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开局皇长孙,爷爷朱屠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7章大明新祖训,妄言和亲者斩立决!江南阴雨,抢秋收!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阿嘎日忙喊道:“皇上,这人昨日还在殿内当差,怎会晚间就到礼部入职啊?!” 朱元璋瞪了阿嘎日一眼,“你们北元才称臣,不知道咱大明的规矩是正常的,不懂不要乱说!” 阿嘎日难以置信地看向满口胡言的朱元璋。 坏了! 大明皇帝居然也开始变得不要脸! 这怎么行! 你没有道德之后,我们这些蛮夷还怎么打秋风啊! 阿嘎日面色青黑,咬着牙憋出一句,“敢问皇上,此人为何会被突然调到礼部任职?” 大汉将军一脸“这你都不知道”的表情看着阿嘎日,“因为我不小心把金鞭弄丢了,就被降职到礼部了。” 阿嘎日深吸一口气,“那为何今日就不在礼部任职了?” 大汉将军嘿嘿一笑,“因为金鞭又找回来了,我升职了!” 噗! 阿嘎日心里传出了吐血的声音,怎会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朱元璋、朱标、朱棣等人则是纷纷向大汉将军投去了赞许的眼神。 此人是个人才! 阿嘎日再忍不住,对着那大汉将军怒气咆哮着,“你胡说!” “皇上,他陷害臣!” 朱元璋脸上笑意一敛,望着气急败坏的阿嘎日冷声道:“阿嘎日,你把咱当成傻子耍吗?” 阿嘎日一瞬间骇得头皮发麻,僵在原地。 “滚回北元,将咱的话告诉孛儿只斤.脱古思铁木儿,想战便战!我大明百万兵马早就磨刀霍霍,欲伐草原了。” “今日,咱暂且放你一条生路,滚回去等着和你主一起等着受死吧,明年秋,我大明三大藩王必定兵出大漠,耕犁北元汗廷!” “朱樉、朱棡、朱棣,听令!” 朱樉三兄弟当即单膝下跪,“儿臣在!” “你们三即刻回返藩地,枕戈待旦!” “是!” 三人当即转身离去,气势勃发,恍若出鞘利剑。 朱元璋的儿子,没有怕战的! “传咱旨意,日后我大明女子,绝不可与外族和亲,违令者斩!” “若有臣子胆敢妄言和亲一事,立斩!” “臣等遵旨!” 百官群臣纷纷下跪,呼声震天。 到了此刻。 阿嘎日才终于明白过来。 大明根本从最开始就已经有了决断,明年会与他们拼个你死我活。 意识到这个事实,阿嘎日整个人仿佛被抽走了脊骨一般。 瞬间瘫在了地上。 朱元璋的眼神中也明显带上了狠绝的神色。 “传令下去,北元使团,篡改礼单,罪无可恕,除使臣阿嘎日外,一干人等,于大军出征之日,杀头祭旗!” 朱雄英的人证不是真的。 可这礼单一事,也必定与阿嘎日他们几个使臣有莫大的关系! 对待这些狗日的鞑子。 朱元璋向来不会手下留情。 刚传旨下去,朱元璋整个人身上的气场不由得又冷了几分。 几个锦衣卫迅速上殿。 把阿嘎日以外的其他北元使臣全部拿下。 使者朝见,私自擅改礼单本就是死罪。 朱元璋留着阿嘎日这条命,只是为了顾全大明不杀来使的名声。 这一回,北元算是在大明彻底抬不起脸面了。 次日清晨。 朱元璋刚在皇明祖训添上的规矩,还有朝廷马上会出兵北元的消息。 全部刊登在了《大明民报》的最大版面上。 “号外号外,皇上立下新祖训,从即日起,胆敢妄言和亲者,斩立决!” “朝廷驱逐北元使臣,军队已开始整修备战!” 报童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手中的《大明民报》也迅速被百姓们扫空。 “还得是咱皇上英明神武!这又要出兵收拾鞑子了!” “这群无法无天的鞑子,他们可曾想过会有今日?” “哈哈哈正该如此……” 朱元璋这样决定,其实并非心血来潮。 这几天朱元璋已经想的越来越清楚了。 大明与汉唐等几朝都不一样。 从宋亡国之后,就有人把和亲、纳贡都归结为养虎为患之策,自身和温水中待煮的青蛙没什么区别。 而大明的立国之本,便是护持汉人的权益。 大明不和亲不纳贡等等行为,并不只是朱元璋自己所打出的一种无意义的旗号。 这也是大明这个朝代可以存在的立身之本。 同样也正因如此,不论后来大明怎样衰败。 不管外患如何猖獗。 朝廷里也没有人再敢提纳贡和亲这种事的最重要原因。 谁主张和亲,谁想要纳贡。 那便是要折了大明的根,断了大明的生机! 从阿嘎日被驱逐时起。 大明的六部就开始为了出征迅速地做着准备。 可是朱元璋却片刻不敢松懈。 因为江南的雨季,未免太长了些。 今年江南的秋雨,比以往哪一年,都要更多。 在如今的时代下,决定当季粮食产量的关键,其实便是秋收那几天的天气。 要是秋收时,天气可以好一些。 地里的庄稼可以晚收几日。 每亩地最少可以多收几十斤! 这个数目看起来似乎不多。 可要是把江南的土地全部算起来,把握好秋收的速度,多收几十万石粮食完全是有可能的。 但现在看来。 这想法怕是要被这场连绵的秋雨破坏了。 长江以南的几乎全部区域,一直是阴雨密布,而朱元璋的脸色。 似乎比江南的天色还要风雨欲来。 朱元璋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冷着脸开口道。 “冯贵,替咱拟旨,江南各地驻军以及应天三大营全部将士,这半月不必操练,秋收抢收时,全都给咱去周围的村子帮忙,一定不能让一粒粮食浪费在地里!” “把那帮老兄弟都给咱叫上,让他们动起来,紧盯着下面人的皮,现在任何事都没有秋收重要!” “是!” 然而朱雄英并未被连日的秋雨打断思绪,他一直在想怎么才能让蓝家庄的生意更上一层楼。 如今蓝家庄的工坊很多,就是太杂乱,人员也分布不均,效率太低下。 甚至这些天过去,钢厂还只是有些雏形,根本没修建起来。 除了在想这件事之外,朱雄英还琢磨着能不能在蓝家庄做个大棚出来。 毕竟入秋之后很快就到冬天。 即便应天地处江南,可如今正是小冰河时期,冬天冷得很,根本见不到绿叶菜。 朱雄英也不想过上只能吃肉的日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