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7章 专属于大明的削藩之策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怎会如此严重?” “有咱在,尔尔藩王怎敢…” 说到一半,朱元璋意识到什么,瞳孔猛缩,垂下眼帘。 若是他不在人世,眼下的藩王势力又将如何? 所谓大明藩王,他作为帝王,自然知晓其权利不小,不仅可领三护卫军,还可以奉旨监护都司卫所,更是能够内充镇守,外备征讨。 正是因此,朱格才有了能够绞杀草原精兵的强大骑兵,甚至能够一人出兵不顾朝堂杀敌的权利。 于大明藩王制度,这些是在正常不过了。 可是转念一想,若是朱格那日攻打的不是元军,而是皇都呢? 亦或是,今后的藩王,打着什么堂皇冠冕的名号站出来造反呢? 越想越细思极恐,朱元璋的呼吸也不免沉重。 “既然如此,你再给咱说说,这藩王制度于眼下,以及未来,会如何影响国祚,拉垮我整个大明?” 朱元璋扶着支撑偌大偏殿的宽厚柱子,又是咳嗽几声,抬起眼皮问道。 “凡事皆有利有弊,更何况是藩王制度这柄利器?” “您可以压得了一时,难不成还要压着一辈子?” 朱格沉沉回应,这种情况在世界历史上太过常见了,有时候并非是一个制度用的好,或者本身好,而是颁布此举的人地位有多高,令百姓百官有多崇敬。 一切制度皆取于当权者,而非本身。 因此缘由,很多好的制度反而被摒弃,因为后世人根本不明白这些制度对于当权者的要求有多高! “咱知道你有看法,速速说来。” “别卖关子。” “今日,可真是让咱听到了真正为国为民的谏言了。” 朱元璋多少感慨,谁能想到,这么多年,除了那一个死去的兄弟,这还是第一个有人在他面前说了这般话语。 还是他的儿子。 还是他曾经毫不过问的儿子。 不过,他还是老脸一红,毕竟他居然要问一个小辈,还要看重此子的说法。 “藩王制度有四弊。” 朱格低头看向地图,看着那些未来因靖难之役而引发的战乱,甚至是之后更加深受藩王制度所影响的大明末期而丢失的汉人土地。 他稳住心神,继续说道:“其一,削弱了我大明朝堂可利用的权利,远在天边的藩王拥有自治权,大大地将我朝堂之权利减弱。” “其二便是财政负重过大,我皇室同百姓不一,不仅拥有华丽的出身地位,还有财政的支持,就算是做个潇洒的王爷,也能够活的比百姓要强百倍!千倍!加之,藩王距远,上报之真假,无人能判断,到时,有心之人加以利用,财政负重过大,试问,又会发生什么?” 朱格顿住,抬眸看向眼前早已是愣神的大明帝王。 久久未能平静的朱元璋,心中大为震惊。 紧接着,朱格又是说道:“其三,藩王拥有独立的军队,如若有一日藩王与朝廷的矛盾到了无法调和之际,甚至会引发战争!” “其四,藩王子弟势力在朝堂为官,宛鱼儿得水般容易,那么寒门子弟又如何与之匹敌?到时候,群民积怨,人才无法真正地为大明效力,我大明又会面临什么局面?” “这四弊,清清楚楚地道出了藩王制度的不利!” 这… 朱元璋听后,内心止不住地泛起狂风大浪,这么多年了,他还是头一次有这种久违的感觉。 甚是震惊万分! 惊讶之余,他皱起眉头,不由陷入沉思当中。 这些弊病他不是说没有想过,但自此到现在他还未发现过一丝一毫的迹象。 只是,今日朱格所说,他不由凝重。 更何况,他已然命不久矣,要是不处理好此事,如何能够安息。 然后放心地将天下江山交给后辈。 他可不想眼睁睁看着一手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就这么丢了。 继续令百姓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尽管不想承认,但朱格所说的这四弊,已然是显而易见,不可忽视的问题。 谁都不能想到未来会发生,就是他朱元璋也不能。 那么,何不将这些问题扼杀在摇篮中,稳定他大明江山!保汉人子民安乐! 朱元璋在原地思虑了许久,方才露出凝重:“既如此严重,格儿对此可有什么解决的好法子?” “今日你我父子俩言语,恐怕没有只是表面上那么简单吧。” 不愧是帝王的毒辣,一眼便是看穿了朱格的心思。 但他又如何能猜得到眼前之子,是一个携带着金手指的穿越者? 更是目睹过大明的未来… “削藩!” “只有削藩,才可阻止扼杀!” 朱格与之前一般,一字一顿地,颇具滔天气势。 其话语不断回荡于偌大的偏殿之内。 久久未能消散。 “嗯。” 朱元璋仍是眉头紧皱,思索着说道:“削藩事宜牵扯甚多,恐怕整个朝堂都要为之变动,甚至就是格儿你也会有所影响,你就不怕?” 一个藩王说要削藩,他多少有些不信。 虽说对方是自己的儿子,但他还是心存狐疑。 毕竟,天下之中,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对权势地位的摒弃。 朱格轻轻摇头,双眸坚定:“不削藩,何来大明太平,何来国祚之绵长?百姓之安家乐业?” 好!有气魄! 看来此子确为天下少数之人! 不过,此确为一件棘手的事情。 朱元璋眉头几乎要锁在一起,可见他的烦躁,也可见此事的非同小可。 他又是瞥了眼那世界地图,想起之前的豪言壮语,深吸口气,还是没有立马就下定主意。 “此次削藩,并非寻常历朝历代的削藩。” “而是专属于我大明的削藩。” 朱格忽地开口,言语分明。 还不是简单的削藩? 有趣! 实在有趣的很。 朱元璋大为惊讶的同时,拍了拍其肩膀:“好一个专属的削藩,快同咱说说,这不同于历朝历代的削藩是何体现?” 先是提出,又是回答,最后还能说出解决办法。 他这个儿子当真是越来越逆天了。 可比他当初更为有思绪。 要是这般想来,此子不是狂妄,而是刻在骨子里的汉人傲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