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你若开挂,金钱自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7章 同样的线路,两种结局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与此同时。 韩国,科技研究院。 LK99项目研发团队,在实验室召开了最后一次会议。 为什么会是最后一次会议? 会议研究的不是项目进展情况,而是: “各位,目前根据上级传达的精神,研究院经费非常紧张,将取消一切不必要的项目。”项目主要负责人金贤硕说: “很遗憾地告诉各位,我们的项目被取消了,从今天开始,将不会有任何经费支持。” “我们的实验室也将在本周内被关闭。” 与会之人听完金贤硕的话,没有意外,都保持沉默、一言不发。 前段时间,已有诸多预兆,大家心理已经有思想准备。 现在不过是最终的尘埃落定、曲终人散。 项目的协助负责人李世培、金志勋内心酸涩,有些痛苦。 痛苦的原因,不仅仅是就此失业。 这个项目是他们老师的遗愿。 大概20年前。 李世培、金志勋跟着他们的研究生导师在高丽大学做研究。 高丽大学相当于国内的中游985。 三人在一次测试铅磷灰石样品时,意外发现内应力测试仪器上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微弱波动。 按照科学常理,这个波动根本就不应该出现。 既然出现,就很有可能,铅磷灰石样品内部有室温超导体的成分。 于是,三人开始不断重复烧锅炉、不断重复实验…… 不断合成铅磷灰石晶体。 如此,三年过去。 上千次重复,烧了上千锅铅磷灰石,始终没有看到那个不同寻常的波动。 三年时间过去,三人心灰意冷。 他们的老师开启了新的项目; 李世培毕业后,去了一家学校教书,教计算机; 金志勋去了一家制造企业卖产品,身份是销售员。 2017年,他们的老师病危。 临终前,这位老师交待病床前的李世培和金志勋…… 如果有可能的话,继续研究,把那个微弱波动找出来。 两人答应了,决定继承老师的遗志。 两人通过老师的好友,联系上了科技研究院。 科技研究院决定支持两人的项目,安排了专项经费,并组建更强大的团队。 于是,两人又在三年时间里,烧了上千锅炉,得到了一堆铅磷灰石晶体,还是没有发现那个异常的波动。 项目团队解散。 李世培和金志勋在实验室整理自己的个人物品。 “世培,你打算去哪?”金志勋问。 “还是回之前的学校,我和他们联系了,他们愿意重新接收我。你呢?” “我找了一家新的企业。” “哎,老师的愿望,我们实现不了呢。” “是啊,这几年我一直在怀疑,当年的波动是不是幻觉?” “幻觉?不可能。应该是我们的方法不对,一定在哪个环节出现了纰漏,而这个纰漏导致了异常波动。” “也许吧,但是现在一切都结束了。” “研究就是这样,并不是每一个项目都有结果,90%以上的项目都会提前终止。” “是啊,如果能够成功,那该多好,那是诺贝尔奖级别的大发现。” “算了,这是一个遥远的梦,不说这个伤心事了,我们去喝酒?” “好,喝酒去,喝完酒我们就此告别。” 两人整理完个人物品,扛上背包,出了实验室,离开了研究院。 一同离开的还有更多的研究员们。 科技研究院是韩国政府支持的研究机构。 但是现在韩国政府财力紧张,缩减一切不必要开支,大量的短期内看不到结果的项目,都被提前终止。 这一终止,可能就是永远。 李世培、金志勋走出研究院,迎面看到街头的游行队伍,暗自摇头。 游行队伍里,民众们穿着印有“RepublifKorea”字样的统一制服,戴着励志头巾,高举反对旗帜,统一步调、齐声呐喊: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坚决反对华企输入的一切产品。” 他们可能不知道,他们穿的衣服、鞋子,戴着的头巾,还有旗帜……都是来源于他们抵制的华企。 根据有关民意调查显示: 韩国不同年龄阶层,对神州情绪呈现割裂分层现象。 其中,18岁-44岁的中坚阶层,引领着厌恶情绪。 官方利用了这种情绪,有意引导下,将当前国内经济困境导致的内部矛盾,转移到了外部。 原因很简单。 随着固态电池垄断全球、半导体产业基本自主、新能源产业集体出海,韩国三大支柱产业承受重压。 又逢日本制裁“火上浇油”,韩国上下苦不堪言、“民不聊生”。 三天后,江州平哥研究院。 “朱老师,我们找到了!真正悬浮的铅磷灰石晶体。”朱学武的学生指着一个毫米大小呈现悬浮状态的不规则物质,兴奋而激动地说: “经过分析,它有晶格畸变。” 晶格畸变:物质受外部压力、杂质掺入、温度变化等因素造成内部结构发生变化。 “我们发现,晶体内部,有更小的铜原子替代了部分铅原子,让内部结构收缩产生了内应力,进而实现了库伯对效应。” 库伯对,物理学术语:金属中两个电子之间存在着通过交换而发生的相互吸引作用。 “哦……让我看看!”朱学武内心也很激动。。 他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个悬浮的、微小的、不规则的铅磷灰石晶体,说道: “应该是实现了迈斯纳效应啊,那电阻了?” 迈斯纳效应,也就是悬浮。 物质内部磁化强度完全抵消磁场强度,使得磁通密度为零。 “老师,电阻显着降低了30%。”学生说。 “这说明我们的方向没有错。”朱学武看了看室温——15°,继续说: “继续优化制备方法,一定可以把电阻降到最低。” “好的,老师!” 朱学武回到办公室,第一时间把情况报告给了常乐。 此时,常乐正在魔都的华红半导体。 经过三个月时间、上千道工序,基于灵犀架构的全新碳基芯片——麒麟9000流片出样。 之前,就预计到芯片性能在碳基材料加持下会非常惊人。 何婷波将芯片取名,略过代号990,定位9000型号。 此时,何婷波正拿着样片向常乐、任总介绍。 旁边,梁青松适时做补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