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回74当知青,低调成为万元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5章 周立伟的决定,一万个不服气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事情敲定,张冬梅就着手处理她自己的事情去了。 赵军也带着白承望兄妹和自己的对象在县城里随便逛逛。 而周立伟则是和云秀去了制衣厂。 路上,云秀问周立伟的打算。 “我是想让你这次回京都后试着招裁缝学徒。” “招学徒?”云秀疑惑地看他。 周立伟:“对,没错,就是招学徒。” 顿了顿,他问,“秀,你想不想以后自己办一个服装厂?” 云秀杏眼微睁,“自己办厂?怎么可能?” 周立伟神色认真,“秀,你相信我,要不了多久,国家就会允许自由买卖,也允许私人办厂。” 云秀怔愣,虽然觉得匪夷所思,但她又无比相信周立伟的话。 重重点头,“嗯,我信你。” 周立伟笑了。 “媳妇,现在咱们就先收徒,你教她们做衣服,做出来的衣服,我负责卖出去。等政策允许后,咱们就光明正大地开厂子。到时候,你将手艺好的都留下,那都是现成的裁缝师傅。” 前世,他知道的一个着名女企业家,裁缝手艺特别好,在改革开放之前凭借收徒日子就过的十分充裕。 虽然不能收钱,但是可以收其他东西当作学费。比如说粮食、副食品,或是布料、毛巾啥的。 用这些当做学费,可比直接给钱要实惠得多。 当时,她前前后后收了几百个徒弟。 跟她学习裁缝手艺,都是自己准备缝纫机的。 要跟她学,就自己扛着一台缝纫机到她家里。 后来开放后,她就召集这批学徒开了一个作坊。 就这样,工人有了,机子每个人都是自带的也不缺,她当时就只是出了一些布料成本,那时候的市场什么都缺,衣服根本不愁卖。 仅一年时间,她就挣了十几万,成了万元大户,还被当地领导表彰。 那可是在八十年代初的事情,一个中年女人能挣这么多钱,震惊全国。 后来,她又拿着这十几万办了正规的服装厂,搭上了改革开放的首次列车,赚得盆满钵满。 周立伟觉得,他和云秀照样可以借鉴这个模式。 云秀的裁缝技术好,不担心招不到学徒。 现在的人都想学一门手艺,要是会做衣服,进制衣厂上班的机率就要大很多。 他们也不缺场地。京大附近的房子一二两层楼都还是空着的。 每层三百多平米的面积,可以容纳几百台缝纫机。 他们也可以学习那位前辈,成本都不用,缝纫机让学徒们自己带。 至于布料。他老爸就是棉纺一厂的厂长,这么好的人脉不用,那真是天理难容。 以前是距离远,哈市陈达和祁光荣有布料门路不用他管也就罢了。现在在京都了,他需要布料,岂有不找自己老爸的道理。 销路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就说京都不行,也可以运往哈市去。 现在这个年头,最不用担心的就是销路。 云秀听完他的话,也觉得是个很不错的主意。 于是这件事,小两口就这样愉快地决定了。 “等会儿到了制衣厂,问问易大哥厂子有没有淘汰掉的机子,咱们可以带回京都。要是哪个学徒没钱或是没门路买到新的缝纫机,咱们可以卖给他们旧的。”周立伟道。 现在的机子质量很好,厂子淘汰的机子一般都有五六成新旧,完全可以再用很多年。 “好,你决定就行。”云秀梨涡深深,对于周立伟这周到的考虑明显很满意。 制衣厂厂长办公室。 易哲看到他们小两口,很是高兴。 “哟,大学生,终于有空来找我了,欢迎欢迎。” 周立伟拉着云秀坐下,笑道,“易厂长客气。看你这日渐富态的模样,看样子厂子在易厂长的带领下,发展的很不错啊。” 易哲亲自给两人泡了茶,在两人的对面坐下。 “你小子,少调侃我。” 他的确比以前胖了,只因以前做他姨父的秘书,每天到处跑,工作忙吃饭也不规律,人很消瘦单薄,跟个文弱书生似的。 这两年当了厂长,大多时候都是坐在办公室,吃饭也规律了。自然身体就比以前壮实了。 但也没到发福的地步,很正常的体重。 两人相互调侃了几句后,周立伟就借用电话给周国强拨了过去。说了张冬梅的事。 让张冬梅先在棉纺一厂挂个名,不用上班更不用开工资。 这点事周国强好办,也不为难,痛快地就答应了。 挂了电话,周立伟就提起了机子的事。 易哲说,“机子有的,你要多少?” 他们厂每年都要淘汰几台机子。 哪个工人不想用新的机子?只要机子一有点小毛病就要上报换机子。 以前这些淘汰的机子都以低价处理给工人了,后来易哲当了厂长,后勤部的人就不敢这么干了,现在库房也堆了不少机子。 他还正发愁这些机子怎么处理呢。 “有多少?”周立伟问。 易哲想了想说,“怎么都有二三十台吧。” 周立伟道,“我全要了。” “行,全部给你。” 易哲也没问他要这么多机子做什么,就痛快答应了。 每台机子才收了他60块钱,都是蜜蜂牌的好机子,新的市场价可是要180的。 “机子是你自己来拉,还是我们送?” “我自己来拉。” “什么时候?” “就这两天,我离开的时候过来。” 易哲了然,“你是要将机子拉去京都还是哈市?” “京都。”周立伟没有瞒他。 “秀要收一些学徒,担心她们没机子。” 但他也只说了这么多,没有告诉易哲以后的打算。 两人说完正事,易哲邀请,“晚上去家里吃饭,就住家里,正屋房间我们都没住人,一直给你们留着。” 董家二老的那小院,周立伟和云秀去京都上学前就租给了易哲一家住。 但他们一家三口也就住了以前周立伟和云秀的房间,董家二老住的那屋一直空着。 周立伟拒绝,“不了,我们还有几个朋友一起,下次回来再上门叨扰。” 两人从制衣厂出来,又去了革委会,见了杨长春一面。 杨长春照样邀请他们去家里,周立伟以同样的理由婉拒了。 张冬梅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将所有事情处理好了。 工作她还给了张母,至于以后张母是自己继续上班还是将工作给她嫂子,她也不管了。 以后,除了回家看看父母,估计不会时常回来了。 对于张冬梅的离开,张父张母还是很高兴的,他们以为闺女是真的靠朋友找到了京都棉纺一厂的工作。 听说街道那边都已经打电话证实了,这不可能有假。 现在街坊邻居再也不说张冬梅是个难缠恶毒的小姑子了,只说她好福气,居然能去京都的大工厂上班,有出息。 只有张嫂子气得不行,她没想到这个小贱人居然这么好命。 没了工作,转头还能去京都。 凭什么? 她心里是一万个不服气,憋闷的要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