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你若开挂,金钱自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章 上气不接下气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商业区的小吃街。 即便当前是盛夏,烈日炎炎,街头街尾依然是人山人海、人头攒动。 江夏抓着纸碗,一边吃着烟火气十足的烤串,一边跟着常乐穿梭在人群中,一双大眼灵动搜寻,下一种想品尝的小吃。 换做其他人,常乐早就溜了。 他本性就是一个慵懒的人,可不会吃饱了撑着,在太阳底下暴晒。 面对骄阳烈日,江夏的兴致却很高,即便豆大汗滴渗出额头滑落脸颊,依然兴致勃勃。 即便豆大汗滴,常乐站在她身边,依然没有闻到异味或者说酸味,反而有淡淡的香味。 嗯,小仙女没有臭味一说。 她指着前方的一个小店,问:“那一间卖什么的?人这么多,应该很好吃。” 常乐望了望牌匾,说:“红糖凉糕啊,冰的。” 江夏问:“那好吃吗?” 常乐点头:“还行,没有吃过的可以尝试一下。甜甜糯糯的,吃起来有一点像果冻。” 江夏当即拉着常乐的手往那边走,丝毫没有初次见面的生涩感。 “走,我们快去买。” “你在这里躲下荫,我去买吧,没有必要两个人去排队。” “好啊,那谢谢你了。” 红糖凉糕在江州不止一家店,大学城里不知凡几。 也不知怎么,同样的品牌、同样的产品,在大学城那边无人问津,到这里就排起长龙。 等常乐排完队,端着两碗凉糕回到原地时,发现江夏已经站在另外一家店前。 常乐走过去,将凉糕递给她:“中午不是吃了小龙虾吗?” “谢谢。”江夏接过凉糕吃了一口,咂了咂嘴:“嗯,还别说,味道不错,刚好解暑。” “中午吃的是香辣口味的,这里卖的是蒜蓉口味的,不一样。” 常乐:“……” 小吃街算长不算长,但大大小小的小吃不下百种,等江夏选择性尝鲜劲头一过,从街头走到街尾时,已经过了两个多小时。 常乐、江夏离开小吃街,来到旁边并行分布的文化老街。 这条老街原本没有,历史书上记载过,后毁于战乱。 前些年,江州效仿其他地方的改造经验,将这一片棚户区进行商业化改造,建成了明清风格的仿古建筑群。 建筑群以老街广场为中心,逐层外延,四通八达。 整体布局稠密,单体建筑或者联排建筑雕栏画栋、玲珑轻巧,很精致,营造出了古代清明山河图的类似氛围。 然而,与建筑风格截然不同的是,这里的商业模式竟然主要是酒吧、咖啡馆、夜店等。 穿着时髦的青年、金发碧眼的老外出出进进,很喜感。 在广场上观景留影后,江夏心血来潮,将常乐推进了不远处的酒吧里。 “你平时没有来过这里吗?”江夏问 “没有来过,我步行街都很少来。”常乐说 “真的假的?”江夏又问了一遍 她主观认为,像常乐这样的大帅哥,应该是酒吧、夜店的常客,注定被鲜花环绕。 “我骗你来干嘛。真没有来过,我和朋友常去的酒吧不在这里,在金融区那边。那里和这里不一样,没有人唱歌,没有跳舞,就是纯粹聊天、喝酒的地方。” 说到唱歌,这家酒吧里的圆台上,一个文艺青年,一边熟练弹着吉他,一边用技巧性十足的烟嗓唱着那些花儿,听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就像一个百思不得其姐的中年大叔,在痛定思痛、痛苦呻吟一般。 歌曲结束,掌声响起。 江夏摇头评价:“唱的真好,你会唱歌吗?” “我会听歌,不会唱歌。” “……” “看样子,你会唱歌?” “会一点,还行吧。” “那你上去唱一首,让我见识见识?”常乐怂恿道 “行,那我就上去唱一首。”江夏回答的很干脆,丝毫不犹豫。 常乐从其干脆的表情看,应该很喜欢唱歌。 “不过,先说好,我唱完一首,你也要唱一首。” “……我不会。” “是男人就不能怂。” “你先唱……” “那就说定了,可不能反悔。” 江夏话说完,人已经登上了园台。 园台上,江夏和那青年说了一句,青年欣然将位置让给了江夏,并按照江夏所要唱的歌曲调出了伴奏。 前奏响起的那一刻,江夏的身子随即顺着前奏摇摆,且用手指拍打节奏,显得很专业。 前奏即将结束的那一刻,“一首后来献给大家!” 前奏结束,进入主歌,江夏深吸一口气: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 “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 仅仅两句,吸引了常乐、青年以及酒吧里的听众。 几乎所有人都不自觉看向园台上、已然沉浸歌曲中的江夏,甚至有人高声喊道: “美女,唱的好啊,继续!” 为什么?因为没有丝毫技巧,全是感情……全部都不在调子上。 然而,江夏不为目光所动、讥讽干扰,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她闭上了双眼,双手握着话筒,继续唱: “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栀子花白花瓣…… 落在我蓝色百褶裙上…… 爱你你轻声说…… 连续四句,常乐发现从第三句开始,江夏的音调莫名其妙就准了,声线甜了。 不再同刚开始那样,像一个在街头骂街的泼妇,而是像一个甜美的小女生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低声倾诉着自己的故事。 我低下头闻见一阵芬芳…… 那个永恒的夜晚…… 十七岁仲夏…… 你吻我的那个夜晚…… 让我往后的时光…… 每当有感叹…… 总想起当天的星光…… 那时候的爱情…… 为什么就能那样简单…… 接下来,一句接着一个句,状态渐佳,声线越加甜美温柔,感情更是充沛饱满,让所有在座的人都不自觉沉浸在“后来”的爱情故事中。 最后一句“有一个男孩爱着那个女孩……”落下尾音后,酒吧里自发响起热烈掌声。 江夏在台上鞠躬,接着说道:“谢谢大家的鼓励……” “接下来,我想让我的朋友来为大家唱一首歌。刚刚这位大哥唱歌的时候,我朋友说有技巧没有感情,而我唱歌,他认为是有感情没有技巧……” “所以我想他示范一下,什么叫有技巧有感情的唱法。” 常乐:“卧槽……我特么什么时候说个这话?” 他环顾一周,随着江夏的手势指向,自己已然成为众矢之的。 ………… 从酒吧走出来后,江夏的笑声就没有停过,笑的那是前俯后仰、花枝乱颤。 因为,当常乐硬着头皮走上圆头,勉强唱了一首,算是他最拿手的《K歌之王》后, 他的头上就戴了一顶帽子——嘴炮! 这是现场听众,当场叫出来的高度评价。 他会唱的歌曲,非常有限,对《K歌之王》比较熟,主要是因为宿舍杨海川经常唱,听多了就比较熟了。 所谓比较熟,就是指能记得歌词,大概的曲调能记住。 然后,一开唱,酒吧氛围就变成了看喜剧电影的氛围。 现场笑成一团,走调不走调,另说。 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中音稳不住,总体评价就是“上气不接下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