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庶子天生异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1章 太子,你怎么看?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太和殿中,朱元璋不满的话语在回荡。 其中‘刚刚急吼吼"的人,指的是谁大家自然都清楚。 还沉在思绪中的方孝孺,感受到老朱的不满,慌忙出列。 “臣...臣以为...” 他的话语很慢,明显就是还没想好怎么回答。 可是科举这么多年,别的没有训练出来,可是这个急思急辩的能力却是一流的。 “宁王殿下本意或许是好的,可是这样的议和条款,怕是又会将好不容易停歇下来的北方边境,重新陷入战争之中。” 他边说着边理顺着思路。 是的,就是这样。 别的方面,没办法指责。 但是条款确实过于激进,不能作为朝廷的正式文件! 为了大明考虑,为了朝廷的稳重威严考量,我们必须严辞拒绝宁王! “宁王身为前锋大将,只需将前方的战报和分析上报朝廷即可,而关于是否议和,具体的议和条款内容,还是需要陛下,太子,以及朝廷诸公的诸般配合! 不能如此无度,岂能将曾经占据中原的蒙古当成什么都不懂得的未教化蛮夷一般,如此宰割!” 他越说越自信,渐渐顺溜的嘴皮子,又开始唾沫与眉毛齐飞。 “我泱泱大国,统御四方,岂能如破皮无赖一般,打赢了仗之后还不满足,还要对他们勒索敲诈,敲骨吸髓的榨取每一分利益?! 如此我大国气度焉能存在?! 周邦小国必纷纷自危不已,日月惊惧会收到如此对待。 如此则四边不稳,教化不服,狼烟四起! 与国非福也!” 方孝孺眉飞色舞,就差引经据典的将大国风仪,汉唐风度扯出来。 让刚刚建国刚刚二十载的朱家皇帝看看,人家是如何对待周边小国的。 他的这番话还真是自成一体,深得儒家学派真传。 刚刚还拉扯着他,不要他冲动的刘三吾,第一个出列响应。 “方大学士此言有理,臣附议! 我大明地大物博,岂能如蛮夷小国一般,仗势欺人,掠夺无度! 如此焉能服人?焉能使藩属国安心朝拜?!” 刘三吾一脸正义,他决不允许他所效忠的国家,变得如蛮夷一般。 大明朝应该胸怀宽广,以德行教化天下! 若是德行坏了,则大明危矣! “臣附议!大明朝刚刚建国,不宜有此先例!臣请驳回宁王所奏!” 吕峰作为太子党的领头人,开始下场。 他倒不是赞同方孝孺等人的理论。 他是纯粹的为反对而反对! 他现在的原则就是,不管宁王提出的是什么,反正只要是宁王提出的,他都反对! 对宁王有利的,反对! 对宁王不理的,双手赞成!而且还要掺和上一脚。 随即,其它人纷纷出列,黄子澄,齐泰这些同一战营的。 还有户部侍郎方岳贡,还有最近和太子一党分外亲近的左都御史詹微。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一时间,出列表附议的占据朝臣的一半。 这基本等同于否定宁王的策略。 络绎不绝的附议声之后,殿中再也没有其它声音。 而在玉阶上看戏的老朱笑了,笑的很灿烂。 不枉他第一时间召集朝臣过来,就是怕奏折上的内容传遍朝野。 还是在不明就里之下被传遍朝野。 现在放在明面上谈,一个个的都表明立场。 是到了他该说两句的时候。 不过,他转头望向太子,语气柔和:“太子,你怎么看?” 太子本身就一个头两个大,老十七宁王打了胜仗,本该是举朝欢庆的日子。 怎么到了这些人耳朵里,一句好听的都没听到。 反而在纠结什么议和。 这只是打了胜仗的少年人,有些飘了的自大之语,值得如此反对! 难道少年人打了胜仗还不能意淫一番。 他也想那五项条款都实现! 而且还是在他登基之后实现! 这样,青史中记载他的,必定也是个开拓之君! 不过,他也就想想,可不会像群臣一般,如此言辞犀利的反对。 骨子里的他,还是觉得若是能实现那些条款,对他是有利的,对大明是有利的! “父皇......” 他斟酌一番,慢慢开口。 “父皇,宁王的议和条款有些太过激进,但是一项项对我大明是有利的,这是值得肯定的!” 太子慢慢的,却是坚定的将自己的治国思想道出。 他是太子,监国十二年的太子! 朝臣的意见只是朝臣的意见,他有自己的看法! 并且敢于在如此场合,和父皇清晰明白的道明! 因为他就是帝国唯一的太子! 无人可撼动的太子! 即使刚刚歼灭蒙古军队二十万,创造无双战绩,注定是一颗璀璨将星的宁王朱权,也不行! 可下方的朝臣,听到这话却是眉头一皱。 太子不是一向和他们站在一起,为何今日说出如此话语?! 不管殿下人的反应,朱标继续:“但也正如群臣所言,若是有不良影响,应该早些杜绝,不能影响接下来的邦交!给予我大明不仁不义,赶尽杀绝的名号!” 听到这里,老朱直接笑出声,拍掌鼓励:“咱的太子说得好!” 今日他开心! 超级开心! 老十七宁王不仅打了打胜仗,还学会给朝廷捞好处! 值得鼓励! 他最看好的大儿,太子也令他分外欢喜! 太子说得好,对待大明百姓和对待异族蛮夷本来就是两码事! 如何能用儒家那一套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博弈! 果然是在其位谋其政! 这些屁股和眼睛只盯着眼前的屁大点地的大明朝官员们,每日除了想着从龙之功和加官进爵外。 让他们思考一些于国有益的国策,真是难为他们了! 还什么大国风度! 咱老朱是从乞丐堆里爬出来的,从来都没有什么风度! 咱老朱建立的大明朝,也不要什么风度,只要有利于百姓,有利于大明千秋万代的事情,那就必须做! 好好的做! 大力推广的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