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从返还技能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吃了吗?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三哥真厉害,快喝茶。” “我偷爸爸的茶叶给你泡的!” 陈媛机灵的给三哥倒茶,这悄悄话说的,全家都听到了。 陈媛性格活泼,跟同样性格又年龄相仿的三哥最合得来。 大哥过于木讷,二哥威严又不苟言笑的。 “你不想让我喝就直说呀,我才不喝那玩意,齁苦的,我要喝鲫鱼豆腐汤!” 年轻人哪有喜欢喝茶叶的? 而且,这个时代,普通人能买到的茶叶实在劣质,陈家这茶叶还是为家里来人准备的,父母喝的也少。 “妈,你喝,您才是家里最辛苦的!” 街道妇女主任,芝麻官也是喝茶的。 朱丹的确是这个家里最辛苦的,她要赚钱养家,还要洗衣做饭,做不完的事情操不完的心。 “三哥,你太狡猾了!” 陈媛看到三哥转头把她泡的茶给了妈妈,还拍马屁拍的这么好,顿时感觉自己家庭小公主的地位受到了威胁。 “你俩别闹!” 朱丹一脸的欣慰,打了三儿子胳膊一下,又摸了摸小女儿的头。 儿女贴心不正是父母的期望嘛,再苦再累都不怕。 屋里,老二陈卫国也扶着父亲出来,看到老三手中的鱼,不像家里两个女人那么咋咋呼呼的。 “爸,你得多晒太阳,呆屋里干什么?” 陈平安看着父亲又看了看二哥,二哥暗中摇头,显然他也劝不动这个倔强的老兵。 “是呀,咱们家,你妈最辛苦了。” “哎。” 虽然父亲没说完,但是陈平安还是听出了父亲的心里话: 是我这个废人拖累这个家了。 “干什么唉声叹气的?” “就你这样的,还革命老兵,战斗英雄呢!” “跟鬼子拼命都不怕,这点生活困难就把你压垮了?” 母亲一皱眉,就对父亲发飙了,东北女人这股彪悍的劲儿,山东大汉他也受不了。 这家里能治父亲倔脾气的也就只有母亲了朱丹了。 说起革命老兵,战斗英雄的荣耀,陈满仓挺了挺腰杆,这是他的荣耀,顿时觉得生活的重担不那么沉了。 果然,能成两口子是有原因的,一物降一物。 “三儿,妈跟你商量个事儿。” “你二哥说了房子的事儿,妈打算去街道王主任走走,你那鲫鱼妈拿两条……” 朱丹知道儿子有自己主意了,每天掏登这些个东西,为他自己嘴馋,也为家里。 直接拿了去给老二办事儿,怕老三心里有疙瘩。 陈平安看了二哥一眼,他还真听劝,昨晚自己给他的建议,这么快就跟母亲沟通过了。 陈卫国有些脸红,上门求人办事儿要拿东西的,但是他囊中羞涩,第一个月的工资还没发呢。 现在,要用没班儿上的弟弟辛苦弄来的鱼送礼,他当然觉得不好意思。 “妈,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我当然要支持二哥,我还准备跟他一起住新房呢!” “我看倒座房就不错!就隔一道门,还在一起开火,睡觉出了门就到,多好!” 听到三儿子这么说,全家人都露出笑容。 就怕一家人斤斤计较的,消耗了亲情,离心离德的,跟对门阎家似的。 “我看啊,找人帮忙咱们就大方的,别让人说道,直接把这大鲤鱼给了吧,赶明儿我再去钓!” “二哥,你看你老弟我可是付出一条大鲤鱼啊,三斤呢!” “以后可不准撵我走,除非你给我找到二嫂了。” 怕自己二哥尴尬或者放不下面子,陈平安给了他一个台阶。 陈卫国平时不苟言笑的样子,难得露出了一个笑容。 “随便你住!什么嫂子不嫂子的,还没影儿的事儿呢。” 看到这兄弟和睦的样子,一家人都露出笑容。 “老二,你现在也上班了,一定要好好干。” “还有,给你弟弟打听着,看厂里什么时候还有招人的指标,咱们好给你弟弟找个正经工作。” 朱丹可不是偏心的人,拿了老三的鱼,给老二办事儿,立刻就对老二提出了要求。 老三没工作,整日的在胡同里胡混,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尤其这个老三是个惹事儿的性子,还惹女孩子,给她这个在街道办当妇女主任的老妈找了不少麻烦。 “知道了妈,我一定尽力。” 陈卫国一脸认真的回答,跟汇报工作似的。 “嘿,一条大鲤鱼能换一个工作?” “要是这样我心里不安啊,我给十条!” 二哥这工作才刚稳定,陈平安可不相信他有这个能力。 当然,不是怀疑自己二哥言而无信,是怕他为了这个再得罪了领导。 “瞎说什么呢!” “是让你二哥打听着,咱们全家齐心,真有机会咱们该花钱花钱,该找人找人,还能让你一直没工作啊?” 母亲说着还看了父亲一眼,如果最后真的没招,她就算用刀架着丈夫的脖子,豁出去脸都不要了,也要让丈夫去找老领导给老三安排个工作。 陈满仓显然知道这眼神的意思,转过头去不敢看媳妇。 陈媛帮助母亲一起,收拾起二哥的鱼获。 这年头,就算是家里小公主地位的陈媛,做饭炒菜也是会的,可没有后世那种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废物。 先是把那些小个子的奶鲫收拾干净,做了一道炖杂鱼,满满的一大碗。 陈平安很想告诉母亲,裹上面油炸更好吃,但是太费油了,朱丹可不舍得。 然后就是鲫鱼豆腐汤,用个儿大的鲫鱼烧的,二哥专门跑去买的豆腐。 “大功臣”的陈平安这下清闲了,没人使唤他干活,擎等着吃鱼了! 中午饭一大碗杂鱼,一大盆鲫鱼汤,再配上咸菜、萝卜丁和拌豆腐,勉强算是四菜一汤了。 这年头,很多人家过年都没这么丰盛的。 咸菜是常备菜,白菜萝卜是冬季地窖储存的,豆腐是烧汤剩下的。 主要是这两道硬菜,鱼肉啊!能可劲儿的吃,简直太幸福了! 有时候,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穿越前的陈平安,烧鲫鱼汤都把鲫鱼肉捣碎,烧汤后撇掉的。 现在喝着汤吃着肉,却觉得幸福,这找谁说理去? 别人或许满足于当前的幸福,但是陈平安是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的。 他想要更大的性福!不对,是幸福。 一切才刚刚开始,一切皆有可能! “这鱼肉是好东西啊,也是没了天灾,才有这些东西。” “三年困难时期那会儿,旱灾下水都干了,别说鱼了。” “树皮树根能吃上都是好的,还有人吃土活活撑死的呢。” “撑死的还好,也算是饱死的鬼,那活活饿死的人更多!” “远的不说,就说城外,当年多少逃荒的死在外头,有的靠在墙根儿就那么静静的死了……” 一家人正吃的高兴,父亲突然讲起几年前的惨状,原本热闹的气氛戛然而止。 陈平安明白父亲的意思,忆苦思甜是革命传统,也很有教育意义。 陈满仓说的片面,陈平安更了解这段历史,据统计当年饿死的人数有几千万人啊! “吃了吗?” 一句简单的问候,其中就埋藏着那个时期的故事。 这是人民的善良之心和对能吃饱饭的殷切希望。 这个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就是生产资料不足以满足人民需求的矛盾。 这四合院里住着的,大多数都是工人,他们可是这个时期生活富裕的代表! 即使如此,都要为一口吃的辛苦奔波,那就更别说其他地区的人们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