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 中年失业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刘远,今年四十岁,是京师的土着,在京师一家酒楼当一个管事的,每月收入有二两。 十年前,刘远在大明银行贷款买了一套房,当时的价格是两百两,刘远贷了一百五十两,分三十年还清,每年只还十两。 当时刘远家还有父辈,妻子,家人都有活计,这一年十两的本息对于刘远一家来说轻而易举。 不过十年过去了,父辈老得不能干活了,只能靠着刘远夫妻二人。 刘远夫妻二人不仅要赡养父母,还要养育子女,这日子一下子就过得紧巴巴的,特别是最近两年生活水平直线下降。 以前一家人每年每人至少要做两套新衣服,这两年除了长得快的孩子,其他人连新衣服都没有做过。 今天刘远所在的酒楼因为长时间亏损,宣布关门了,刘远也失去了赖以为生的活计。 下午的时候,刘远跑了好几家酒楼应聘,不过都没有人要他。 傍晚刘远失魂落魄的走在回家的路上,深秋的寒雨丝丝落下,将刘远的衣衫打湿。 刘远根本没有心思在意这些细节,刘远何尝不知,这两年大环境不好,除了那些大酒楼生意还过得去,这些一般的酒楼一直都在苟延残喘。 特别是最近那些大酒楼开始下放市场,推出更便宜的菜肴。 这对这些一般的酒楼就像是降维打击,人家的装潢比你好,味道也比你好,关键价格还和你一样,是你你会怎么选择? 再加上入京的外地人基本非富即贵,即使有些普通人,但是酒楼开得太多,内卷得太厉害,基本没有人来刘远所在的酒楼。 连续大亏了几月后,东家直接关门不做生意了。 刘远此时心里还在琢磨明天到底去哪里应聘,这时不知不觉的走到了门前,此时刘远打了一个寒颤,才发现自己的衣裳全部打湿了。 刘远叹了一口气,然后给自己打气,自己一定行的,一定能尽快找到活计。 刚准备踏入家门,就见妻子赵氏红着眼眶正在赶来。 刘远的妻子赵氏在通州的一个纺织工坊做工,一个月也能挣个一两五钱左右。 这京师内是禁止开设工坊的,当然除了朝廷的那几个织造局什么的。 这通州距离京师就二十里,坐铁轨马车来回又快又方便,所以京师很多人都到通州做工,然后傍晚回京师。 赵氏一看到刘远,那眼泪更是止不住流了下来,快步跑得刘远身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道, “当家的,今天工坊裁员,我被裁掉了,呜呜呜呜。” 刘远一个踉跄差点摔倒,自己失业了,妻子也跟着失业了。家里可还有两个老人,四个孩子,还有几乎每月的一两的房贷,这可怎么过啊。 赵氏这时也发现了刘远的不对劲,当即停止了哭泣,关心的问道, “当家的,你怎么了,你可不要吓我,家里都指望着你呢。” 刘远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没事,不是还我为夫吗?你就在家里好生休息几天,看看附近有什么活计干干,这离家又近还能照顾爹娘和孩子。 赵氏这才松了一口气,又看到刘远湿透了的衣裳,当即责怪道, “当家的你看你的衣服都湿透了,快进屋换了吧,要是生病了这可不行,咱家现在就指望你了。” 刘远压制住心里的不安,随着妻子进了房门,一进门就见两个十几岁,两个几岁的孩子叽叽喳喳打做一团,还有两个杵着拐杖的老人正在将几人给拉开。 自从这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后,这大明的人口开始井喷式暴涨,这年头谁家没有三五个孩子,附近邻里都要说你闲话,身体不行什么的。 当然生这么多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生活条件好了,以前生了根本养不起,现在多生几个也养得起,谁家不希望自己子孙后代繁荣。 当然这要子孙后代繁荣的第一要务是要多生孩子。 赵氏顾不上照顾孩子,先是给刘远熬了一碗姜汤驱寒,刘远可是家里的顶梁柱,他可不能生病。 夜晚,一家人就在煤油灯下吃饭,刘远的父亲刘七看着团团圆圆的一大家人,不由高兴的说道, “我老刘家也算是兴旺发达了,记得万历年间还能吃个半饱,但是到了崇祯年间几乎天天饿肚子,一年到头几乎没有一天吃饱过。” “但是自从李相上位后,这日子是日渐好了起来,这天天白米大馒头管够,隔几天还能吃上肉,这在以往是想都不敢想的。” “还有这大房子,我老刘是怎么也想不到还能住上这种大房子,听他们说这叫四室二厅,好家伙以前的地主老财也住不上这么好的房子吧。” “不过我老刘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当年没有去给李相当兵,好多乡邻都靠着当兵发达了。” 这时刘七的妻子不满的说道, “就能那鬼样还想给李相当兵,当年你都四十好几了,军队能要你?” 刘七顿时狠狠的瞪了妻子一眼, “哼,崇祯十五年的时候,前线战事紧急。那天夜里全城响应李相的号召,给前线捐御寒的衣服。” “当年老子家穷,拿不出像样的衣服,但是老子可是跟着大部队给前线运粮了的。” “三天三夜没有合眼,老子可是把粮给背到了蓟镇。” “后来朝廷给赏赐,老子看都没有看一眼就走了。” 一说到这里刘七的妻子就忍不住翻白眼, “那可是好几百文,人家可都拿了的,就你能耐,一文都不拿,那时候咱家好久都没有吃过一顿饱饭。” 刘七一脸自得, “你个娘们懂个啥,好多人都没有拿朝廷的钱,这朝廷把我们当人看,咱爷们也不差这点钱。” “这往后李相的几番改革,这大明突然就好了起来了,这才过去了短短二十来年,这大明突然就中兴了。” “这饭也吃得饱了,这大房子也住上了,这在以前简直就不敢想。” 。。。。。。 刘远一直低着头吃饭,完全没有心思听自己爹在那里自吹自擂。 第二日刘远几乎跑遍了南城的酒楼,不仅没有招工的,反而还有数家酒楼关门。 刘远只能漫无目的,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在南城闲逛。 休息的时候,听到有人商谈最近京师很是火热的 投资,投什么矿局,十两银子每天三钱分红,一个月就是九两收益。 刘远突然想起这和以前织造局的情况好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