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嫡皇孙,开局救活太子朱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章 丧心病狂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朱允熥给陈䢿、尹昌隆写信,让他们千万小心,同时向苏州和常州增派了两千名锦衣卫,保护陈䢿、尹昌隆二人,同时严密追查真凶。 徐辉祖挨了朱标的训,到了苏州后,抬手就给了指挥使一记响亮的耳光,骂道: "废物点心!坏人大摇大摆在府衙放火,你干什么去了?" 指挥使捂着火辣辣的脸,一声不敢言语。 徐辉祖环视众人,厉声道:“限你们三日内抓到纵火之人,否则提头来见!” 说罢,拂袖而去。 指挥使心中叫苦不迭,这火究竟是谁放的,他根本毫无头绪。 无奈之下,他只得将手下的千户、百户、总旗、小旗全部撒出去,漫无目的地搜索线索。 苏州、常州的大街小巷遍布全副武装的京军和趾高气扬的锦衣卫。 不要说苏州和常州,整个南直隶都笼罩在恐怖的气氛中。 陈䢿和尹昌隆不停地张贴告示,敦促各县的大户,前往府衙如实申报田亩数。 大小地主们纷纷聚集在一起,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畏惧和紧张。 如果不申报,查出来之后会被课以三倍的重罚,那就倾家荡产了; 可是如果申报,那就得追缴历年偷漏的赋税,同样是倾家荡产。 横竖是个死,那就不如顽抗到底。 告示贴满了大街小巷,宣讲团走遍了田间地头,却始终没有人迈出第一步。 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 最后期限日益逼近,难道真的要对苏州、常州的士绅乡贤痛下杀手吗? 此例一开,恐怕整个南直隶都会血流成河。 再说,就算真的一亩地一亩地去核查,就真的能查清楚吗? 恐怕未必。 说不定还会闹出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来。 陈䢿和尹昌隆一合计,决定剑走偏锋。 永乐三年八月十二日,离最后的期限仅剩下最后三天了,陈䢿和尹昌隆同时在苏州和常州召集各县士绅乡贤,到苏州府衙开会。 数百名土绅乡贤们还没走进苏州府衙,就感受到了浓浓的杀气。 两个满脸横肉的士兵提着亮闪闪的大刀守在门口,用看肥猪的眼神看着他们。 士绅乡贤们欲往后退,却被锦衣卫堵住了退路。 他们只得缩着脖子走了进去。 府衙里杀气凛冽列,肃立着百余名京军,人人手持长㮶,个个眼中闪着寒光。 这分明是请君入瓮的鸿门宴。 士绅乡贤们人人面如死灰。 坐在主位上的是五军都督魏国公徐辉祖,坐在徐辉祖左右两侧的是陈䢿和尹昌隆,坐在他们下首的是两个锦衣卫千户。 好大的阵势啊!众士绅乡贤立于堂下,无不胆战心惊。 徐辉祖开口说道:"诸位想必已经猜到,本督今天为什么要请你们来吧。" 众人不敢答腔。 这时,走出来一人,中等身材,微胖,大耳,圆脸,穿一身暗紫色绸缎衣裳,蹬一双厚底圆头朝天鞋。 "小民参见国公,请问国公因何而来?" "你是何人?" "小民姓吴,名宗庆,苏州府昆山县人,略识得几个字,是个落第的秀才,在城南开了几间铺子。" 在一众畏惧谨慎的乡绅中,吴宗庆显得气定神闲。 徐辉祖心知这人不是凡品。 陈䢿附在他耳边说道:"国公,此人乃是苏州首富。" 苏州富甲天下,这人又是苏州首富,可见富可敌国。 徐辉祖面色一沉。 "苏州常州发生了两起惊天大案,东南半壁江山震动,陛下掷下严令,要将真凶缉拿归案,明正典刑! 你们都是江南的士家大族,耳聪目明,如果知道奸人的形迹,要及时向本督举报。如果知情不报,与奸人同罪。" 在场的乡贤士绅无不为之一震。 洪武十八年郭桓案,江南士绅被大量牵连,如今出了两起比郭桓案还要更严劣的大案。 看来,魏国公今天是来者不善啊,如果像十四年前那样来一场瓜蔓抄,南直隶可算是倒了血霉了。 这时候,又是吴宗庆上前一步说道:"国公教训的是,小民等谨记!" 徐辉祖向陈䢿、尹昌隆说道:"本督的话讲完了,请二位知府讲吧。" 陈䢿要尹昌隆讲。 "还是请陈兄讲吧。" 陈䢿清了清嗓子,"尹知府被人投毒,本府被人纵火,可见我二人在南直隶有多么遭人嫌,这耳中的原由想必诸位心知肚明的。 泰山可移,陛下和殿下核田归亩的决心不可移。本府劝诸位认清形势,早日如实申报名下田亩数。今天头三十名申报的,本府可以奏请陛下,不再追缴从前所偷逃的赋税。" 此言一出,在场的乡绅一阵骚动。 "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谁先来?" 短暂的沉默之后,突然人声鼎沸。 "我!" "我!" "我!" 陈䢿、尹昌隆相视一笑。 "苏州府的找本府登记,常州府的找尹知府登记。" "苏州府、常州府各十五个名额。额满为止。" 话音未落,士绅们便争先恐后要登记。 陈䢿提笔在手,边写边念: "吴江县牛子孺" "嘉定县周世杰" "长洲县蒙以正。"… 抢到名额的兴高采烈,没抢到名额的则垂头丧气,纷纷要求增加更多名额。 陈䢿欣然道:"本府可以代奏,诸位耐心等着。" 人群中发出一声欢呼。 正这时,房顶上悉悉索索响,瓦片噼噼啪啪佺往下掉。 说时迟,那时快,一个黑黑的包裹掉了下来。 "嘭"地一声巨响,数个人被炸得飞了起来。 喊声叫声骂声乱作一片。 几乎与此同时,朱允熥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警告他不要一意孤行,否则后果自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