无数的百姓哭喊着求她留下。 “胡闹,娘娘在咱们这里都三年了,谁家夫妻三年不见的。” 有上年纪的老者看不过去。 板着脸开口呵斥。 ** 安和县。 得知这里的豆干特别好吃,回京途中,应栗栗带着几个人绕路,准备买些回去给家里的儿子尝尝看。 然,刚靠近县城,便被守城拦住。 “入城税。”对方盯着他们几人,一女三男,莫非是哪家的大小姐? 关守蹙眉:“什么入城税,我等都是大昭子民,在大昭境内只需要官凭路引,何须入城税。” 所谓的路引,也需要交税的,官府给你免费办理。 这都是为了避免一些罪犯肆意逃窜。 至少对平民百姓来说,没有任何妨碍。 对方冷笑道:“穷鬼?不交钱就从哪来回哪去。” 关守还想说什么,被应栗栗眼神制止。 他只得嫌弃的给了对方十八个铜钱。 这价格贵的离谱,入城一次需要缴纳六个铜板? 入了城。 街上的确很热闹。 却又不是一般的热闹。 却听得前面哭声震天,似乎出了什么事。 应栗栗带着他们近前,看到是一男两女,跪在地上。 在他们面前则是一位被打的血迹斑斑的中年男子。 “哎,你们还是回去吧,安和县衙能留你们一命,已经是你们命大了。” “就是啊,活着的人总不能为了个死人,连命都不要了吧。” “城东刘家,那是好招惹的嘛?刘员外的妹妹,可是嫁到了顾家做姨太太呢,那可是顶了天的世家门阀,谁敢招惹。” 周围的人议论纷纷。 应栗栗上前,道:“我是大夫,让我给他看看吧。” 三人抬头看着她,是个很面善的女子。 哽咽道:“多谢善人。” 诊脉过后,应栗栗面色甚是难看。 此人被打的很厉害,内脏破裂,在现有的条件下,除了白圩,无人能救他。 可白圩此刻尚在京都,即便是快马加鞭赶来,也需要至少十日功夫,远远不够。 “很抱歉!” 应栗栗道:“我救不了他,我师父可以,可他如今在京都,至少十日时间才能赶到。” 面前的人,根本坚持不了两日。 “但是,我可以为你们伸冤。”应栗栗面容肃穆,“告诉我你的委屈。” 旁边围观的人见状,纷纷劝阻。 “姑娘,这可是被县老爷打的,你怎么帮啊。” “就是啊,还是莫要管这个闲事了。” “姑娘,明哲保身为要。” 应栗栗站起身,看着身边围观的人。 道:“我若不管,日后你们遇到难处,也会如他们这般,求救无门。” 她看着那三人,道:“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三人似乎被应栗栗的气场震慑,内心渐渐地生出了一丝希冀。 这三位是面前之人的儿女。 重伤之人叫杨河,膝下两子两女。 还有个小儿子杨旭。 杨旭长得不错,小伙子嘴巴甜,也能吃苦。 后来在县里的瓷器行跟着师父学手艺,因人品不错,天赋也好,师父便将宝贝女儿许给了他。 婚后,小夫妻俩很是恩爱,不到两个月便有了身孕。 可就在一起去城外寺庙上香时,杨旭的妻子被城北刘家的公子哥看重,光天化日之下把人给掳走了。 杨旭自然不愿,上前与那群人打起来。 可双拳难敌四手,杨旭很快被打的奄奄一息,一条腿也会活生生打断。 同时,他的妻子也被那人带走了。 当天夜里,杨旭托着残躯回到城里,却看到妻子的尸身被人抛在城门口的树林旁,尊严全无。 杨旭咽不下这口气,当夜便敲开了衙门的大门。 然令人没想到的是,杨旭的尸体,次日出现在了衙门前,已然冰冷。 杨家得到消息,求神告佛的想要给儿子儿媳讨个公道,衙门却始终不受理。 而杨旭的岳丈,亦是如此,最终被活生生气死。 杨河这次被打,就是为小儿子伸冤,遭受了酷刑。 “常钟,你去调查一下,情况是否属实。” “关守,多带些人过来。” 掏出一锭银子,递给那男子。 “你的父亲内脏多处破裂,我学艺不精,无法救治。” “这锭银子给你,好好陪陪他吧。” “你家的冤屈,我接了。” 对方神色哀伤,却没有收那银子。 “怎么学艺不精了?”熟悉的声音响起。 应栗栗回头,一眼看到站在人群后面的儒雅俊美的中年男子。 面色大喜。 “师父?” 一袭正红色锦缎长衫的白圩走上前,给杨河诊脉。 道:“搬到就近的医馆,动作轻一点。” 随后轻点应栗栗的额头,“你呀,就是会添麻烦。” “师父!”应栗栗笑道:“安和县的豆干听很多人说是当地一绝,正好顺利,我想买些回去给你们尝尝。”(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