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灾年不逃荒,我带着族人深山求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0章 姜大人,好巧!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陆元元转头看到熟人,不由露出一个大大笑容。 “姜大人,好巧!” 只见大步过来的,正是海洲府知府姜丰年。 姜知府满脸惊喜,大步过来,就撩起袍子跪下抱拳。 “见过福德大长公主!” “姜大人,快快起来,不必行此大礼!” 姜丰年起身,笑着说:“不知公主殿下来了海洲,下官有失远迎,还请公主殿下见谅!” “姜大人言重了,我就是路过,想到姜大人公务繁忙,就没有过去打扰!” “公主殿下光临海洲,是下官之幸,海洲百姓之幸,还请公主容下官一尽地主之谊!” 姜丰年对这位公主殿下,还是非常佩服的。 去年的旱灾,公主殿下和钦差大人,可是救了不少海洲百姓的命。 只是灾情缓解之后,公主殿下和钦差大人也要赶回京复命。 那时候海洲一片狼藉,想给公主殿下和钦差大人带些特产都困难。 今年海洲府,已经慢慢缓过气来了。 说什么他都要代表海洲百姓,感谢公主殿下。 陆元元摆摆手,笑着说:“姜大人不必如此,心意我领了,我来海洲,已经有几天了,不能再耽误下去了,明日就要启程,就不麻烦姜大人了!” “公主殿下,你难得来海洲,怎么就要着急离开,还请给下官一个机会!也给海洲百姓一个机会!” 陆元元本来就是路过,自然不可能真的麻烦一府知府,带她们去吃喝游玩。 “姜大人,不必介怀,我们这次出行,本就是轻装简行,并不想引人注目,你的好意我心领了!” “这……” 姜知府见她一再拒绝,知道她真的无意暴露身份,也只能作罢。 “姜知府,这位是我的外公永平侯,这两位是我的父母……” 陆元元又给姜知府介绍了身边的人。 姜知府想不到公主殿下身边的老人,竟然是永平侯爷,忙跪下磕头。 “下官海洲府姜丰年见过侯爷!” “起来吧!” 邓大魁看向姜丰年,这位就是海洲知府姜丰年。 他就是听小外孙女,多次提过这位知府大人。 是一位难得的好官。 他自然不会为难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官。 “多谢侯爷!” 姜丰年起身,又对陆青山和二林几人一抱拳,算是打了招呼。 陆元元抬眼扫视了一下四周,发现几个包间的门都关着,除了酒楼伙计,并没有人关注她们。 看着酒楼伙计大张着嘴,怔愣的看着这边。 姜知府也看到了那个伙计,他向伙计招招手。 伙计战战兢兢的过来,抖抖嗖嗖的跪下磕头。 “……小的给几位贵人磕头!” “起来吧,不必惊慌,你自当没有见过我们即可!” “是是是,小的记住了!” 伙计点头如捣蒜,连声答应下来。 陆元元看向姜丰年。 “姜大人,我们已经吃过了,就此别过!” “下官送送侯爷!” 姜丰年忙躬身前面引路。 “姜大人,不用麻烦了,你若是有事,就先去忙吧!” “无妨,也无甚要紧事,下官本来也是要回去了!” 姜丰年摇摇头,看了一眼自己出来的那个包间。 今日自己本来不想来的,无奈那人一直派人来请,自己也不好拂了他的面子,只能过来。 饭过五味,酒过三旬,若不是自己坚持,说不定此时已然在万花楼里了。 只这酒楼一桌饭菜,也要花不少钱财。 那人可是真心舍得! 倒不是他花不起,只是觉得没必要,尤其是和那几位。 不过官场向来如此,必要的时候,虚与委蛇还是有必要的。 过刚则易断,这个道理他还是懂得。 虽然公主殿下和侯爷这次是路过,不过以公主殿下疾恶如仇的性子,要是知道了一些事情,估计也要暴怒。 哼! 想到自己周旋了这么长时间,事情一直进展不大,姜丰年也心中恼火。 他招来伙计,让他等会去那个包间里面说一声,就说自己遇到熟人,有事先走了。 伙计点头答应下来。 姜丰年和陆元元她们一起出了酒楼,陆元元招手叫来等在远处的马车,挥手和姜丰年告辞。 “姜大人,我们先走了,再会!” 姜丰年对几人一抱拳。 “几位,后会有期!” 目送马车走远,一个身形精瘦的男子才从拐角处走了过来。 “大人,现在要继续还是回去?” 男子抬头扫向他身后的酒楼。 “先回去!” 姜丰年摇摇头,一甩袖子,负手大步走了。 男子向远处的几个地方做个手势,也赶紧跟上去。 陆元元一家人回到客栈,也没有再出去。 于海洲府的情况,大家也大致有些了解。 初春的时候,朝廷又调拨了钱粮,送往海洲,一部分用于救济百姓,一部分用于修筑堤坝。 今日遇到姜知府,也是凑巧了,陆元元并没有放在心上。 她这次来海洲,只是路过,并不想多生枝节。 无奈事情总算不如人意。 翌日。 商队已经和海洲的商户交换了货品,三林就打算和陆元元她们一起去东来岛。 收拾好货物,商队就浩浩荡荡出发了。 出了海洲府,他们要一直向东南方向行走。 还要经过两个县城,就能到海边。 出了府城,走了一日,路过一个镇子,大家就准备在镇子上歇息。 如今正是五月天,这边天气炎热,大家也不打算找客栈住宿。 这么个小镇子,也没有客栈住的下他们这么多人。 商队在镇子外面安营扎寨,行军帐篷,行军炉灶,非常方便。 镇子外面来了这么一大队人马,气势汹汹,队伍整齐有序,震惊了整个镇子,还以为来了流寇抢匪。 有不少居民找到里长家里,商量对策。 里长立刻派人出去打听。 打听小消息的人也不敢走到跟前来,夜幕之下,只看到黑压压的一片,目测有好几千人。 于是惊慌失措的回去禀告。 “里长大人,那些人看着就有几千人,也看不出来是干啥的,就驻扎在镇子外面二里处,好似在埋锅造饭!” 里长大吃一惊。 竟然有好几千人? 会是什么人来他们这小小的镇子! 难道真的是那个山寨的好汉? 里长想破脑袋,也想不起来,岭县那个山头有这么大规模的寨子。 如今镇衙门也就十来个衙役,镇子里的居民,都是普通百姓,对上几千人,岂不是羊入虎口。 里长派人死死盯着那些人的动静。 就怕那些人吃饱喝足之后,才会入镇抢劫。 一晚上,整个镇子里的人都大睁着眼睛,防备着会有祸患。 商队这边,大家分工合作,很快就吃过晚饭,安排了值守的人,就抓紧时间休息。 却不知道,整个镇子上的百姓,因为他们的到来,彻夜难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