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官场:仕途风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九章舌战群儒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杨钰茫然不解僵在原地:“书记骂赵局长?不应该啊,书记很少骂人的呀……” 回到寮子的时候,杨钰才发现秦璐正坐在桌旁,双手交叉撑着下巴,那张干净冷艳的俏脸,正泛着心事重重的忧郁之色。 “书记,你刚才是把赵局长骂跑了吗?” 深陷心事的秦璐没有听到杨钰的话。 她的沉默,让杨钰颇感古怪。 “呃,书记?” 直到杨钰再次提醒,秦璐才猛地回过神来,连忙喘上几口气:“怎么了?有事吗?” “呃,也没什么事,就是想问问,你刚才骂赵局长什么了……” 秦璐一怔:“我骂他?” “嗯呐,刚才赵局长走的时候,说你骂他了。” “呵,我怎么舍得骂他呢……”秦璐轻笑一声,接着摇了摇头,“骂他的不是我,而是村干部,如果他坚持自己那套说法,明天的调度会上,他肯定会挨骂的。” 杨钰摸了摸头,显得更加茫然不解:“为什么?” 秦璐没有正面回应,起身回房:“别多问了,早点休息吧,明天还得开会。” 那一夜。 一向作息严格的秦璐,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 每每想到刚才跟赵扶光承认自己还记得他的行为,秦璐不知为何,总感觉心慌,乃至悸动。 秦璐不由责备自己,不应该坦然承认自己记得他的!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她过不了心里那一关。 她抑制不住那种冲动。 这份冲动,来自于她对十二年前,被拒绝的不甘心。 她多想惩罚赵扶光,乃至针对他,给他穿小鞋。 可是,转念一想,这种不甘心,又何尝不是对赵扶光的想念? “无法释怀过去的人,终究会困在过去。” “时光不是水,它不会流,它只会像纸一样,一层层叠起来,而青春的纸张,永远会叠在第一页,伴随整个人生……” 秦璐堪堪念出自己的感想,翻了个身,望着窗外清澈的星空,含泪苦笑。 赵扶光,我果然……忘不了被你扎过的青春。 翌日。 尽管昨晚睡得不太好,但秦璐还是照旧早早起床,以容光焕发的姿态走入村委会议室。 室外走廊几个村干部正在抽烟,一见到秦璐到场,他们纷纷掐灭烟,漱了漱口,待到没有烟味之后,这才敢跟着步入室内落座。 “哎,赵局长,你别觉得我在批评你。” 走廊一侧,郑立康正跟赵扶光并肩朝着会议室走来。 “你知不知道,你昨晚真的吓坏我了。” “大半夜的,你居然敢潜入村委寮子找书记?” “整个村委,谁不知道,这寮子是女同志住的地方。” “你半夜进来,实在是坏了规矩。” “好在书记宽容,原谅了你,要不然你把她惹恼了,你的乌纱帽不仅保不住,还有可能被扣上一顶擅闯民居的帽子。” “真到了那时,我可就帮不了你了。” 面对郑立康的埋怨,赵扶光乖乖点了点头:“嗯,我知道了,我下次会注意。” “哎,你能注意就行。” 两人来到会议室门口,看了一眼室内已经做好开会准备的秦璐等人,郑立康犹豫再三,小声问道:“对了,赵局长,你知不知道书记为啥叫你一起过来开会?” 赵扶光耸耸肩膀:“不知道,可能是叫我过来跟村干部交换意见吧。” “那行,反正这只是调度会,不会有太多矛盾,待会你要记得,不要说太多话,我看书记今天脸色不太好,你别刺激到她了。” 郑立康带着赵扶光进场不到几分钟,会议便正式开始。 “在正式开会之前,我向各级干部介绍一下。”秦璐放下手中的文稿,跟众人指着赵扶光介绍,“这位是咱县委的同志,档案局局长赵扶光。” 之前赵扶光刚到凉水乡的时候,就跟部分干部见过面,因此没有太多反应。 直到…… “昨天召开的工作会议,同志们对道路规划的方案应该没什么意见吧?赵局长对这件事有几点建议,我让他跟你们交流交流。” “赵局长,你说两句吧。” 秦璐放下笔,将好奇的目光投向赵扶光。 在旁人看来,书记似乎很重视赵扶光的发言。 但实际上,在关注发言的同时,秦璐其实还抱着看赵扶光笑话的心情。 她一向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人。 也正因此,十二年前,她才敢鼓足勇气,无视家境差距,跟赵扶光表白。 直至今日,秦璐仍然不曾舍弃对赵扶光的感情。 但当这种感情化成了一种遗憾,乃至悲愤,她多少会对赵扶光付诸恨意。 但这种恨意,并不是自私的表现。 她纯粹只是想借着这场调度会,让赵扶光出糗,让他感受一下,被人拒绝之后,有多落魄。 修路的提案是村干部集体同意的,只要赵扶光有意见,村干部肯定不会满意,无论赵扶光说什么,村干部都会拒绝他的提议。 而这,就是秦璐叫赵扶光过来一起开会的原因。 “咳咳。” 赵扶光清了清嗓子,在众人注视的目光之下,脱稿发言。 “各位同志,我其实也没什么想说的,我要说的只有一点,凉水乡现阶段还没到修路的时候,道路规划的方案并不可取。” “嗯?!” 顷刻间,整个会议室一片哗然。 郑立康更是吓得连连呛住,抬起惊疑的目光瞪着赵扶光,乃至小声埋怨道:“赵局长你怎么还这么说?我不是提醒过你,不要乱说话吗?!” 赵扶光故作没听到,继续发言。 “我知道各个干部同志都有疑惑,但我对凉水乡修路的问题有过深刻的考虑,道路规划方案并不适用于凉水乡本地。” “你在胡说什么?!” 在场众人再度哗然,其中蹦出一道呵斥。 “在昨天的工作会议上,我们几个村干部都对修路的决定做出了一致表决,都觉得修路可以解决当下的难题。” 开口的是一名高高瘦瘦的中年男子,正是凉水乡村党支部生产组的组长赵周大功。 “我是生产组的,我清楚凉水乡现阶段面临着什么困难。” “几千斤乃至几万斤的橘子卖不出去,这就是交通的问题,只有修路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只有路修好了,橘子才能运的出去,我们各个干部从几年前就抱着这种决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