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二章 子厚你有大才,胜任户部尚书也是绰绰有余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陈然这一去,就是大半年。 再度归来之时,都已经是洪武十六年了。 他不在的这段日子里,大明发生了许多事情。 空印案与郭桓案接连爆发,同时前两年的胡惟庸案还没结案又被翻出来。 整个大明官场,从朝堂到地方州府县,因这些案子被牵连丢掉了性命的官吏,足有成百上千。 大火迅速蔓延焚烧到了朝堂之上。 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至德等与李善长关系紧密的文官,纷纷下了锦衣卫的诏狱。 不出意外的话,待到羽翼被铲除之后,就该轮到李善长倒霉了。 这期间李善长多方奔走,四处寻找援兵。 可淮西老兄弟们对他避而不见,马皇后与太子更是直接谢客,谁都不愿意帮他。 待到陈然上岸这一天,李善长正式以参与胡惟庸谋反的罪名被下狱。 全家七十多口跟着他一起下狱。 原本的历史之中,李善长全家都被斩首。 不过这次马皇后没死,多少劝阻了一番,家中男丁孩童全部流放滇南采菌子去。 至于女眷,免了去教坊司沦为坐骑的命运,送去了陈然的府上为奴为婢,也算是偿还陈然对朱雄英与马皇后的救命之恩。 船队是直接沿江而上,来到应天府码头的。 这是这个时代里,全中土,乃至于全世界范围内最好的码头与城市。 这個时代所谓的浪漫之都,还遍地都是大小便,为了防止踩上甚至让男人们穿上了高跟鞋。 至于说某个轮着敦之城,甚至都比不上大明的一座普通城池。 码头上人山人海,旌旗招展锣鼓喧天。 太子朱标亲自出迎,站在岸边遥望数艘大海船被缓缓拉向栈道。 风帆时代的大型船只,是没办法靠自己的能力停靠岸边的,必须依靠纤夫的拉拽。 忙活了好一阵,几艘船可算是靠了岸。 提前收到陈然来信的朱标,笑容满面的上前准备迎接。 可未曾想陈然却并未下船,仅仅是派人过来,请朱标上去。 这就很是失礼了,朱标身边的人都是纷纷面露怒意。 朱标自己到是没在意,他知道陈然是让去看这一趟去倭国的收获。 上了船,就见着了陈然身边的几个商贾,还有几个剃掉脑门中间头发,恭敬行礼的倭国人。 “这几位是此次一同出航的几位船东。” 陈然先是介绍了商贾,旋即示意那几个脑门贴在甲板上的倭国人“这几个,是我挑选出来有投资潜力的倭国地方势力的使者。” “嗯。” 朱标的兴趣不大,他现在更想看看陈然究竟是弄了多少好东西回来。 “殿下。”陈然懂他的意思,当即引路下船舱“跟我来。” 船舱内堆放着许多货物,随手打开一个,却是满满一箱子有些发黑的石头块。 朱标愕然抬头,满脸都是"你在逗我"的表情。 陈然望向了他的身后“秦庶子,你之前在银官局做过,当认得这东西。” 秦庶子的庶子是官职,不是家中庶出。 他在银官局干过,那儿是专门官吏银矿采炼的机构。 银官局是朝廷的,与内府的银作局是不同的部门,不过干的活都是一样。 提炼铸造银子的。 “不想一别大半载,陈赞善倒还记得秦某。” 秦庶子笑着回了一礼,上前翻看查阅一番。 不但仔细观看,还拿在手上掂量。 打开了多个箱子,翻看了十几块石头,这才转身向着朱标禀报。 “太子,这是银矿石。” “哦?”朱标当即大喜“能炼化多少银子?” “臣用点兵法粗略算了算。”秦庶子仔细考虑下,方才回应“单这一艘船上的矿石,当能提炼至少四千两,若是品相好的话,六七千两也有可能。” 陈然当即补充一句“每艘船上装载的货物都差不多。” “五艘船,那就是两三万两的银子了。”朱标大喜过望。 受限于工业能力的低下,中土这儿一直都是处在贵重金属匮乏的状态。 大航海贸易还未开启,郑和还没开始下西洋,大明对于银子的渴求度极高。 “五艘船而已,就带回来了数万两银子。若是五十艘船...”朱标已经陷入了畅想之中“一年去两趟,岂不是能大赚百万两现银?” 洪武年间大明的财政收入很高,不过大部分都是以实物为主,尤其是粮食居多。 真正的现银,依旧是处于匮乏状态。 陈然笑而不语,没解释说"这次是人家攒了许久的存货,都被我给一锅端了带回来。" "还五十艘船,还一年两趟,哪来的那么多矿石给你拉。除非逼着当地人不计成本,不计性命的去填矿!" 没做解释,是因为给了朱标父子希望,他们才会大力投资,对倭国上心下手。 真解释了,那岂不是在帮助倭国。 “殿下,还有呢。” 陈然再度打开了一个小些的箱子。 这次朱标不需要秦庶子帮忙验货了,他自己就能看得出来,这金光闪闪的石头,分明就是金矿呐! “殿下请看。” 陈然取出一块沉重的,形似狗头的金块递过去“这块狗头金,足有近十斤重。” "嘶~~~"秦庶子惊讶吸气“真的是狗头金?捡到的?” “是。”陈然知晓他的意思,当即解释“据说是在河边捡到的。通常情况下,只要沿着河道搜索就能寻着金矿。” “他们家就有金矿。”陈然伸手指着一个剃着月代头的倭国人“每年产金数百两。他们家统治之地不大,甚至还不如皇明的一个县。” 秦庶子的眼睛里都冒火了,那是贪婪之火“莫不是住在了金山上。” 那武士叽哩哇啦的说了一段,陈然随口瞎翻译“他说他们家有很多金子,平日里在河边都能捡到。而且河道里还有金沙。” 秦庶子激动的手都在抖“殿下,倭国那儿...” 朱标当即抬手阻止,还给他打了个眼色示意"有倭国人在这儿呢,别把心里话说出来。" “还有呢。” 陈然再度展示了带回来的货物,这次展示的是压舱石。 “这是,赤铜?!” 不愧是在官银局干过的,秦庶子一眼见看出了压舱石并非是石头,而是成条的赤铜。 换做一千多年前,这些赤铜可是能当做黄金来使用。 可在陈然这儿,却是成了压舱底的。 “倭国不但多金银,而且还盛产铜。”陈然笑言“因为太多了,只好将压舱石统统扔海里去,换成这些铜条。” “好好好。”朱标的嘴角实在是压不下去,比跳动的ak还难压。 “回东宫,孤要好生犒赏尔等有功之臣!” 大明的经济,其实主要还是以物易物为主,因为缺乏足够的贵金属制作货币。 别提大明宝钞,压根不懂经济的老朱,直接将大明宝钞当做用不完的提款机了,已经被大明百姓们所抛弃。 金银铜在大明这儿那都是硬通货,哪怕是皇帝也是急需的那种。 返回东宫的路上,朱标甚至主动邀请陈然与自己同乘一辆马车。 由此可知,其对陈然带回来这么多的急需物资,同时发现了如此多物资之地,是多么的满意。 “子厚。” 马车里,朱标主动相询“你这次过去弄回来这么多东西,是用的什么货物换的?” 在朱标看来,这么多的金银铜,价值必然不菲。 他也好奇大明有什么货物能换来这么多好东西。 “原本打算以丝绸茶叶瓷器为主。”陈然平静解释“不过带太多的话,倭国那边压根吃不下。” “所以我带的,主要是铜钱。” “铜钱?”朱标大为惊讶“铜钱也能当做货物卖?” “倭国人没技术,自己制作的铜钱被称为恶钱,他们自己都不想用。大明的铜钱,是他们的最爱。” 陈然终于开始吐露有用的信息“殿下,你可知大明的铜钱兑换金银作价几何?” “孤当然知道了。”身为常务副皇帝,天天处理政务的朱标,自然知晓重要的经济数据“一两金兑十两银,一两银兑一千文。” 听闻此言,陈然却是摇头“殿下,你说的是官价。民间实际上的兑换比,要比这个高的多。” “那殿下可知,倭国的金银铜兑换作价几何?” “孤又不是倭国太子,怎么会知道。” 陈然笑言“大明的兑换比已经很高了,可与倭国比起来却是小巫见大巫。” “在倭国,一千文可换一两金!” “嗯...啊?!” 陈然用的是经济手段,利用不同地区的兑换比差异,赚取其中的差价。 这等手段在数百年后的世界里,基本上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可在大明这儿,只有陈然懂。 要等到百年之后,大弗朗基人(西班牙)才会用这一招,利用大明与欧洲贵金属兑换比的差额,大规模输入金银等贵金属赚取差价。 “就按官价来说,陈然用一两金子换取一万文钱。运到倭国之后,用这一万文钱换取了十两金子。” “将这十两金子带回来,利润暴涨十倍。” “若是用来购买在当地价格便宜的铜条,带回来再铸造成铜钱,那利润将会是三十倍!” 朱标直接傻眼了,他的眼神不断跳跃,细细品味着陈然的话语,仿佛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他从未想过,钱还可以这么赚! “子厚。” 神色陈恳的朱标,一把握住了陈然的手“孤本打算让你入内阁参赞政务。可现在看来,是孤错了。你有大才,胜任户部尚书也是绰绰有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