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昏君听劝后,百官都麻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5章 大封功臣,拿下礼部;曹宗弹劾赵玄郎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所以,这极不利于曹蛮等人的谋划! 更是让百官接下来在朝堂上跟叶无泷抗争时少了几分底气。 “有事早奏,无议退朝!” 殿前太监见百官们脸色难看,好一会儿没吱声了,于是提醒一句。 叶无泷看了一眼狄仁杰。 狄仁杰站出来道:“陛下,臣有本奏!” “蔡进一贼谋反,如今礼部尚书一职空缺,尚书令一职也空缺,为天下计,当早做安排!” 百官一听这话,瞬间来了精神。 武卫军的事别想了,昏君要抓枪杆子。 谁敢反对,估计可能会被打上赵膏一党的标签,所以这事就过去吧。 眼下,尚书令与礼部尚书,这才是最实在最为关键的。 工部尚书杨万里暗中投靠了叶无泷之后,很明显,叶无泷已经掌握了六部中的两部。 在朝堂上的话语权,空前的大。 再不遏制住,以后可就更难办了! “陛下,臣举荐李源为礼部尚书,李源在太原任职期间,多建庙宇,为百姓为大虞祈福,对祭祀礼仪之事,精通无比!” “陛下,臣举荐孔六为礼部尚书,孔家历朝出大儒,要说这礼部尚书之职没有比孔六更合适的!” “陛下……臣举荐宇文智为尚书令,宇文智三朝元老,德高望重……” “陛下,臣举荐曹宗为尚书令,曹宗历任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尚书……” 百官们又是一阵争吵,谁也不让谁。 德阳殿上又变成了菜市场。 “肃静!”叶无泷重重一拍龙案,龙威震怒。 都是一群不要碧莲的老登。 争夺利益的时候,连读书人的礼义廉耻都不要了。 “贾诩,朕观你一直有话要说,现在可以说了!” 啊! 我有吗? 我不是一直沉默低调吗? 贾诩看见叶无泷那犀利的眼神,顿时明白这是叶无泷故意的。 遂道:“陛下,臣以为,剿灭叛乱的功臣还没有赏赐!” 言下之意,你们这群老登没立一丁点功,还想要尚书令跟吏部尚书的位置,不如去死算了。 百官闻言不由愕然。 该死的贾诩,哪壶不开提哪壶。 叶无泷这才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文和之言有理也!” “朕险些忘记了平叛大功臣,一时半会不知道如何赏赐你们!” “这样……张居正临危不乱,冷静指挥调度,做事沉稳老辣,那朕就赏你加官为尚书令,封三等伯爵!” “狄仁杰机智无双,说服南营将士讨伐牵制蔡进等贼军,立下大功,着升为礼部尚书,封一等伯爵!” “贾诩配合杨万里攻取东城各门,活捉逆贼蔡进有功,加礼部员外郎!封二等伯爵!” “杨万里领工部众人参与平叛,忠心可嘉,立有大功,加封一等伯爵,赏银十万……” “其余众人皆按功行赏,户部不得吝啬拖沓……” 一口气,叶无泷直接将礼部与尚书令给打包带走。 根本不给百官插足的机会。 除掉赵膏,乃是自己凭真本事完成的。 无需将战利品拿出来分享给别人。 百官一个个鼓动着咽喉,眼馋但是却也无话可说。 礼部原本就不属于他们的地盘,得之我命,失之我幸。 “谢陛下!” 张居正、狄仁杰、贾诩、杨万里等一众人纷纷叩谢。 “对了,曹正醇护驾有功,亲手斩杀赵膏,乃是我大虞少有之高高手!”叶无泷突然对曹正醇露出诡异的笑: “曹正醇听封,朕命你接管司礼监一职,负责提督、掌印、秉笔、随堂之事!” 啊! 我……变成赵膏了? 曹正醇心中那丝不安,这一刻终于找着原因了。 顿时那张老脸不知该笑还是该哭。 难怪陛下说我内政之能不比赵膏差。 果然,陛下是想将御书房的那些活赏给杂家来做。 完球,这辈子要批改奏章到死了! “怎么,曹正醇你不高兴?”叶无泷带了丝质问语意。 曹正醇赶紧露出惊喜之色:“老奴不敢!” “老奴谢陛下隆恩,老奴一定鞠躬尽瘁,报答陛下的信任!” 百官则是脑子嗡嗡直炸裂。 可恶,又一个赵膏出现了。 昏君还真是会作死,不撤不削司礼监,反而将之交给武功高强的大太监曹正醇。 那不是又要养出一只大老虎! “众卿可还有要事要禀?”叶无泷挥完了大棒,是时候给百官点甜头了。 百官默默相视一眼。 这时曹家的一系的官员中站出一名老臣,五十上下的年纪,灰白头发,看起来老而弥坚。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原来尚书令呼声比较高的曹宗。 在多个部门任职过尚书。 资历与威望都很高,只见他站出来道:“陛下,臣有本奏。” “臣要弹劾陈留太守赵玄郎勾结反王王产,谋害袭击东营大军,致使镇东军无法按计划前往剿灭梁王!” 曹宗此言一出,四下一片哗然! 好家伙,曹家这是要跟赵家开战了吗? 谁不知道赵玄郎乃为赵九垢的庶兄。 曹蛮要拿赵玄郎祭旗,这是想彻底撕破脸了! 更让百官们议论纷纷的是,赵玄郎的女儿可是叶无泷的妃子。 虽然只是封了个昭仪,但后宫总数也才六人呐。 赵燕儿可没有失宠迹象。 这下昏君该头疼了吧。 前面吃瘪的百官,这一回全都幸灾乐祸的瞄了一眼龙椅上坐着的叶无泷。 “曹卿,你所奏之事可有证据?”叶无泷警告道: “赵玄郎乃为一郡太守,地方重员,平白受人污蔑,可能会激起各郡县主官之巨大反响,你当慎言尔!” 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 叶无泷是不信赵玄郎会勾结梁王的。 先不说他是赵九垢的庶兄,单就一条,他是赵燕儿的父亲,就绝无可能跟梁王同流合污。 而且曹蛮与梁王暗中勾结,这才是事实。 反咬他人一口,颠倒黑白,让人生厌。 “陛下,此事千真万确!”曹宗从袖中拿出一份折子道: “这是镇东将军在前线所奏之本,上面详细写了赵玄郎密谋造反之事。” “赵玄郎早有不臣之心,于陈留城内偷挖地道,转移郡内钱粮,暗结朋党义弟,私自出兵袭击荡寇将军曹豹,弃郡而逃,一桩庄一样样,皆乃事实,绝非虚言,陛下可派人查验!” “若老臣与镇东将军所言不实,愿一头撞死于这大殿之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