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你若开挂,金钱自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6章 前程似锦生活如歌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香江太平山顶洋房的交易手续就交由银行代办。 银行很乐意干这事,手续费不说,为客户服好务,本身就是形成思维惯性的重要因素。 交易手续办完已经到8月底。 常乐和江夏准备离开,离开之前,专门请姜振军、星爷吃了一顿饭。 吃完饭后,常乐返回江州,江夏直飞京城,她要回学校报到。 然后,再回江州与常乐汇合,于此,双宿双栖。 常乐回到学校,报到后,第一件事,就是和室友们聚餐。 同去的,还有与朱刚几乎形影不离的孙莹。 无论过去如何,孙莹和朱刚,确定感情后,在对待这份感情上,非常投入、非常认真,也精心呵护、细心维护。 朱刚的外形,在孙莹精心打理下,风格焕然一新,与邋里邋遢、松松垮垮彻底告别,身材控制也得当。 简简单单的衬衫、休闲裤,穿出了一定品味和品质。 在专业人士眼里,品味、品质与价格并无太大关系,与颜色、款式、搭配紧密相关,当然核心还是在于身材控制。 学业上,由于孙莹日夜督促,朱刚的学习有了质的提升。 上学期,期末成绩进入年级前15%,也因此拿到了国家奖学金。 现在正在紧张准备,几个月后的国考,以及下学期毕业前的省考。 继续保持当前节奏、状态、规律,前景在望、未来可期。 朱刚的改变,杨海川看在眼里,羡慕在心里。 同样是爱情,同样是甜蜜开局,结果截然不同。 看在常乐眼里,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那句老话,好女人旺三代、坏女人毁三代。 当然,这句话为时过早。 今后的路还很长,但是已经有一定基础、迹象和征兆。 就餐时。 “常乐,你干嘛用这种奇怪眼神看着我女朋友?我女朋友都紧张了。”朱刚说。 “这有什么紧张,你没有注意到,我眼睛里有钦佩之情吗?”常乐笑道。 “滚,你说仰慕之情我还相信,钦佩?你怎么不说尊敬?”朱刚说。 “你别不相信。朱刚,你自己发现没有,从你认识孙莹并和她确定关系之后,你身上所发生的改变,可以用革命性来表示,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常乐说。 “是吗?我变帅了?”朱刚自觉把握重点。 “不要臭美,你再帅能和我比?”常乐说。 “客观上,我确实比你差那么一点点。”朱刚坦诚。 “所以,基于你的改变,我从孙莹身上,看到了母性的光辉和伟大。”常乐不置可否。 这话直接孙莹说害羞了,她撇过头,看向外侧,窃笑。 “滚!孙莹是我女朋友,不是我妈,特么母性光辉,你真会恶心人。”朱刚笑骂道。 “夏虫不可语冰、朽木不可雕也。”常乐摇头叹道。 杨海川接着说:“朱刚,你暑假带孙莹回家见父母了?” “对啊。在家里待了几个月了。”朱刚点头说。 “你爸、妈对孙莹什么态度?”杨海川又问。 “态度?我爸妈做梦都没有想到,他儿子能给他们找这么漂亮的儿媳妇,私下里老表扬我,说真给老朱家争气。”朱刚接着这个话题,继续炫耀: “你们是不知道,我妈对孙莹,比我这个亲儿子还要亲。每天一起床,就莹莹的招呼,然后一起早餐,买菜,吃饭,散步……。” “还经常在院子里和那些大妈、大爷们炫耀,看看,我们家刚子找的女朋友,漂亮吧。” “还有,本来,我们只想在家待一个星期,我爸、妈硬是留我们两个在家呆了2个月” “还说在哪里复习不是复习?莹莹也要考试,我们都是老师,不正好对口帮她复习?” “我没说错吧。”朱刚临了,还问了孙莹一句。 “就你嘚瑟。”孙莹瞪了一眼。 朱刚说完,杨海川羡慕之情越发旺盛。 他深深爱过的黑妹,已经毕业离校。 暂未毕业前,两人在校园里偶遇,都会视而不见、形同陌路。 越是这样,越代表内心不平静、不平衡。 毕竟深刻爱过、彻底痛过、真心悔过、偶然想过…… 对杨海川来说,这是一段不堪回首却又刻骨铭心的故事。 要想彻底做到内心平衡,还需要时间调整,或者用另一个人取而代之。 黄海波倒是老神在在。 自从偶然间通过蛛丝马迹外加“严刑拷打”,得知其家世之后…… 室友们才知道,一直以来,他所表现出来的:“美女”长、“美女”短,渴望美女、拥抱爱情,“没有美女过不去”之类的口号真的就只是口号,入不了心。 他对爱与不爱,有自己的视角和维度。 毕竟,二代经商,家族横跨五金、机械、家具、玩具、外贸等诸多产业,代工别家品牌,有一些山寨品牌,规模可观,收入未知。 从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爱与不爱,保持足够理性与克制。 偶然间,室友们从他的皮夹子,看到了姑娘的照片,几经逼问,才得知,他家里早就已经安排了一个姑娘。 风华正茂、贤良淑德、门当户对。 本人很漂亮,家产更漂亮,算得上是强强联手。 宿舍四人,真正意义上,杨海川是起了个早、赶了个晚集。 把时间拉长,这未尝不是一种幸运。 因为,一旦有所成长、有所成就,十八岁姑娘一直都在,从未离开。 杨海川举起酒杯,对朱刚、孙莹说: “恭喜你们,看着你们从确定关系,一直到现在,说句实话,真的很羡慕,祝你们早日修成正果。” “谢谢你,你的缘分迟早会来的。”朱刚和孙莹共同举杯。 喝完一杯后,朱刚问:“兄弟们,实习都怎么安排?我和莹莹商量,自己安排实习……” “过几天我们就回同州,抓紧时间复习。我准备公考,莹莹已经拿到教师资格证,准备考教考。实习报告就直接找我爸、妈的学校盖个章,应付一下。” “我也准备自主实习,马上要考研,需要时间好好准备。”杨海川说。 “我肯定不会去实习。我爸、妈让我早点回去熟悉情况。”黄海波说。 “那是理所应当,家族生意的延续,还要指望你了,容不得马虎。常乐呢?”朱刚问。 四人看向常乐。 朱刚说:“我们宿舍四人,就你最神出鬼没,三年来,经常看不到人,还找不到人。” “就是,最可气的是,我们宿舍四个,就他没有挂科,每次都过关。同样旷课,我们三个都被点过名,就他三年来旷课无数,一次名都没有被点过。”黄海波说。 “这完全不符合逻辑,背后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说吧,是不是和老师们沟通好了?”杨海川问。 “还真是说到点子上了。兄弟们,社会很复杂,但是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常乐瞎掰道: “处理旷课这种事情非常简单,年前送点礼、年后加点礼,逢年过节再备点礼,这关系不就熟了吗?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切,我当什么好方法。按你这么送,送礼的钱,都不知道能补考多少次,划不来。”黄海波说。 “那你准备去实习吗?”朱刚问。 “不去,你们也知道。这三年我一直在外兼职,积累了不少经验。现在经验条基本点满,到了创业检验成果的时候了。”常乐继续胡说。 “好,未来一年,因为各种原因,我们宿舍四人必然聚少离多,再见面未必就是少年。我提议,我们宿舍四人共同干一杯,预祝我们前程似锦、生活如歌。”朱刚提议。 “干杯!” “干杯!加油!” “干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