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从返还技能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章 街道的困难和办厂的畅想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三大爷还在这儿纠结的吃不下饭呢,回过神来,就看见贾家三个小的,饿狼一样的,把桌上剩菜都扫荡光了! 看桌上的好酒还剩点底子,三大爷还想顺走呢,却被傻柱先一步拿在手里。 “三大爷,这么好的酒给您可就浪费了。” “您还是喝家里哪个地瓜烧兑水吧!” 三大爷阎埠贵也爱喝两口,但是并不嗜酒。他家里的酒啊,就是打的散白地瓜烧,这就够便宜的了,三大爷还朝里面兑水。 对他来说,有点酒味就成,傻柱喝过一回,差点没吐出来。 “去!” “谁要你酒了?我以为喝完了,准备拿瓶子回家装酱油呢。” 都舍了一张老脸过来蹭饭了,没吃两口,就被打击到了,再回过神,饭都吃完了! 原本想顺点酒回去呢,看那商标就知道好酒,又被傻柱戳破,落了面子。 三大爷心情沉重,心在滴血。 “老大,老二!” “周末你们两个,跟着一起去钓鱼!” “瞧瞧你们那点出息,对门的那个三小子卖鱼都能卖出名堂,不仅挣了大钱,还找了个工作,瞧瞧你们这点出息!” 回到家里,三大爷大发雷霆,陈平安都听到了。 什么叫卖鱼卖出名堂?当他是高启强啊! “瞧瞧,瞧瞧,三天喝两顿,你才多大啊你!” “以后还不得变成个酒蒙子?” 家里,母亲一直在等着陈平安回来呢,她的唠叨,陈平安也不反驳,这回他可没喝醉,反而因为喝了点酒,身上暖烘烘的,感觉真不错。 “工作的事儿真成了?” 父亲陈满仓也没睡,夫妻两个都觉得,儿子突然找到了工作这个事儿不太真实,想跟儿子确定一下。 “真成了!” “你们儿子厉害吧?” 陈平安得意的一笑,父母也心中欣喜,母亲觉得这个小儿子也终于长大了。 二哥晚班不回来,陈平安晚上就少了一个聊天的人。 因为喝酒身上暖烘烘的,陈平安这下不用跟被窝抵死缠绵的寻求温暖了,很快就入睡了,并且美美的睡上了一觉。 第二天一早,陈平安还以为自己又要被父亲拄着拐棍揍醒呢,没想到的是父亲居然容许他睡了个懒觉。 “以后,你也是要上班儿的人了,可不能再睡懒觉了。” 儿子长大了,陈满仓也明白,不能再用以前那种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了,以后结婚了,更不能动手。 不然儿媳妇会怎么想啊,一家之主都好动手,那自己男人会不会动手?会不会打老婆? 说起老婆,三个儿子还没一个成家的呢。 老大在部队不谈,老二是个闷葫芦,不让家里给说媳妇,也不知道他自己谈了没有。 最不省心的还是老三,是个沾花惹草的性格,盼着他结婚,又怕他领个什么不正经的女人回来…… “放心吧,爸。” “我会好好上班儿的。” 他不知道父亲根本没担心他上班儿的事儿,而是担心他找媳妇的事儿呢。 吃过早饭,陈平安又来到了街道办找自己王姨。 “你小子,还是能折腾啊,怎么跟轧钢厂那边儿扯上的?” “轧钢厂人事那边亲自打电话过来,让准备好你的档案,很重视嘛!” 陈平安也没想到轧钢厂还会专门打电话,一般工人报道都是自己拿着档案去厂里的。 “我说我给厂领导送礼了,您信不?” 陈平安嬉皮笑脸的样子,王秀荣才不信他。 “送啥,送条大鲤鱼啊!” “嘿,您还真实能掐会算!” 可不是送的大鲤鱼嘛,但是不仅仅是大鲤鱼,还有小鹿、兔子、野鸡等等,让人无法拒绝的程度。 “去去去,没个正形的臭小子。” 就是这么神奇,有时候你说实话,反而没人信。 街道主任王秀荣早就把陈平安的档案资料准备好了,陈平安能落实工作,他也替陈平安高兴。 “到了轧钢厂好好干,现在落实工作可太难了,你看街道管着这么多家庭,你这么大的小子,多少都在家闲着,找不到工作。” “这一个两个的,还能撑着,孩子多的负担可就太大了。” 陈平安了解这种情况,赵德柱和小强都是这种家庭情况的。 “放心吧,王姨,我一定会好好工作的,做出个样儿来!” 陈平安可是准备大展拳脚,轧钢厂可是国企,又是钢铁这种支柱产业,未来可是大有可为的。 最重要的是,轧钢厂自成一片小天地,能很大程度的抵御未来的风波,如果经营好这片小天地,那将会成为他未来的避风港。 “对了,王姨,咱们街道没有集体企业吗?” “怎么没有。” “街道上一些从前的酒馆、饭店什么的,都是街道合营的,这些能解决多少就业?” 酒馆、饭堂等等,都是公私合营以后归入街道管理的。 作为街道主任,王秀荣一直在想办法,尽量去安置一些困难家庭的人进入其中工作。 让他们自食其力才是最好的,都等着街道救济,街道很快就要救济不过来了。 “酒馆?饭馆?” “这才能安排几个人?” “街道可以以集体的名义办厂啊!” 陈平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却看到王秀荣一脸的苦笑。 “办厂哪有这么容易?” “不过,你能提出这种想法,还真不简单啊,难怪轧钢厂这么重视你。” 王秀荣看来,陈平安考虑的这些问题,那都是她这个高度的人考虑到的。 她想到了轧钢厂,这事儿还闹了个小误会,陈平安也没必要解释。 接着,王秀荣说出了其中的苦难。 这个计划经济时期,很多国企都是巨无霸。 就像轧钢厂,他不仅仅是钢厂,还拥有二级场和很多为厂工人生活和工作做保障的企业。 比如劳保厂,比如厂医院、比如厂工人子弟学校等等。 所以,街道如果办个小厂的话,生产的东西卖给谁啊? 附近除了轧钢厂工人巨多,还有其他厂工人,他们吃穿用度,大部分都在厂里解决了,街道的小厂子怎么活? 听了王秀荣说的困难,陈平安也开始思考,如果是街道的这种情况,需要办一个什么样的厂子合适呢? 陈平安可不仅仅只满足当一个工人,他励志要加快这个时代的发展进程,那就必须有所作为,有强大的能量。 而这个时代,可没有个人创业的说法,都是国家或者集体的,和街道合作就是一个不错的决定。 让时代加快进步,就要让人吃饱穿暖,一切先从改善身边人的生活开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