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再唤我声,云长。
伏兵四起,万索千刃,青龙偃月的光芒已然黯淡
还没死的将士们,跟我冲啊!
犹自呼喝拼杀
今已无力再战
兄长,来生再见
桃园结拜,三兄弟的义气留在了史书,他们做到了,同生共死。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於竹帛也。
麦城一战,弟死军亡,汉帝悲愤万分,当场下令,伐吴!
我就是亡国也要拖着你一起!
此时的他,或许已是泪光满面
说不出的再见
历尽苦辛,兴复汉室,蜀中立于基业
终,东吴背盟,夷陵一战,国破家亡。
——故汉昭烈帝刘备世家
建安年间,威势震于凡间,时人称,威震华夏
终,败走麦城,死于吴手。
——故汉壮缪侯关羽列传
荆州一败,军备白衣白甲,复兄仇,戴孝出征
终,醉亡刺杀,叛将逃吴。
——故大汉桓侯张飞列传
云长别来无恙
将军别来无恙
杀声震天,浑身浴血的将士们大呼冲杀
夕阳晚照,云空将黯,远在天边的斜阳,被人间遮上了层恍如薄雾般的朦胧,朦胧间柔和的日光照向大地。
朦胧的灿烂
呼啸而过,电石火光
最后的五丈原,仿佛又能看到丞相临终前坐在素车上,仰天落泪;
臣无能,兴复汉室的重托,完成不了了
主公
将星陨落
“主公!”
白帝城上,临终前的托孤
至今已十有一年矣
上终前,托嘱丞相;子刘禅,可用则辅,不可用则废,君自立。
这句话,恰恰是一个父亲对儿子所能做到的最后的关爱,因为昭烈大帝后面有半句话没说,留我儿一条性命吧。
不管君权,不管地位,刘备是一个父亲。
半国皆反,益州反了,叛军一度打至成都附近。
病榻上的主公已是临终,夷陵一败,败尽的是蜀汉的骨血,深知诸葛亮通天彻地的本事,如果诸葛亮真的要篡位,那就篡吧,开诚布公,昭烈大帝显出诚意,可以篡。
也是一个父亲在这个世间最后的乞求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刘玄德乞求丞相,谋位无妨,只求不要伤我儿性命,留他一条生路吧。
没有权谋,仅仅只是乞求给自己儿子一条活路,大败之后内外丧乱的蜀汉,真要斗起来,刘禅根本不可能是诸葛亮的对手。
一声主公,故主长眠。
只靠算计,后世猜测肮脏的伎俩,没人会给你忠心耿耿的干十几年,只有靠诚心,至诚的善意,忠孝节义。
丞相大义,终生未有任何谋篡之举,尽心竭力,为蜀汉,尽到了最后一口气
尽忠一诺
——汉故丞相诸葛忠武侯列传
自此以后,丞相夙夜忧叹,夜不能眠,只要一天还未入土,就不敢有半分的懈怠。
天魂之音;在那个时代,入土就是休息啊。
其实都是如此,入了土,就不用再面对人间的了,不用再煎熬,也不用再牵挂了。
蜀汉举国,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吴户五十三万,口二百三十万;魏户六十六万,口四百四十三万。
真的是煎熬,丞相在绝望中一滴滴熬干了自己的生命。
千年以后,丞相会不会还对着出师表默默落泪呢。
丞相死后,一生大敌,曹魏变生肘腋,未几覆亡。
高平陵之变爆发!
高平陵之变,魏托孤重臣,太傅司马懿,一身黑衣走出城门。
一声令下,目光中满是凶狠暴戾。
“灭族!”
据记,曹氏门生故旧,亲信党羽,男女老幼无一幸免,被杀者近七千人。
灭族前,曹魏重臣,大司农恒范大骂曹爽,曹子真英雄,生你这样猪狗!
此变,司马家政敌,魏故大司马曹真子,大将军曹爽,放弃抵抗,自愿去当一个富家翁,并且,有保证,绝对保证。
司马懿指洛水为誓,发誓,只罢免曹爽官职,不做追究。
后,加罪谋反,灭三族。
当年,信以为真,以洛水重誓前去劝降曹爽,魏故太尉四朝老臣蒋济自认失信,痛心而亡。
狠可以,不要拿老天开玩笑。
百年后,司马家灭族,杀戮者,刘裕。
曾经帝王指天发誓的信用是最高的,代表一个帝王的绝对信誉,千载延承。
但在司马懿之后,帝王起誓被视作无赖,此人背信弃义,指天发誓后当即背誓,剿杀曹氏朝中亲旧五千余人。
故,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壮绝
十年后,曹魏旧臣起军造反,军起寿春,此役为司马昭所败,魏故征东大将军,高平侯诸葛诞兵败而亡。
军败,诸葛诞麾下数百人于寿春被俘,坚决不降,更说:“为诸葛公死,不恨。”
行刑时排成一列,每斩一人都招降下一人,但始终无人投降。
淮南军陷,曹魏故旧彻底扫尽,为立赫赫战功,顶替曹家帝位,下一个,蜀汉。
一个十倍强国面对一个弱国,被打到崩溃,用几年?
六年,这是丞相的答复。
只用六年,魏国财政几乎崩溃,畏蜀如虎不是空话
天下只此一人
拿下蜀汉,司马家上位就有了极大战功幕景,所以,蜀汉之战,无可避免的爆发了。
此时的蜀汉早已师老兵疲,七百六十七万,这是整个故汉旧地,三国人口总和,这样的大势,已经没有能力再拿出先主在时的军队了。
绵竹之战,打折蜀汉脊梁,大量元勋之后战死,诸葛亮的儿子战死绵竹,赵云的儿子战死沓中,张飞的儿子,关羽的儿子,早就牺牲了。
绵竹之战,禁军派上,最后家底,一仗打光。主力姜维六万汉军还被钟会十五万大军死死拖住,回不来了。
愿递降表,停战,降城。
汉孝怀皇帝
禅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余人面缚舆榇诣军门,不是他要投降,而是蜀汉最后的元气已经在昭烈大帝最后一战里耗尽了。最后的军锐,也在丞相一系列北伐大战中牺牲了,连年征战,已经流干了大汉最后一滴血。
战至最后,不得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