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当女剑修开始快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727 大秦女皇(28)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若是以前,秦始皇可能觉得七女儿杞人忧天。 赵佗本就是老秦人,没什么可怀疑。 任嚣虽非老秦,但在秦武王时期,任家祖上任鄙就因有扛鼎抃牛之力,得到秦武王的赏识。 此后任家一直在秦生息,对大秦忠心耿耿。 按理来说,这两人都值得信赖。 但秦始皇死过一遭,发现自己看错了胡亥、赵高、李斯、扶苏这四个人,眼下没那么肯定了。 他活着时个个俯首帖耳,万一他出事呢? 况且,孙武曾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任嚣、赵佗若是仗着五十万大军割地自立,杀了他们家人也无济于事。 “婳儿可有良策?” 如何节制领兵在外、手握军权的大将,是各封建王朝的一大难题。 若心存猜忌,不给予足够的信任,有可能功亏一篑,例如岳元帅。 若权力给得太多,也有可能黄袍加身、兵变篡位,例如赵匡胤。 其中的度要怎么衡量,很难把握。 别说七杀只是元婴剑修,就算是化神大能也拿不出合适的办法,除非用上法力。 好在,七杀去过华夏现代,知道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 哪怕不能全部照搬,只要学到四、五分精髓,也能将几十万秦军控制在朝廷手中。 七杀:“不敢说是良策,只是一点浅薄的想法。” 秦始皇:“说来听听。” 七杀:“父皇,儿臣以为,军中应常设一职,专司将士们的教化。” 秦始皇:“教化?这也是儒家之言。” 七杀:“儒家、法家、墨家,尽可为大秦所用!” 秦始皇击掌:“正是!” 又道:“教化何物?” 七杀:“忠君、忠秦、五伦!” 001:“宿主大人,你要用思想武装秦军?这,这,太超前了吧!” 七杀再一次将它关回小黑屋。 历史已经证明,儒家对于维护一个王朝的统治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七杀从来不反对扶苏拥护儒家思想,她反对的是扶苏被儒家洗了脑。 说白了,儒家于个人,可以是一种提升自我修养的方式,但于国家,只能是工具。 若尽信了儒家,大祸不远。 另一方面,这个时期的儒家还没有被后世曲解,所提出的道德伦理关系值得推崇。 五伦,指的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五种人伦关系。 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 都是极好的道理。 秦始皇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自然也知五伦之意。 道:“婳儿也和你长兄一样,甚为欣赏儒家。” 七杀:“需要什么,咱们便用什么,管它什么根底。” 说完,父女俩相视一眼,齐声大笑。 秦始皇极为畅快,他创下不世伟业、又当了这么多年的君主,胸怀眼界无人能及。 这么多年来,已经很少有人能提出让他眼前一亮的策略。 唯独七女儿,屡屡让他惊喜。 忽然冒出个念头,大秦若交到婳儿手里,自己立时死了也没什么不放心。 但有个问题,婳儿出嫁后,江山还能不能姓嬴? 只能招赘,可好男儿谁愿入赘? 婳儿不一定愿意将就。 不,想远了,扶苏已有改观,不似之前那般迂腐。 婳儿,可为辅佐扶苏的贤良公主。 但,终归还是不尽如人意。 只叹婳儿不是男子。 七杀不知秦始皇为什么忽然面露遗憾,问道:“父皇,可有什么不妥?” 秦始皇:“并无不妥,但此事繁杂。婳儿,你回去后好好理一理,上道奏疏。” 七杀:“诺。” 回白露殿后,铺开纸张就开始写。 多亏了那位穿越同仁赵胜,提前发明出纸张,否则她现在就是拿着把小刀刀刻竹简了。 华夏历史记载,秦始皇每天处理的奏章有定额,完不成就不休息。 定额多少呢?秤取一石。 秦时一石,约合30.8公斤,如果每简有38个字,一石则有31.79万字。 也就是说,秦始皇一天要看的文字有30多万。 还不只是简单的看过就行,得做出相应的处理。 勤奋得令人发指。 这个时空的秦始皇同样沉迷于工作不可自拔,东巡回来后,没有任何娱乐活动,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在忙政事。 七杀若不是有了上朝之权,也难以经常见到他。 其他公子、公主心里对父皇都万分敬爱,但没有胡亥的厚脸皮,若无要事,哪敢去打扰忙碌的父皇?看書菈 也就难怪父子、父女之间较为生疏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