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0章 陈玄奘西行记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330章陈玄奘西行记 “听闻最近有人说,陛下可称天可汗?” 陈然笑个不停“看清楚这天下有多大,你若是自称天可汗,可会脸红?” 李二没脸红,却是怒不可遏。 他的络腮胡子不停颤抖,堪称须发皆张,犹如猛张飞在世。 “朕就是要称天可汗!” 李二气到颤抖“天下越大越好,真要让大唐的铁骑,踏遍天下!做真正的天可汗!” “好。” 陈然鼓掌赞许“雄心壮志可赞,你放心,我会帮你的。” “如何帮?”李二当即询问“朕姑且一听。” “首先是地图。”陈然示意脚底下的地图“有了地图,方知天下之大,知道该去哪儿。” “其次是提供后勤保障。” “往北边走,天寒地冻需要棉衣。” “往西边走,路途遥远需要马匹,喂养马匹的饲料我来改善。” “军士们要吃的好用的好,吃穿用度,我来提供革新。不但质量好,数量更是要保障。” “粮食,肉,蛋,油都有了。假以时日会越来越多。不过军士们还缺一样食物。” “哦?”李二有些意外“朕倒是不知,大军之中还缺什么吃食。” “糖。” 陈然干脆表态“糖分,是人活动的关键必需品。有了足够的糖,可以大幅度提高作战能力与持久力。而且甜味会让人感觉幸福,对于提升士气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李二眼神发亮“伱有提高糖产量的东西?” 这年头的糖,主要是饴。 所谓的"甘之如饴"指的其实是麦芽糖。 甘蔗其实早已经有了,屈原就说过"胹鳖炮羔,有柘浆些"。 而柘,就是甘蔗汁。 只不过这个时代的甘蔗品质不高,制糖法更是原始落后。 不但产量低下,质量也不行。 贵族主要吃蜂蜜,平民百姓则是偶尔尝尝麦芽糖罢了。 “当然有。”陈然笑言“听闻前些时日,有个叫做玄奘的和尚,偷渡西去?” 李二有些惊讶“他会制糖?” 陈然摇头“他要去的地方,非常适合大规模种植甘蔗。” 伸手示意吐蕃南方的一块地界“就是这儿,天竺。” “这里雨水充足,土地肥沃。可以耕种的面积,更是多的让人难以置信。这里生产出来的粮食等农作物,足以养活整个大唐的所有人。” 金银珠宝什么的,对于有志于有大作为的皇帝来说,吸引力不大,人家压根不缺这些玩意。 土地什么的虽好,可也要看其用处。 最有吸引力的,毫无疑问就是大片的耕地。 李二果然来了兴趣,仔细观摩了一会地图,方才询问“此地兵备如何?” “说起来你都不信。” 陈然再笑“这地方的人,从几千年前就不断的被外族入侵,一次次的沦为底层奴隶。” “他们忘记了自己的文化与传承,除了干活之外什么都不会。” “只要打败这边上层统治者,取而代之之后,不但能够收获大片肥沃的耕地,甚至连劳动力都有了。” “配上优良的种子与全新的技术,立马就能成为最坚实的前进基地,为西行大军提供近距离的后勤支持。” 李二摸着胡子想了好一会儿“如何过去?朕观此图,走吐蕃颇********均四千米以上一两千丈的高原,你若是觉得大唐的军士们能翻的过去,那就走吐蕃也无妨。” “你有什么好的推荐?” “派遣大军跟着陈玄奘走,他走到哪里,大唐的军队就跟到哪里。” 陈然蹲下身子,伸手从地图上划出一条弧线来“先收复西域,再越过高原,从开伯尔山口入天竺,横扫整个天竺之后将这里作为继续西行的后勤基地。” “至于吐蕃。”陈然的手指在吐蕃的位置上点了点“跟吐蕃打仗麻烦。不是打不过,是上山缺氧外加地形限制。我有一计可定吐蕃,贾诩听了都要喊无良~不知陛下敢不敢用?” 李二眯起了眼睛“只要能打赢,你让朕去请神都行!” “无需请神。”陈然笑容更盛“房遗爱喜欢研究化合物,可以将他的研究成果参在商队的商品里,交易给吐蕃。” “具体如何操作,等他回来了,可以现场观摩。” “善!” 陈玄奘最近很是烦恼。 他被拒签了! 西域诸国见着他到来,都是客客气气的将其架起来,然后扔出国境线,坚决不许其入内。 原因很简单,只要他陈玄奘进去了,大唐的大军跟着就会进来,再之后一个个的小国就没了。 没人敢宰了他,那就只好拒签。 无路可走的陈玄奘徘徊不定,甚至动了反身回到大唐的念头。 他以为回去需要很长的时间,压根不知道只要回头,要不了多久就能走进大唐的国土。 这天晚上,野外露营的陈玄奘,遇到了一队专门来寻他的唐军骑兵。 “玄奘法师?”领头的军将确定了他的身份后,拿出了一份通关文牒给他“这是陛下给你的,正式确认你的使者身份。” 陈玄奘是偷渡出国的,西域各国可以名正言顺的拒绝他入境。 现在确认了身份,那事情可就不一样了。 “西域诸国不许贫僧入境。”收下了通关文牒,陈玄奘苦笑回应“西域诸国皆拒贫僧入内。” 那军将笑言“你是怎么离开大唐的,就怎么入诸国就是。莫要害怕,若是有谁胆敢害了你,我等大军就在你身后,立马就能为你报仇雪恨!” 这话说的陈玄奘无言以对,只能是报以苦笑。 “对了。”那军将唤来一人,牵着白马背着猴,怀里还有个猪仔“这是陈道长给你安排的随从。” 陈玄奘"( ̄︿ ̄)" 白马跟随从他能理解,可猴子跟猪是什么意思?! 没人给他解释,唐军骑兵们很快离去,留下陈玄奘与那随从无言以对。 “你是.” “在下赵文海。”那人回礼“曾在蓝桥驿求学,略懂岐黄之术,略懂天文地理,略懂生活知识,略懂军略兵法,略懂.” 陈玄奘听的是一脸懵,他只当此人是来监视自己的。 不过很快,赵文海就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他能精准的寻找到方位与道路,也精通野外求生技能,更是会养猪喂猴。 接下来,他们就用偷渡的办法,潜入西域各国。 随后唐军就会用"有一个大唐人在你们这儿失踪了,我们要入境搜寻"的理由,强行进入西域诸国。 大军进来了,那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 陈玄奘就这么一路迷迷糊糊的跟着赵文海,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西域诸国。 甚至许多时候,在野外露营之时,都能够听闻到远处有激烈的厮杀声响。 “长老莫慌。”摆弄火堆的赵文海解释道“不过是马贼闹事罢了。” 陈玄奘满心的无语。 他又不是瞎子,虽然天色暗淡,可火把总是认识的。 什么样的马贼,能是成千上万的啊。 有这等规模还做什么马贼啊,直接立国就是了。 陈玄奘一直往西边走,大唐的国境线也是跟着一路往西边推进。 这一路上自然少不了各种大战小战。 打来打去的,不但沿途一众西域小国没了踪迹,就连背后挑事的西突厥,也随之分崩离析。 更夸张的是,大唐的商队甚至比陈玄奘跑的还远。 路上经常会有商队来回,与陈玄奘打招呼。 一直等他快到天竺的时候,方才愕然惊觉“我走了这么久,怎么身边这么多大唐人?” 他本以为入了天竺之后,环境会好一些。 未曾想,大唐的大军换了一茬又一茬,却是始终跟着他走。 一直等到陈玄奘入了那烂陀寺上学,方才得了清净。 他开始求学之路的时候,赵文海留下了白马猴子与猪,自己告辞离开。 陈玄奘本以为他是要回大唐去,还曾经好一阵感慨。 未曾想过了几个月,他又回来了。 陈玄奘都傻眼了,你是会飞的吗,怎么能这么快? “这是我从长安城带回来的玉米面。” 赵文海一边拿礼物,一边笑呵呵的解释“抓了那么多的俘虏都在修驿道,大道修通之后就方便太多。” “大唐有的是马匹,最便宜的只有几缗钱就能买一匹。” “一路骑马,最多一个月就能回到长安城。” “陛下让我给你带句话,好生专研佛经,别的事情你别管。” 陈玄奘哭笑不得“我就是个和尚,我能管得了什么?” 没过两年,就有寺庙里的当地僧人寻着他,求他帮忙把庙产要回来。 “唐人好生凶猛,所有的和尚都要重发度牒,有度牒方能有功德田,一人最多三十亩。” “庙里这么多的僧人,大都没有度牒,庙产功德田几乎都被官府拿走了~~~” 陈玄奘听的一阵迷糊“哪里的官府?为何要听大唐的命令?” “大唐的官府啊。”当地僧人疑惑不解“你不知道?咱们这儿,已经是归了大唐了!” 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陈玄奘,哆哆嗦嗦的出了那烂陀寺。 入目所见,就是熟悉的玉米田。 “怎么会.” 他实在是想不通,远在天边的大唐,是如何成为天竺这边的官府的! 当地人也想不通,原本只存在于传说之中的大唐,就像是秋风扫落叶一样将整个天竺都给扫了一遍,然后他们就成了大唐的子民,要给大唐种地。 抵抗自然是少不了的,可从未听闻过有谁曾经打赢过。 还有人曾经去了山上,寻找吐蕃人来援助,可回来的人却是犹如见鬼,说山上没人了! 陈玄奘西行,入寺求学出来,惊愕发现自己居然出门就回国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