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你若开挂,金钱自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1章 合资公司?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乐达投资成立以来,几乎不参加任何活动,包括类似的金融峰会。 曾熙这是第一次参加,机会很难得。 乐达投资从不对外公布公司经营状况。 但与会之人尤其是银行高层不是吃瓜群众。 通过一些资金来往,就知道乐达投资是真特么有钱! 投资的市场主体也大多发展的很好,其中最醒目且引人关注的是鹅厂。 目前,乐达投资投资鹅厂,利润已经翻了100倍以上,着实让人眼热。 还有自行创办的乐达汽车,大资金注入,当仁不让得到消费者认可,成为自主品牌头部企业。 有人估计,乐达汽车如果上市,市值将突破1000亿。 此外,阳成小筑、保时捷、大陆、舍弗勒、特斯拉、脸书……这一个个美丽的投资标的,乐达投资全部有股份,让人惊叹。 “我们公司这几年确实投了一些还算成功的企业,不过这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曾熙款款说道: “我们公司这几年投的200多家初创企业,已经倒了90%,剩下的10%也不知能不能走下去……” 与会之人笑作一团。 “所以,投资风险很高,没有注定成功的项目。”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先借此机会对外打个广告。” “今后,那些拿着ppt就上门的创业者还是不要上门了,我们公司投资风向已经变了。” “吃一堑长一智,我们的智力至少长了200个点。” 这话经曾熙之口说出来,会场笑声更浓了。 在场不少风投公司大多有切身体验。 最近几年凭借互联网东风,不少创业者拿出一个概念,做出一份ppt,就上门狮子大开口。 “关于金融虚拟与实体相结合的问题,我认为还是要创新。” 等会场安静,曾熙继续说: “只有创新才能让存量市场变成增量市场,从红海变成蓝海。” “创新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商业模式创新、概念创新,更重要的还是科技领域的技术创新。” “通过基础研究的突破,推动应用研究的大发展,从而创造新的产业、带动新的增长、实现新的就业……” 曾熙的观点老调重弹,监管层一直很看重这方面工作。 正确归正确,但没有形成共识。 毕竟根本矛盾没有解决——投入与产出。 相较于金融市场博傻的风险,科研投资的风险,更是高出十倍。 妥妥无底洞。 金融峰会就是如此,曾熙如常乐所说的那样,走了个过场,打了一个酱油。 她的观点很正确,但是没有引起热议。 五月,cherry的协调有了成效。 上头总体意见传下来:原则同意,但是要稳妥合作,杜绝风险。 怎么个稳妥合作法? 又怎么杜绝风险? 这是下一步要研究的事情。 上头为什么会同意,大概基于两个方面的考量。 一方面,材料本身,作为初代产品已经是过时产品。 通过不断的技术迭代,最新材料性能,肯定有惊人提升。 这一点,通过网络尤其是军事爱好者论坛中的“忽悠”“谣传”,可以看出。 全新的国产航空发动机已经大批量装机使用。 部分关键城市的居民,时常可以听到空中传来的轰鸣声。 但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形。 另一方面,是从经济角度来考虑。 今年以来,尤其二季度以来,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日趋白垩化。 大打“价格战”似乎成为一种风潮。 迫于乐达汽车市场份额挤占压力,几乎所有合资品牌,不仅是日系,美系,德系、韩系等也跟进全线降价。 相较于日系降价采取“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矜持策略,美系、德系、韩系已经是赤身肉搏。 没有套路化综合优惠,而是现金优惠。 5万的低配捷达、6万的polo; 8万的中配德原朗、福克斯; 9万的次顶配速腾、高尔夫; 15万的中配passat、蒙丢丢…… 最夸张的当属赛欧。 3.18万元裸车价,直接把F3砸出了排行榜。 这种降价幅度惠及了广大消费者,也导致销量排行榜中,除了乐达汽车外,其余国产自主品牌无一进入前20名。 国产自主品牌除乐达汽车外,排位最高不过是第25名,帝豪。 乐达汽车的销量也深受影响。 乐行4月销量台,环比下降18.7%; 乐驰4月销量台,环比下降16.74%; 乐途跌幅最大,销量台,环比跌幅高达26.95%。 bbA车型也未能幸免。 无论是3系、A4还是c200,又或者是5系、A6和E300,销量均不足万台,均未能进入前30。 基于这样的大形势、大背景。 放开一条口子,在风险可控的大前提下,小范围帮扶一下国产汽车,属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得到肯定答复,尹同悦第一时间率队飞抵江州,与曾熙面谈 研究怎么将“稳妥合作、杜绝风险”落地。 尹同悦提议,由乐达方面供应成品材料,cherry方面自行加工。 然而,这不可能实现。 “尹总,您可能不太清楚。这种特殊材料一旦成型,在硬度范围内无法加工,超出硬度承受极限,会碎成粉末。”曾熙笑着说。 尹同悦怔了一下,看向曾熙旁边的刘朝阳院士。 “尹总,曾总说的很对,这种材料确实很特殊,没有二次加工可能性。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特性,才有可能民用。”刘朝阳点头说。 曾熙特意把刘朝阳院士叫过来,以增强信服力。 尹同悦:“……” 尹同悦是否质疑院士的话的真实性,未可知。 第一种直接化方案不可行,尹同悦皱皱眉头,问: “曾总,那贵公司有什么合适建议?” “两种方案。第一种,由贵公司提供技术方案和代工要求,我方根据贵公司要求和参数,代工发动机和变速箱等核心部件;” “第二种,我方和贵方成立合资公司,基于上级要求,我方相对控股,贵方参股,共同享有公司利润分红和后续的知识产权。” 曾熙说完,尹同悦眉头皱的更深。 而其部下反应更为强烈、议论纷纷。 “这怎么行?这两种方案,无论哪一种,我们都要被牵着鼻子走。” “是啊,这两种方案,我们的技术必然外泄。” “就是,我们太吃亏了。” 尹同悦沉静片刻,摆摆手,示意安静,然后说: “曾总,还有没有第三种方案?有没有可能……” “没有第三种可能。这关系到最根本的安全问题,所以产地必须在江州北部材料厂周边。”曾熙将尹同悦的话堵死了: “相信诸位在向上级协调争取时,也知道一些情况。” “但是这两种方案……曾总,我们需要谨慎研究,才能确定。”尹同悦说 “没有问题,合作的事情,我们可以慢慢来,贵方什么时候确定了,我们再谈。”曾熙淡淡地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