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神君归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章 初闻“东篱”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顺便斜着眼,看见张大丫的身体微微动弹了一下。 老头眼睛一眯,看来他刚刚的大嗓门起效果了。 趁热打铁,老人家将嗓门拔高了一个音,继续呜呜咽咽……。 张大丫迷迷瞪瞪的,被耳边老人传来的声音吵醒! 还没睡醒,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累,这一觉睡格外好眠,眼睛微微撑开一道缝,看到眼前是石壁,以为出现了幻听。 半眯着眼,见没有其他异样,眼睛又一闭,准备接着继续睡。 弄出动静后,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老人家看了前面蜷缩的丫头,又轻咳了一下。 见到躺着的丫头,微微动了一下,又没有任何反应。 老人心想,这怎么行。 无法,就耍赖扯开了嗓门嚎到:“我人老了,招人嫌弃,也不受人待见,也没有人能够帮帮我这老头……”。 刚闭上了眼睛的张大丫,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惊得瞌睡全都跑光了。 张大丫一个翻身,坐立起来。心里咚咚咚只想,在这荒郊野岭这么长时间,都没见到过人,被这咋如惊雷的吼声,吼醒后,哪里还有睡意。 张大丫还没有听清楚,这声音是个老人发出来的。 迷迷瞪瞪一会,才想起来自己被困在荆棘里。 对了,刚才的声音……有谁在呼救。 “哎哟,哎哟,丫头,丫头救救我老头子。” 那声音如同阵阵雷鸣声,传进张大丫的耳朵里。 那声音,比张家村里隔壁张大拴奶奶,骂他娘亲的声音还要洪亮,更有侵略性。 ……声音接踵而至,张大丫鲤鱼打挺,立马站立起来。 声音是从张大丫背后传出来的,张大丫转过身,顺着那洪亮的声音望去。 寻找声音来源。 老人,看见张大丫站立起来,探头探脑寻找自己的样子。 “丫头,这里,丫头这里”说完老人家双手收回,准备将手撑着地面,准备借力起身。 似乎想到了什么,立即又将手收了回去。继续向张大丫方向摇晃。 “丫头,丫头,这里,这里呢”老人的声音也降了下来,倒也像个年纪大,有略显疲惫的老人。 老人对于这一大转变,玩得丝滑无比。 张大丫,看着前面晃动的枝丫。 往前走近。 剥开遮挡的刺和一些藤蔓! 就像一个胡子和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地上。一直撑在地上。另一只脚侧在地上,同时那只侧在地上的脚,不远处正躺着一只前面破了一个小洞的鞋子。 “啊哟,丫头啊,老头我从山上失足摔下来了。” 说完,斜乜着眼睛,瞟了张大丫一眼。 见张大丫,正看着自己那只“受伤”的脚。 老头更是僵直着自己那只看起来受伤的“腿”,让那伤情看起来更严重些。 “丫头呀,我的脚不知道是崴了,还是骨折了,你能不能帮帮我?” 说完,还不等到张大丫的回答,“你放心,我老头不是坏人,我是山里的庙里的道人。” 好不容易等到一个活人,老头可不能错过。 “庙里”张大丫疑惑问道。 是呀,老夫正是山里“东岳观“的道人。 看出了丫头的犹豫。 老人说到:“正是,老夫在‘东岳观"里修行几十年了,还骗你不成。” 说完,又哎哟哎呦的直叫唤起来。 看老人郑重的样子,不像是忽悠她的。 张大丫继续问题:“老爷爷,您知道,我们现在在哪里吗?” 老人像看傻子的眼神看着张大丫,吹了吹嘴边被风带起来的胡子“这不是东篱的后山,还能是哪里?” “东篱,什么东篱,这明明是东山呀!”张大丫连忙摆手,向老人解释道。 我明明就在东山里面啊。 张大丫这不对,该不会这是在我的梦里。 想到了什么,不经意间摸了摸荷包。 感觉到荷包里面软软糯糯的一团,因为之间的触碰还动弹了一下的小白白。 再看了看眼前的老人:“爷爷,这真的不是东山吗?” “什么东山,这里的东篱,东篱。老夫我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了,还能出差错”。 用手用力一掐大腿,“呲“疼的张大丫直皱眉头。 不是做梦,可是我明明就在东山啊。 那这里不是东山,我怎么会去张家村。 “丫头,你先别急,先别急。老夫看你一身狼狈,先去我们庙里歇息。歇息好了我再帮你找找回家的路“ 看到双眼噙满眼泪的张大丫,老人连忙安慰道。 “嗯”张大丫点头,走近老人,伸出双手准备将老人扶起来。 老头见这丫头,如此上道。 调整了姿势,让自己看起来确实有受伤的模样。 又不让自己的重量压着这个小不点。 同时心里吐槽:“等了这么多年,就了这么一个风都能吹到的小不点。还不知道好不好养活。总算是等到了,也不枉我在这里苦修这么多年。” 老人心里舒了一口气,又瞟了瞟这小不点几根古装头发的发顶。 立马给自己戴上了一副痛苦面具的表情:“哎哟,疼死老头我了,要不是遇到小姑娘,老头我死到这里都没有人知道。” 张大丫听着老头丧气的话,立即安慰道:“老爷爷,您放心,您不会有事的。我保证我会将您送回家的。到家了就可以请人帮您治好腿脚的”。 “可不是嘛,要不是老头我遇到你,……”。 老人絮絮叨叨说了个没完没了。 还没说完,张大丫就扶着老人走到自己之前歇息的地方了。 “老爷爷,您先在这里坐一下,我去将我的东西收拾好了,我就扶您回去”张大丫将老人从荆棘的里扶了出来,找了一块还算是平整的石头,让老人坐在石头上,对着老人说道。 老人随着张大丫的手,顺势坐下,扫了一眼张大丫睡觉的地方。 慈祥的拍了拍张大丫道:“好,丫头你去吧,老夫等你”。 张大丫将老人扶坐稳,并将老人的那只受伤的“脚”顺着脚伸展方向放好,就跑去刚刚睡觉的地方。 说整理,其实也没有什么有用的东西,之前的食物都已经被吃完了。 被张大丫拿来垫着睡觉的干草,早就已经揉碎得不成样子了。 唯一值钱的就是水囊和背篓。 水囊是爹爹以前在冬季,上东山时打打猎用来装水的。 至于背篓,是之前哥哥在家干农活爹爹专门给哥哥做的的背篓。 张大丫背着可能和自己身高不搭,但是哥哥背着刚刚好。 后来爹爹没了,哥哥失踪了,这些张大丫就都顺理成章的继承了。 也一直自己走到哪里,就带着哪里。想念哥哥和爹爹的时候,看到这些就感觉到哥哥和爹爹一直陪着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