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幽默化三国演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9章 汉丞相归天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却说姜维看到魏延不小心踩灭了主灯,气得七窍生烟,差点就要拔剑砍人。 幸好孔明及时阻止:“这灯是我命里该灭的,不关文长的事。” 姜维这才收起剑来。 孔明咳了几口血,躺在床上对魏延说: “司马懿那家伙肯定是听说我生病了,才派人来探虚实。你快去迎接他们吧。” 魏延二话不说,骑上马就冲了出去,吓得夏侯霸赶紧撤退。 魏延追了二十多里才回来,孔明让他回寨子里守着。 孔明躺在病床上,姜维走进来问候。 孔明说:“我本来想全力以赴,让中原回归,汉室再次辉煌。但天意弄人,我快不行了。 我一生的学问都写在了二十四篇文章里,总共十万四千多字,里面包含了各种智慧。 我看了一圈,这些人中,只有你能继承我的衣钵,你别不当回事!” 姜维哭着接受了。 孔明又说:“我有个连弩的设计,还没用过。这玩意儿一发能射十支,都画在图纸上了,你拿去照着做吧。” 姜维拜谢。 孔明接着说:“蜀中的路都不用太担心,就是阴平那边得小心点。那儿虽然险峻,但久了肯定会有问题。” 然后他叫马岱进来,悄悄告诉他一个秘密计划,叮嘱道: “我走后,你就按这个计划行事。” 马岱领命而去。 过了一会儿,杨仪进来,孔明把他叫到床前,给他一个锦囊,神秘地说: “我死后,魏延肯定会反,等他反的时候,你拿着这个锦囊上阵,到时候自然有人帮你搞定魏延。” 孔明安排好一切后,就晕过去了,晚上才醒,然后连夜给后主写报告。 后主听到消息后大惊失色,急忙派李福连夜赶到军中询问情况并了解后续事宜。 李福接到命令后,立刻赶往五丈原见孔明并传达后主的指示。 问候完毕后,孔明流着泪说: “我不幸中途去世,耽误了国家大事,对不起天下人。我死后,你们要继续忠诚地辅佐君主。 国家的旧制度不能改,我用的人也不能轻易换掉。我的兵法都传给了姜维,他能继承我的遗志为国家效力。我命不久矣,马上就会上奏天子。” 李福听完这些话后匆忙离去。 诸葛亮,这位蜀汉的丞相,在病榻上挣扎着起身。 他让侍从们将他扶上小车,巡视营寨。 秋风拂面,他感到一阵寒意,深深地叹了口气: “我再也没法亲自上阵杀敌了!老天啊,你为何如此无情!” 他感慨良久,回到帐篷后,病情加重。 他召唤杨仪,嘱咐道:“王平、廖化、张嶷、张翼、吴懿等人都是忠诚勇敢的将领,他们经验丰富,值得信赖。 我死后,一切事务都要按照既定的规则来处理。撤军要缓慢进行,不能急躁。你深谙兵法,不必多说。姜维智勇双全,可以负责殿后。” 杨仪含泪接受了命令。 诸葛亮让人拿来笔墨纸砚,在病床上写下遗表,呈递给后主刘禅。 表曰: 生命的轮回如同季节更替,无法逃避其规律;当生命即将终结时,愿以忠诚之心面对。 我本性愚钝,历经坎坷,曾肩负重任,执掌大权,发动战争却未能取胜。不料疾病侵袭,生命岌岌可危; 未能完成对陛下的承诺,心中充满遗憾!愿陛下能够净化心灵,抑制私欲,关爱百姓,将孝道传承给先祖,将仁慈散布于天下。 提拔那些默默无闻的贤才,摒弃奸佞之人,以改善社会风气。我在成都的家园拥有桑树和田地,足以供养家人。 而我在外任职期间,并未积累财富,生活所需皆依赖官职所赐。在我离世之日,不会留下多余的财物或金钱,以免辜负陛下的期望。 ………………………………… 孔明写完遗书,告诉杨仪:“我离世后,不要急于公布消息。为我准备一个静谧的空间,将我安置其中,口中含米七粒,脚下点燃油灯,让军营保持平常的宁静,切勿流露哀伤之情,如此星辰不会坠落。 我在幽冥之中仍会继续守护你们。司马懿见到星辰未坠,必将心生疑虑。我军可先撤至后方,再逐步有序撤退。若司马懿追击而来,你便布下战阵,回旋旗帜,擂动战鼓。 待他临近时,将我先前雕刻的木像置于车上,推至阵前,令将士们分列左右。司马懿见此景象,定会惊慌失措而退却。” 杨仪郑重承诺。 当夜,孔明命人搀扶外出,仰望北斗七星,遥指一星道: “此乃我的本命星。” 众人望去,见其星光黯淡,摇曳不定。 孔明以剑指引,口中默念咒语。 咒语刚毕,他急步返回帐中,便失去了知觉。 众将正值慌乱之际,尚书李福突然到来,见孔明昏厥不语,他悲痛欲绝地哭泣道: “是我误了国家大事!” 片刻之后,孔明苏醒,睁眼环视四周,见李福站在榻前。 孔明道:“我已知晓你再次前来的用意。” 李福感激道:“我奉皇上旨意而来,询问丞相百年之后谁可以担当重任。之前我因时间紧迫未能详细询问,现在再次前来。” 孔明答道:“我离世后,蒋公琰是合适人选。” 李福又问:“蒋公琰之后呢?” 孔明微笑道:“费文伟能继承…” 李福再追问:“那文伟之后呢?” 孔明却笑而不答。 众人上前一看,原来他已经含笑而逝。 那天正好是建兴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他享年五十四岁。 风趣幽默版: 昨夜星辰似箭坠,今朝消息震耳响。 虎啸不再山林间,麟舞只留画卷上。 门前宾客如云集,胸中计谋成空想。 绿荫下好戏连台,如今却少笑声传! 后来有人写诗叹息道: 昨夜流星划破空,今朝噩耗传四方。 虎威不再震山河,麟德只存史册旁。 门庭若市皆过客,胸有壮志难实现。 绿树成荫映白昼,雅音已逝谁再弹? 风趣幽默版: 隐士深藏不露脸,三次敲门才露脸。 鱼儿游到好地方,龙飞上天就变雨。 托付孩子礼数全,报国还把心掏空。 前后出征留遗言,看完让人泪满襟。 亦有诗曰: 高人隐居山林间,三顾茅庐方得见。 鱼跃龙门展宏图,龙腾九天降甘霖。 忠诚托孤尽礼节,报国之心献赤诚。 出师表文传千古,读罢令人泪沾襟。 ……………………………… 当初,蜀国的长水校尉廖立,自认为才华横溢,应该成为孔明的得力助手。 然而,他总是觉得自己的职位太闲散了,心里闷闷不乐,对领导们的评价也不太客气。 于是,孔明决定给他换个环境,让他去汶山体验生活。 后来,听说孔明去世的消息,廖立顿时泪流满面,感叹道: “看来我这辈子是没机会当上左丞相了!” 而李严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悲痛欲绝,哭得死去活来。 原来,他一直期待着孔明能再次重用他,好弥补之前的过错。 可现在孔明走了,他觉得再也没有人能欣赏他的才华了。 夜晚降临,天空愁云密布,月色黯淡无光。 孔明在此刻离世。 姜维和杨仪按照他的遗愿,不敢表露哀伤,依照规定进行后事处理,将他安置在木龛中,并派三百名心腹士兵守护;同时秘密下令,让魏延负责断后,各营寨陆续撤退。 而司马懿在夜观天象时,看到一颗赤色的大星从东北方流向西南方,最终坠入蜀营内,三次升起又落下,伴随着微弱的声音。 司马懿惊喜地说:“孔明已经去世了!” 于是立即下令追击。 但刚出寨门,他又产生了疑虑: “孔明精通六丁六甲之术,现在见我久不出战,故意用此计诱我出去。如果我现在追击,必定会中计。” 于是重新回到寨中不出,只派夏侯霸带几十骑前往五丈原山偏僻处侦查消息。 话说魏延夜里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头上长了两个犄角。 早上起来后,他感到有些困惑,于是请来了赵直解梦。 赵直想了想,笑着说:“这可是大吉大利的征兆啊!你看,麒麟和苍龙都有角,这预示着你要飞黄腾达了!” 魏延听了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忙表示要重谢赵直。 然而,赵直走后不久就遇到了费祎,费纬告诉他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好兆头。 费祎说:“角字上面有个刀字,这不就意味着你头上悬着一把刀吗?” 魏延听后吓得脸色发白,赶紧问该怎么办。 费祎神秘地一笑,说:“别担心,我有办法帮你化解这个凶兆。” 费祎对魏延说:“嘘!你先保密,不要泄露。” 随后离开。 他来到魏延的营地,私下里告诉他: “丞相已经去世了,他生前嘱咐要你保护我们撤退,不能让司马懿知道。这是兵符,你可以用它来指挥军队。” 魏延问:“谁负责处理丞相的事务?” 费祎回答:“杨仪和姜伯约分别负责不同的事务。这个兵符是杨仪给的。” 魏延表示不满:“虽然丞相去世了,但我还在。杨仪只是一个长史,怎么能承担这样的重任? 他应该负责安葬丞相。我要带领大军攻击司马懿,不能因为一个人而放弃国家的大事。” 费祎劝他:“丞相的命令是让我们先撤退,我们不能违抗。” 魏延生气地说:“如果当时听从我的建议,我们早就攻下长安了!我是前将军、征西大将军、南郑侯,怎么可能只负责断后!” 费祎提议:“我会去和杨仪谈谈,看看能不能让他把兵权交给你。” 魏延同意了这个建议。 随后,费祎匆匆离开魏延的帐篷,直奔大营去找杨仪。 他一边跑一边想:“这个魏延,真是个难缠的家伙!” 到了杨仪那里,费祎把魏延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杨仪。 杨仪听后说:“丞相临终前,就告诉我:‘魏延心里有小九九。"我这次带兵符来,其实就是想看看他的真心。现在看来,丞相真是神机妙算!” 于是,杨仪决定让姜维负责殿后,按照孔明的遗命,慢慢撤退。 杨仪带队扛着棺材走在前面,姜维在后面断路。 魏延在营地里等消息,等得花儿都谢了,于是派马岱去打听。 马岱回来说:“姜维在后面看着,前面的人已经跑得差不多了。” 魏延一听就火了,说要找人算账。 他问马岱:“你愿意帮我吗?” 马岱说他也看不惯杨仪,愿意帮忙。 于是魏延高兴地带着人往南走了。 不久,夏侯霸跑到五丈原,发现空无一人,急忙告诉司马懿: “蜀兵们都跑了!” 司马懿一拍大腿:“孔明真的死了!咱们快追!” 夏侯霸提醒:“都督别急,先派个小将探探路。” 司马懿却坚持:“我这次得亲自出马!” 于是带着俩儿子冲向五丈原,结果还是空荡荡。 司马懿对儿子们说:“你们快点跟上,我先走一步。” 最后,他们追到山脚下,突然听到炮声震天,回头一看,蜀兵回来了,还打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的大旗。 司马懿吓得脸色发白,定睛一看,只见孔明坐在四轮车上,悠闲地摇着羽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