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嫁王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章 谢恩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音音是在睡梦中被人叫起来的,迷迷糊糊的听说了自己要被祖父带去朝堂谢恩,所以必须早起。 虽然不愿意,可是音音还是懂事了,没有哭闹,顺从的被穿衣服,被抱着塞进祖父的车里了,然后就是继续睡。 再次被叫醒的时候,就是和祖父去朝堂之上,音音安静的现在外面等着召见。 朝堂上,皇帝身穿龙袍,威严的坐在上位,看着下面的臣子们。 “众卿有什么本可奏吗?” “启禀皇上臣的孙女在殿外等候谢恩?” 鄂国公恭敬的回话,皇上已经不想遮掩了,面带不屑。 “不知道鄂国公的孙女谢的什么恩啊?” 问话的是英国公,他中气十足,一身正气,可是看在皇帝眼里不过是两只老狐狸演戏罢了。 “喧” “喧容华郡主晋见” 太监大声喊了,音音被带进殿内,第一次走进朝堂,很是新鲜的音音左右看了看,好多人啊?然后就目不斜视的走到皇上的御座之下,做了福礼。 “容华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万岁。” “不是说你是来谢恩的吗?谢的什么恩啊?” 音音小小的个子在一众朝臣当中,太小了,很是搞笑,不过她可不会笑,一本正经的说着。 “容华听说了昨晚是皇上派人保护祖父,父亲,哥哥们去接我的,所以今天就来谢恩的。 皇上您是不知道呀?那些匪徒很是厉害的,要不是民派了武功高强的侍卫,都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鄂国公府的人都不会武功,您可不可以派几个人保护我呀?我不想再次被他们抓到了。” “那你知道是谁绑了你吗?” 虽然明明知道他们几个人在联合起来演戏,皇上还是配合了他们。 “我听到了他们说是郑国公府的三爷。” 语不惊人死不休啊!一片安静,再也没有了声音,偌大的朝堂立刻连一根针掉地上都能听到了。 没有人说话了,都在心里想,来了来了。 “容华郡主可看到了人呢?” 这次问话的是尚书左承姚大人,他和郑国公家里是世交,所以首先站出来为郑国公说话了。 “看到了,张三爷和他的随从都认识。” 音音乖乖的点头,还用你那种呆呆的小眼神看着姚大人,什么都不说,眼神似乎在说‘你还有什么办法给他脱罪吗?" 本来以为姚大人无话可说了,可是还是低估了这些朝臣睁眼说瞎话的功夫了。 “皇上臣以为容华郡主毕竟才五岁,太小了,她的证词不能作为定罪的证据。” “皇上姚大人的意思臣的孙女就这样被人绑架了,还不能定罪了吗?” 鄂国公走出来冷冷的发问,那眼神中的狠让姚大人哆嗦了一下,顿时不说话了。 “容华郡主被绑架一事就交给刑部吧,我们等调查结果吧,都别吵了。 来人呀,带容华郡主去皇后宫里让皇后看看,这些天她很是惦记了。” 皇上的一句话成功阻止了,一众大臣的吵架声,朝堂上恢复了商议国事环节。 御史中丞石路站出来发言了,一众大臣都在发抖啊!他可是厉害呀,很多官员都被他参过了,被他缠上了,噩梦不断,所以很多官员即使看到了他都要离他喧点走呢! “皇上臣昨晚收到了一封信是说户部江南税收有问题?请皇上定夺?” 哗下面开始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了,有的人开始怀疑鄂国公干得,什么密信阿? 鄂国公憋憋嘴,本国公根本就不削来个密信,完全可以直接参不是吗?一群傻子。 英国公带头的一些人主张严查,皇上也是动心了,税收呀?他的钱袋子。 “皇上税收乃是国之根本,不能忽视啊?应该派出钦差去查一下。” 陈国公站出来,要求严查了,很多人开始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面对很多人出面了,镇北候看着那些不说话的大臣,露出了讽刺的笑。 “这里面每到发军饷的日子,户部老是说没钱,不会是都被他们自己贪污了吧?” 镇北候的直言不讳,让户部官员黑了脸。 “海侯爷还是等有了证据在说话吧?这里不是你的军营。” “你们户部这几年的钱老是不够用,还不让别说吗?自己还是先把自己洗干净了再说别人吧?” 赵国公看不过去了,武将还是要联合起来对付文官的,在这里还是管用的。 上面的皇帝笑了,他就喜欢看着下面的大臣互掐,尤其是文武百官互相看着不顺眼,因为他觉得只有这样了,才能互相制衡,他就会更加安全了。 也许是古代帝王的制衡之术就这样吧?反正他就是这样的,至于将来谁来接位置,他更加不关心了,反正都是他的儿子吗?谁能最后上位就可以证明谁有能力不是吗? 下面那些老狐狸早就看明白了,有时候还会故意演戏给皇上看,让他开心一下。可是现在是皇子争位的时候,大臣难免分成几个派别了。 一些中立派大臣不会受到重视,这样一来更加使得派别形成了。而皇帝还再在心里为自己的聪明开心呢,殊不知更大的灾难正在向他扑来。 也许他永远也不会承认自己做错了,帝王嘛没有错的。不过今天涉及到税收了皇帝还是打算派出钦差的。 “这个问题明天再议吧?大家考虑一下哪位适合这个钦差。” 下面大臣识相的齐声答应了,皇帝很满意,几个皇子也是跃跃欲试的想争取这个钦差大臣的位置,可想而知未来几天竞争肯定激烈的。 大皇子看向太子,一脸不削一切尽在不言中,太子很无奈,鄂国公眼里的失望不言而喻。 英国公和卫国公互相看了眼,同时叹气了。怎么办?这是他们此刻心里最想问出来的话,可是没人会回答他们。 太子看着几位国公下朝了,没有和他打招呼就自己往外走了,他也叹气了。自己为什么要生在帝王家呢?没有人会回答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