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请天下赴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7章 天下风云出我辈!(本卷完)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报!!!” 应国太子姜高暂且居住的地方,传来一声喊叫,然后有人快步奔跑进去,肩膀上站着一只羽毛如同飞火似的神俊鸟儿,双手捧着一封信件,信笺上别着两枚血色羽翼,以象征其分量。 “是太师的信笺。” 姜高接过了信,脸上有恭敬的神色。 陈国的大祭已经过去了好几日,天下似乎又回到了原本的模样,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化,百姓还是一样生活,一样去谈论鸡毛蒜皮的事情,但却又似乎有很多很重要的事情发生变化了。 但是这些所谓重要的事情,对于百姓们来说,似乎一点不重要。 皇帝的脸面并不如今日白菜不新鲜更让百姓心里不舒服。 姜高拆开了信笺,信笺上的笔迹仍旧沉静,犹如那位天下第一神将本人,姜高微微怔住,宇文烈坐在这里饮茶,他也看过了信,两人都缄默。 太师要他们回去了。 宇文烈看着信笺,目光扫过那一个个文字: “陈国已经分裂,摄政王陈辅是一头凶狠的狼,而薛道勇是乱世的猛虎,陈鼎业是中庸无能的君主,是澹台宪明的存在,让他自己对自己产生了错误的判断,让他觉得自己可以平衡文武百官,世家外戚。” “澹台宪明让陈鼎业误以为,自己只要专心于权衡之道,万物就都会掌握在自己的掌心之中,却忘记了,权衡,需要一个足够强大的支撑划分文武,当这个支撑离去,之前的平衡,会在瞬间崩塌。” “如今,陈国乱,西域被割裂,薛家的猛虎把持朝堂。” “澹台宪明的计策已完成,汝等可速速回来,突厥七王的要求,之前只与汝等说时机不够,此刻,陛下也已同意了,汝等可与其一同归来。” 宇文烈看到了这里,已经能够感觉到,这些平静文字下的波涛汹涌,天下的大势,竟然就在这短短的大祭之时,发生了变化,太师和应帝同意了突厥的约定。 如此突厥会被分化为东西两個部分。 宇文烈缄默。 【西域灭,突厥裂,陈国乱,而应国兵强马壮,圣明君主,天下第一神将,乃弱一国,壮天下之计策】 他曾经觉得这个计策荒唐可笑。 如今,这荒唐的计策铺展开来,竟然是如此浩大之状,是宇文烈这样的神将看到之后,绝对不可能不动心的,堪称完美的战机,也是三百年来,距离中原一统最近的时候。 应国的太师信笺最后里面有一行文字。 “替我在澹台宪明坟前,上一炷香,放一杯酒。” “贺他。” “得了他想要的,千古骂名!” 姜高叹息一声,看向宇文烈,道:“将军,我们是时候启程回国了,此番大祭,可见天下的英雄,但是天下偌大,我们的脚步,不能够停留在这里。” 宇文烈微微笑了笑,道:“好。” ……………… 突厥七王得到了应国愿意商谈的事情,于是大喜去寻找了破军,破军安静饮酒,见到七王的欣喜,却是道:“不是什么好事情,他们想要分裂突厥,那么目标就只有一个了。” “应国的那一头老龙,已经忍耐不住了。” 七王疑惑,然后干脆利落地道:“请先生指点。” 破军慵懒得坐在这里,他指了指自己的口,示意自己口渴了,于是堂堂突厥的七王大笑,主动给破军斟茶,道:“先生,就不要藏着了,说说吧。” 破军道:“他们要对陈国动手了。” “不能让摄政王做大,所以他们要凿穿陈国,至少要让陈国对摄政王那边动手,应国的皇帝年纪已经很大了,那是和薛道勇同一个时代的豪雄。” “他的武功不差,所谓的天子武学,在气运加持之下,不会比大宗师差,但是终究不可能是那些寿数绵长的老家伙。” “他怕死。” “更怕的是,死后他的两个儿子会彼此厮杀起来。” “我和他们交谈过,姜高是为了天下大世培养的,光明正大,休养生息的圣明君主;但是二皇子姜远,则是为了防止大业未成,为了百姓休养生息而停止兵戈,偏安一隅准备的后手。” “是以,一个仁德,一个恣意。” “两位天下前十的神将,一个支持太子,一个支持二皇子。” “应国皇帝要在自己死前,统一陈国中原,避免两个儿子的自相残杀。” 七王脸色变化了下:“以那位皇帝的威名,统一中原之后,我恐怕还不能发育起来,就只能成为他手底下的女婿了,人说入赘不如人,做皇帝的入赘女婿不如做太监,先生,不可如此啊。” 破军笑道:“自不会如此,应国也有自己的问题。” “放心,在这一点上,我会帮你的。” 年轻谋主的双瞳泛着紫色,笑容温和:“只要你听我的安排。” 他抬起眸子看着远处。 年轻谋士的嘴角勾了勾。 【把天下都剁碎了喂给应国吃,澹台老狗,你的计策也太小看我了,大家只是说你激进,可我想了想,觉得你还是太保守了些,为什么,只是破坏陈国呢?应国之前是魏国,都是五百年了啊。】 【纵然有圣明之君,根子盘根错节,也多糜烂】 【既已打烂了陈国】 【那为什么,不把应国,也打烂!】 【若我说,就该破灭西域,乱天下,群雄争夺的战火升腾而起,而后平四方之豪杰,堂堂皇皇,得国之正,不逊赤帝!】 【只坏一国,只是谋取另一国的利益而已,我的志向,比你更大。】 【我要,谋天下】! 破军道:“七王,我们,该启程了。” 他站起来,看着远处,拍着七王的肩膀,他笑着说道: “看,天下如此之大,陈国繁华,丝竹让人的精神都酥软了,可是,七王,你忘记了驰骋于草原之上的快意,忘记自己要征服那一片天地的志向了吗?” “若是没有忘记,就提起刀,重新上马。” “我们还年轻,可我们终究有一日会老去,在这样繁华美丽的地方,每呆一天,就离我们的目标更远一天。” “我和你都还年轻,这天下的豪雄们一个一个地老去。” “是我们的时代了啊。” 七王的眼睛亮起来,他果断地舍弃了在这中原的奢侈享受,放弃了那些,在辽阔草原上没有的那些美人,美景,美食,美器,这一夜,七王亲自磨砺了自己的刀锋,和姜高密谈之后,于陈国请辞。 西域的活佛和陈承弼参与了祖文远的葬礼。 在这天下波涛汹涌的时代里面,没有人记得这位算道第一的离去,他的离去,就如同一片落叶落下一般,西域活佛念诵往生咒,最后看着香都燃尽了。 养伤的陈承弼看着远处的天空,白发垂落,老者的神色苍凉,道:“喂,老和尚。” 活佛睁开眼睛。 陈承弼道:“伱说,有轮回和转世吗?” 活佛道:“我不知道。” 陈承弼道:“你不是活佛吗?你怎么会不知道?” 和尚道:“若是说没有,我修佛好像有点傻,若是说有,可除去了这活佛传承似是而非的东西,我实在不曾见到过所谓的转世之身,既然没有见过,那么就可以说他是有,也可以说是没有。” “但是,无论有没有,若是真的存在,以祖文远的才智,肯定比你我还能够找得到。” 陈承弼咧嘴笑道:“你说的对。” 他站起身来,老和尚道:“你要去哪里?” 陈承弼道:“去哪里?”他看着远处的天空,脸上还是出现了一丝丝茫然,最后他笑起来了,挠了挠头,道:“去哪里?你这个问题,我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和你说。” “大祭那一天,神算子那个家伙忽然疯了似的。” “祖文远在哪里,他就会跟着去哪里,那一天他忽然把自己的所有算筹都砸了,然后来到了道观前面,一口气把所有的算经典籍,把他说要谱写而成的,天下最强的算道经文都在祖文远面前烧成灰。” “然后大哭大笑着说什么,我永远追不上你,永远不如你。” “然后像是个疯子一样,似乎受到莫大打击,又哭又笑着跑远了,不知道去了哪里……” “我那大外甥女呢,这一日似乎想明白了什么事情?” “我也不知道,你懂得,我对这些都不怎么感兴趣。” “只是她忽然从藏书阁的那个地方搬出来了,至于去了哪里,我听说,她觉得薛家的小姑娘不错,所以和薛老头说,要去薛家住一段时间,教导那小姑娘武功。” “嘿,我说,怕不是她担心我那个恼羞成怒的大侄子会对小姑娘做个啥,所以提前过去了;虽然他不成器,可是皇帝终究还是皇帝,有些东西,烙印了这么多年,总也忘不掉的。” “明明之前,这里还这样热闹。” “可是忽然之间,李观一走了,萧无量走了,濮阳那老小子来了又去,澹台宪明忽然没了脑袋,这天下热热闹闹的,一下变得冷清起来,感觉还有些不适应。” “我想,我会去江湖吧。” 陈承弼笑着道:“我已经老啦。” “祖文远死了,你也是个老和尚了,少年子弟江湖老,我们总要回去的。”他起身,迈出一步,袖袍翻卷,忽然就踏出了数丈,白发飘摇:“我就去江湖转转。” “去见见公孙姑娘,听说慕容龙图那老小子和剑圣的比拼要到了,再去那里凑凑热闹,老和尚,江湖这样大,天下这样广,你和我,咱们,山高水长。” “江湖再见啊。” 老头子大笑着,却已经不知道去了哪里,但是这样的一句话,还是让老和尚微笑着,双手合十闭目无奈,仿佛闭上眼睛,那些朋友都还在眼前。 英武的少年将军,俊朗自在的王侯,笑着温和的道士,美丽的少女,还有个憨厚的小和尚。 可睁开眼睛,曾经的敌人或死或亡,故交好友,皆已飘零。 往日种种,烟消云散。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他的眸子安静温和,双手合十,垂眸: “阿弥陀佛。” 道观之中,钟声响起。 你我参悟,何分三教? …………………… 奸相澹台宪明死后,尸体本来是要被带走的,但是天气炎热,摄政王似乎考虑到一路带到西域去,会腐烂,于是寻找了一处山坡,将这位一生波涛汹涌的老儒生埋葬了。 陈文冕叩首三次,才离去。 这个地方被默默保护起来了,纵然是厌恶澹台宪明所作所为之人,却也惊惧于那摄政王的兵锋,担心若是对这已死之人做些什么,会惹来那老狼王的目光,所以也只是将此地无视。 但是今日还是来了一个客人。 薛道勇踱步走上来了,他一身青衫,白发微扬,气度仍旧俨然,手里提着一壶酒,看着这一座墓碑,还是提起酒壶,倒了一盏酒,平淡地放在了澹台宪明的坟墓上。 “你那一句话,省却我许多功夫,也算是给观一那孩子争取出了时间,太平公天下敬重,想要杀他的人和敬重他的人一样多,他的路,不好走。” “我觉得你这样一个奸相,做的一定很简单。” “但是走上这个位置来,才知道,你这一条路,也不好走啊,哈哈哈哈,人心如海底深渊,钱财只投石问路,欲望之说,犹如饕餮,永无止境。” “老夫压制世家,官员,却也被他们架住了。” “自古权臣,皆不得好死!” “是因为人心皆不同,时聚时变。” “你死了,我却不会,等待十年吧,就看那孩子会不会回来,通缉令虽然下发,但是老夫已将这效力压制于最低,只是,这乱世江湖,渴望麒麟之辈太多。” “天下纷乱,欲杀太平公之子求大名的武夫更如过江之鲫。” “未来的路,终归是要他自己闯出去。” “不过,澹台宪明。” “你明明知道,老夫薛家的家规,不准从政,可最后你走之后,摆在老夫面前的,竟然是顺着你的道路走下去。” “当真老奸巨猾。” “若是你现在活过来的话……” 薛道勇似乎想到了很多年前那一场雨夜里被揍得鼻青脸肿,却还是嘴巴比铁硬,吃馒头狼吞虎咽差点被噎死却还放言,未来放他一命的书生。 乱世的猛虎微笑道: “老子一定把你再打死一遍!” “但是现在,你已经死了。” “临了,就敬你一杯酒,百年恩怨,我一定到死的时候都念叨着,大骂你个老狗,但是……” 薛道勇转身,看着这天下,道: “我们若是,都活在太平盛世。” “多好。” 老人把手中酒洒落,转身离开,踱步走远,终此一生,再也不曾回来这里,他走远,踏入皇宫之中,有司礼太监宣名号的声音远远传出来,就在这威严华丽的陈国皇宫中,远远传出。 “宣,内阁大学士,中书令,丞相,御赐紫金鱼袋。” “薛国公,薛道勇入朝!” “剑履上殿!” “入朝不拜!” “免跪!” “开府仪同三司!” 薛道勇渐行渐远,脚步不曾迟缓。 我们,都有我们自己要走的道路,都有自己要奔赴的战场。 一只鸟振翅,从陈国的皇宫飞远了,应国的太子和突厥的七王大笑着,如同相见恨晚,他们的车舆一起离开陈国,驶向了那雄霸中原的应国,彼此的韬略即将碰撞。 李昭文随着一起去了。 宇文烈在想着太子的王道,二殿下的霸道,到底谁会更为符合这个时代的应国,而陷入了沉思的宇文烈不曾注意到,在后面微笑着打量着两位皇子,眉心一点金红色竖痕的李昭文。 陈承弼踏向江湖,陈清焰回到薛家。 自陈国的车舆即将要抵达西域,铁勒最后的可汗带着这些东西回到了自己的部族,然后去和自己族中的长老们相谈,于是在第三天,一支古朴的旗帜重新竖立在了西域。 【黄金弯刀骑兵】! 天下轻骑兵的王者,踏破了历史的黄昏,再度来到这个时代。 只是这样古老的旗帜,终究只是掀起了一阵不大的波涛。 而在同时,摄政王的兵锋也重新抵达了原本属于吐谷浑的三百里区域,老迈的狼王带着自己的儿子,冰冷俯瞰着这辽阔的天下,一只飞鹰从他们的肩膀上掠过了。 后世的史学家们谈论起这一次的陈国大祭,总是觉得那历史上记录的东西充满了不可思议的巧合,这个时代如同漆黑的云气笼罩了整个天下,而英雄们,年老的和年少的英雄们如同星辰一般汇聚在一起。 他们短暂的聚合,然后重新奔赴不同的方向。 这一次死去了许多的人,但是那些在后世绽放灿烂光芒的英雄们竟然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巧合而存活了下来,简直如同有天命一般,这里仿佛一片星空,分散出一道一道的流光,似乎要把整个黑夜都照亮。 但是无论如何,无可否认,这一次的大祭成为了整个天下的转折,原本是将西域作为餐桌上菜肴的大祭,仿佛成为了陈国这个巨人最后的辉煌,一个个灿烂的名字成为它死前的注脚。 局势变化了,原本支撑着乱世的制衡化作了一强多弱。 应国老迈的大帝提起了他的剑,和他麾下最强的神将,将目光看向了这个天下,年老的英雄们奔赴他们最后的战场,而年轻的英杰也开始一一展露獠牙。 …… 当当当——! 敲击铜锣的声音清澈,将所有人都吸引过去了,这里是陈国的一处关隘,想要离开这里前往另一个方向的所有人都必须从这里走过去,说书人在说着大祭的热闹。 说什么王侯将相,说什么才子佳人,说天下纷争,说英雄年老犹有烈气,说那岳鹏武大鹏展翅,说澹台宪明奸臣被斩,首级头颅都在地上翻滚,说的众人都失神,只是叫好。 一个少年伸出手放下了几枚铜板。 “老板,结账。” 他买了三个肉包子,他有一个新买来的牛拉着的牛车,车上放着许许多多的稻草,他坐在稻草上,肩膀上趴着一只长毛猫儿,大口吃着肉包子,牛车慢慢往前走。 城墙上贴着这样那样的告示。 有江湖的,有租赁屋子的,有骂人偷汉子的。 有喊夜壶不要从二楼往下面倒的。 然后最大的一张是个通缉令,上面画这个络腮胡子的汉子,有人煞有介事道:“记住了没,这个叫做李观一!原来的金吾卫!” “十五岁还是多少岁来着,凶煞得很,杀了澹台宪明丞相,得手后还跑了,听说还闯城门,凶得嘞。” 周围百姓看着那豹头环眼络腮胡:“这个,十五岁?” “二十五岁都没有这样成熟啊。” 贴告示的瞪大眼睛:“要不然人怎么干这样大事情?” 百姓疑惑道:“可是我咋看着这,怎么那么像之前那个,那个叫越千峰的通缉犯?” 于是他被一脚踹开了。 又有人贴了榜单,是江湖排行榜,有人一个一个数过去:“小剑圣胥惠阳出关连战连胜,已是二十八名。” “又有刀痴排行榜也提升了。” “嗯,那位绝色榜的李姑娘好像排名也上升到五十了。” “嗯?” 忽然有人惊疑不定,众人看去,发现了一个名字。 念诵道:“排名提升,目前排名第三十一。” “大祭演武夺魁,斗败哥舒饮,宇文化,小剑圣胥惠阳。” “杀澹台宪明,救岳鹏武。” “斗鲁有先,破城而去。” “乘义而来,尽兴而归,恣意从容,无法无天,可为之·狂。” “戟狂!” “李观一。” 牛车停在门口,城门守要那牛车上大快朵颐的人下来,那人掏出一个度牒递过去了,于是成门守一看,竟是学宫二十四祭酒之一亲自给的度牒,于是惊愕,顺口问道:“你是谁?” 那人抬起手指,扶了下斗笠,是个少年人。 鬓发微扬,木簪束发,一身浆洗地发白的蓝色道袍,脖子上挂着玉石吊坠,腰间挂着一把松纹古剑,在一众惊叹戟狂之名的时候,少年温和摘下了自己的斗笠。 “贫道,李药师。” 天下有大疾! 吾等当医之! “李药师么,好,你过关!” 二十四祭酒级别亲自给的度牒,谁都知道分量,于是根本懒得去管他的牛车有什么,那少年道士骑着牛车,慢悠悠地走远了,背后城池里面人生繁华,有少年人在城内追逐着去了,笑着唱诗: “少年侠气!” “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 “一诺千金重!” 西域的黄金弯刀骑兵重新现世,摄政王的兵锋提起,乱世的猛虎成为掌摄一国的权相,惊才绝艳的谋主以身裂一国,而年轻的天才军师则混入了突厥的阵营,和遵循王道,霸道的两位皇子一起前往中原。 少年道人抬眸,看着天空,渐行渐远。 鬓发微扬。 天下风云,出我辈! ……………… 与此同时,江南十八州。 神兵慕容府。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子终于赶到了,正是在李观一眼前失踪了好几日的司命,老爷子武功不行,没日没夜地狂奔,才赶到了这里,管他妈的什么拦路的慕容家子弟,闭你个蛋的死关。 司命一路闯到了禁地。 他知道祖文远要做什么,也知道李观一之后要面临的江湖围杀,那种阴谋鬼祟恐怕不比朝廷庙堂差,老爷子直奔最大的生机。 抬脚一个直踹,把慕容世家禁地大门踹开。 被人按着却犹如老咸鱼一般奋力挣扎着,大呼: “剑狂慕容龙图。” “你孙女和重外孙,还活着!” 声音还没有落下就被叉出去,但是还是传出去,已闭死关,已至于极度苍老之年的剑狂。 猛然睁开了眼睛。 慕容世家,九十六把玄兵,齐齐鸣啸。 神韵,冲天!!! 【本卷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