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章 刘伯温:还不如死了算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水西门外,百官林立,秩序井然。 人群的最前方,是将季秋揽在怀里,细细打量的马王后,神情激动,仿佛是在看什么得而复失的珍宝。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笑嘻嘻的低声安慰了一会马王后,季秋抬起头,打算和朱元璋寒暄几句。 却发现他的目光已经越过了自己,直直的落到刚刚上岸的身影上。 陈友定。 “国安贤弟,久闻大名,今日终于得见矣!” 作为闽南地区的实际掌控者,陈友定名义上是元廷委任的封疆大吏,实际上跟一路诸侯没有任何区别。 朱元璋亲自来迎,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当然,这更能说明朱元璋对于陈友定的重视。 不过让他失望了,面对他释放而来的善意,陈友定并没有任何表示,直接点了点头,便对着季秋询问道。 “青田公在何处?” 霎时间,跟在朱元璋身后的常遇春,汤和等人,直接瞪着眼睛,似要发作。 眼看着局势的发展有些不对头,季秋赶紧接过话茬,暖场道。 “叔父莫急!” “一会侄子随你一起去拜访老师,顺便把刘琏那小子送回去。” 这声“叔父”一出口,常遇春等人当场就愣住了! 他是你叔父的事... 你干爹知道吗? 朱元璋倒是表现的没什么异样,显然对这些事情不太在意。 放到朱元璋刚加入红巾军那阵,若是喊一声叔父,就能不费吹灰之力的将福建收入囊中,还能得到一员大贤的效忠。 别说让季秋喊了,就是让朱元璋亲自喊也没问题啊! 正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从这一点来看,朱元璋和季秋,也算是一脉相承。 “干爹,干娘,我给你们带回来了不少礼物!” “都在船上,你们派人拿一下。” “我先送叔父去拜访一下老师,晚点过去找你俩。” 说到这,季秋还对着朱元璋一阵挤眉弄眼,不动声色的指了指一旁的毛骧。 见状,朱元璋立刻会意,点头道。 “既如此,那你就先去吧。” 说罢,朱元璋带着前来迎接陈友定的官员,转身就走,一点也没有热脸贴了冷屁股的局促。 “你自己凡事当心,干娘在府里等你过来吃饭。” 看着恋恋不舍的马王后,一股暖流在季秋心里涌过。 “放心吧,干娘!” “叔父这人可好了,晚点你们就知道了!” 马王后笑着点点头,又朝着陈友定露出了一个不深不淡的微笑,算是打个招呼,这才在季秋的护送下离去。 “叔父,请。” 季秋也不墨迹,领着陈友定直奔刘府,沿途介绍着金陵的风土人情。 “叔父请看,这便是我经常吃饭的酒楼。” “他们家的烧鸭当真是一绝,您走之前我带您来这吃上一次。” “......” 听着季秋滔滔不绝的介绍,陈友定频频点头,目光不住的在街道两旁到处打量,眼底隐隐有震惊之意。 陈友定已经记不得自己有多少年,没曾见过与身边景象相似的一幕了。 哪怕是在闽南,这个还算安定的地方,当地百姓也有一种身处乱世的紧迫感,干什么事都是脚步匆匆,似乎生怕被人抢了。 反观金陵的百姓,仅仅一条街道,便将众生百态这四个字,诠释的淋漓极致。 贩夫走卒,引车卖浆,各有所业,各有所忙。 平头百姓随意的走在街道上,和路边的商贩讨价还价。 更有卖艺人展示绝活,引得一大群人翘首围观,时不时便爆发出一阵响彻云霄的叫好声。 将目光落回季秋身上,陈友定这才发现季秋已经停止了解说,正一脸骄傲的看着自己。 “怎么样,叔父,我没骗你吧?” 陈友定脚步匆匆,继续向前走去。 直到越过季秋的时候,他那平静当中难掩震撼的声音,才轻飘飘的落入季秋耳中。 “不虚此行。” “叔父,等等我!” “你又不知道路,走这么快干什么呢!” 笑着招呼了一声,季秋领着刘琏追上陈友定,片刻后赶到了刘府。 “少爷啊...” “呜呜呜...” 不等上前,季秋就看到刘府的门房面容悲戚,还不住的擦拭眼泪。 “侄儿,带路。” 生平第一次出远门,顺利归来的刘琏显然有些激动,兴冲冲跑上前去,正欲开口,便和哭哭啼啼的门房对上了视线。 “鬼...鬼啊!” 门房霎时间被吓得魂飞魄散,屁滚尿流的就要往门里钻。 “少爷的鬼魂回来了!” 季秋:“......” 挠了挠头,季秋看向一副“我不理解,但我大受震撼”表情的陈友定,尴尬道。 “叔父莫要见怪...” “可能是门房看见您侄孙回来,太过激动了...” “老夫...有这么恐怖吗?” 看着回过神来,表情渐渐变得有些幽怨的陈友定,季秋僵硬的打了几句圆场,不过没什么用。 再看看门口的刘琏,依旧是做思虑状,一脸懵逼,似乎是在思考自己是人还是鬼的问题。 见此情景,季秋的额头上顿时冒出三根黑线,上去便给了刘琏一脚,怒斥道。 “还愣着干啥呢?” “快让他别嚎了!” “再嚎一会,你特么都要过头七了!” “奥...” 揉了揉被季秋踢疼的屁股,刘琏这才上前,向刘府众人宣布了自己归来的消息。 刘府上下顿时欢天喜地,“少爷命真大”之类的话语声不绝于耳。 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季秋忽然感觉,自打他拜入刘伯温门下后,整个刘府的画风,似乎就开始朝着一个奇怪的方向发展,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片刻后,一身绯红官袍的刘伯温,神情复杂的打量着面前素未谋面的陈友定。 “青田公!” “久仰!” 陈友定率先拱手一礼,颇为恭敬的朝刘伯温打了个招呼。 刘伯温看了看神情狡黠,连连暗示自己的季秋,忽的长叹一口气,拱手道。 “国安公不必多礼。” “论镇守一方,庇护百姓。” “我不及你。” 见刘伯温这个时候,居然还在“谦虚。” 陈友定顿时肃然起敬! “青田公出世入世,以一己之力,安定东南。” “又创出‘格局"这么一门传世学说,我哪里敢和您这位当世圣人,相提并论!” 当世...圣人? 若不是在朱元璋身边待久了,刘伯温的表情管理能力,还算到位。 怕不是当场就要露出疑惑懵逼的表情! 在你们元廷那边,老夫都成圣人了吗? 还有,这个格局之学... 是个什么玩意? 思虑片刻后,刘伯温有了答案,立刻看向仰头望天,佯装无事的季秋。 唉... 老夫这是造的什么孽啊! 面对陈友定越来越费解的目光,哪怕有些羞耻,刘伯温也只能附和道。 “小道尔...” “不过是闲暇之时,略有所得罢了。” “当不得圣人一说...” 见刘伯温和自己颇有“默契”,还知道帮自己圆谎。 季秋这才放下心来,嬉笑道。 “那叔父,老师,你们两个聊着。” “我先去找干爹,晚点再过来。” 看了看季秋,陈友定顿时疑惑的说道。 “你不跟我们一起?” 很是豪迈的摆摆手,季秋颇为大度的说道。 “我在这,您二位放不开。” “行,就这样,老师,你和叔父聊得开心点啊!” 看着头也不回,一溜烟便跑远了的季秋。 再看看跃跃欲试,似乎有一大堆问题要请教自己的陈友定。 刘伯温心头处忽然传来了一阵抽痛,倍感绝望。 还不如死了算了! ...... “秋哥儿,这边!” 出了刘府,还没走几步,季秋便听到了毛骧的声音。 循声望去,季秋顿时看到了狗狗祟祟的毛骧,正朝着自己这边拼命招手。 片刻后,在毛骧的带领下,季秋来到了一处街边的面摊。 角落里,朱元璋跟常遇春,汤和,坐在一起,正“呼哧呼哧”的吃着面条。 季秋也不客气,同样叫了碗面条,便一屁股坐下,对着朱元璋发问道。 “干爹,大将军呢?” “咋没跟着你嘞。” 朱元璋头也不抬,一边嗦面,一边含糊不清的回应道。 “他去准备北伐的事了。” “不用管他,先吃面,吃饱了再说!” “奥。” 片刻后,角落里又多了一个狼吞虎咽的身影。 “砰!” 酒足饭饱,朱元璋打了个饱嗝,将碗筷重重撂在桌上,这才看向同样已经吃完的季秋。 “咋回事?” 闻言,常遇春主动凑过来,揉着季秋的头发,欣喜道。 “小子,可以啊!” “陈友定这个老东西都能被你带回来?” 夸完了季秋,常遇春又看了看朱元璋,有些疑惑的继续说道。 “不过看他那架势,不像是来投降的。” “你到底是咋和他说的?” 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季秋花了两刻钟的时间,讲述了一遍自己闽南之行的来龙去脉,最后总结道。 “总之,叔父他老人家,大概率会加入到干爹麾下。” “不过还是得看您和他聊的怎么样。” 对于这一点,季秋是根本不担心的。 该说的事情,季秋都交代清楚了,甚至还打好了铺垫。 作为本就心系百姓,当世最大的英雄。 朱元璋自然有办法说服陈友定。 “行,干爹,先这样啊。” “没啥事的话我先回老师那了,他俩应该快聊完了。” 说罢,季秋起身欲走,却是被朱元璋突然叫住了。 “慢着!” 很是不解的回过头,季秋便看到了朱元璋掏出了一张字迹分外熟悉的地图,缓缓放到桌上,示意道。 “这张图,是怎么回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