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4章 见小利而忘大义,干大事而惜身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364章见小利而忘大义,干大事而惜身 漳水南岸,袁绍大帐。 田丰急切进言“主公,形势紧迫,当速速退兵!” 审配当即反驳“胡扯,数十万人马,十天之内连漳水都过不去!” 沮授跟着上前“可先行派人渡河去邯郸附近筹粮,足以支持半月有余,到时候援军怎么都改到了。” 他说去筹粮,其实就是抢夺地方粮食。 百姓肯定没粮的,就是直接抢邯郸地方豪强的存粮。 抢了这些粮食,足够支持到援军抵达,而援军必然是携带大量粮食来的。 许攸更是激进大喊“主公!当此困境,当破釜沉舟,奋勇向前一举击溃陈贼所部,夺其军需以供军用!” 田丰大怒反驳“你当陈贼的兵马都是猪吗?就算是猪,十天也杀不完!” “那你说怎么办!”许攸跳脚大喊大叫“只剩下十天的粮食了,一旦退兵必然消息传出,军心崩溃全都完蛋!此时唯有全军出击,博取一线生机!” “当退兵,徐徐图之。只要兵马还在,河北之地就还是主公的。” 淳于琼的粮队被劫的消息传来,袁绍的谋士们都疯了。 有表示得速速退兵,保存实力的。 也有表示退兵必败,必须乘着军士们还不知道缺粮的消息,拼死一搏的。 还要想办法弄粮食暂且支撑,等待援军的。 每个人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也都坚持自己的主张是正确的。 结果就是,互相争吵不休,死活都要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主张。 黑着脸的袁绍坐在那儿一言不发。 他怎么都想不明白,自己明明是四世三公的袁氏当家人,天下闻名的诸侯盟主,气吞万里如虎的未来王者! 可为什么,为什么打不过贼寇出身的陈子厚? 耳畔众人的争吵声,让袁绍头疼欲裂。 他深吸口气怒吼“闭嘴!” 积威之下一声吼,众人皆是安静下来,大气不敢出。 “我意已决。”面沉如水的袁绍,做出最后决断“厚赏军士,发兵决战!”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好处给到位了,卖命算什么?卖屁那啥都行。 “主公!” 田丰大急,连忙高呼“不可啊~~~急切之间怎能取胜,一旦兵败.” 这就是人情世故没拿捏住了,领导都下了决断,你还在这儿不可,不行,不要的,这岂不是在当众打领导的脸面? 你这让领导怎么下台? “住口!”果然,被当场驳了面子的袁绍,大怒呵斥“把他关起来!” 田丰也是忠心耿耿了,哪怕是被甲士拖走的时候,也在高呼“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其实粮道被断之后,最好的选择就是退兵。 虽然会有很大的损失,像是留下断后的兵马肯定跑不掉。 可只要成功渡河北上,先去邯郸筹集粮草,等待各路援军抵达,依旧可有一战之力。 问题在于,好面子的袁绍,忍受不了失败带来的威望损失,更加不愿放弃邺城。 执念有时候是好事,可以提供动力。 可有些时候,执念就是要命的事情了。 袁绍不顾现在的军心士气与战略态势,非得在明显不利的情况下发起决战,这等偏执跟日记狂人有些类似。 他拿出了大量的财货赏赐军士,鼓舞士气出营与陈然所部大战。 河北兵的战斗力很强,重赏之下也的确是敢战。 而陈然这边的兵马,作战意志比袁绍军更强! 原因很简单,他们已经分到了这边的土地,若是打败了的话,那自己分到的土地可就没了~~~ 相比财货,这是更能激励人心的重赏。 两边都是拼死作战,没什么花哨的招数可用,都是硬碰硬的厮杀。 绵延数十里的战场上,惨烈的战斗时不时的就会爆发。 断粮道归来的陈然,见着这一幕当即将储存空间里的各类肉食拿出来,毫不吝啬的分给作战军士们享用。 生死搏杀,怎么也得吃顿肉啊。 什么烤骆驼,烤鳄鱼,烤大象,烤犀牛的统统拿出来,一天三顿都有肉吃! 军士们吃了肉不但更加有力气,而且士气也是明显高涨。 “大将军让我等天天都能吃肉,自当以死报之!” 陈然这边军心士气高涨,而袁绍那边的军士,就很吃味了。 两边的营寨距离很近,漳水河风吹着肉香飘过来,让吃着粟米饭甚至是豆子饭的袁绍军,顿时觉得手中饭菜不香了。 更重要的是,就连粟米饭与豆子饭,份量都受到限制,吃的越来越少。 自己吃不饱肚子,对面却是天天大肉。 换做是谁,出在这等环境之中,都会有想法。 袁绍军中自然也是有肉食的。 只不过,这些肉食只有校尉司马以上的才有资格享用。 往日里这等规矩,众人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可现在,看着对面普通军士都是一天三顿肉吃,又岂能没有想法! 结果就是,袁绍军的士气与战斗力直线下降。 等到校尉们催促军士出击之时,有耿直之人提出"对面吃肉,我们吃豆。为何不让我等也吃肉?" 回应他的,是校尉们的刀!战前质疑军官,这可是大忌。 虽然靠着屠刀压制了反对的声音,可很自然的,袁绍军的士气开始快速下坠。 接连数日的大战,除了给两边都增加了大量的伤亡数字之外,并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到了这个时候,贾诩终于进言“主公,时机到了。” 陈然颔首点头“开始吧。” 成百上千的大嗓门军士们,被组织起来,向着一个个的袁绍军军营高呼“你们没粮食了,大将军已断尔等粮道,你们要饿死了~~~” 消息传出,再结合最近几天粮食供应明显减少,袁绍军中顿时一片哗然。 军将们虽然竭力弹压,可哪里能压得住。 乱世之中,最害怕的就是缺粮,因为真的会饿死人。 物资极大丰富的时代里,很难体会到饿死人是一件多么的恐怖的事情。 可乱世之中的人,却是深有体会。 人怎么死都行,就是不能饿死啊~~~ 那实在是太过凄惨了。 军心动荡之时,袁绍也没了前些时日的决绝,不得不求助于麾下谋士。 沮授当即进言“可斩粮官,言粮官贪墨军粮,以平众怒。” 审配跟着说道“可向军士言明,援军与粮草,不日即到。” 许攸再言“可安排人手,自邯郸运送一批粮草过来。无论多少,至少要让军士们见到有粮草入营!” 不得不说,袁绍麾下的谋士们,能力还是在线的。 不过这些都是治标,不能治本。 援军与后续粮草都在路上,可急切之间赶不过来。 毕竟这年头没有高铁飞机,只能是靠着双腿走路,用大车运送粮草,速度那是非常之慢。 袁绍也不发飙了,默默接受了谋士们的计策安排。 然后,他突然提出“既然进取无望,不若先行渡河去往邯郸” “不可!” “万万不可!” “主公,不可啊!” 之前还死掐的谋士们,这次却是出奇的一致,全都劝说反对“这個时候退兵,立马就是大乱!” 军中谣言四起,甚至还要斩杀粮官承认缺粮。 若是这个时候退兵,那军心士气必然崩溃,所有人都急着逃走,陈然再掩杀过来 袁绍此人的性格,刚愎自用。 见小利而忘大义,干大事而惜身。 简单来说就是蜜汁自信,相信自己一定是对的。 脾气上来了,什么都是不管不顾。 可真正需要拼命的时候,却是犹豫不决不敢决断。 这一点,从当年诸侯联军讨伐董卓上,就能看的明白。 这次与陈然对峙,能走的时候火气上头,说什么都不肯走,非得打的天翻地覆死伤无数。 可现在不能走的时候,他却是担心会战败失去一切,转身又想先跑路。 倒不是说害怕自己会死在这儿,而是害怕自己这二十多万的本钱丢在这儿。 没了这些本钱,拿什么去抵抗陈然的侵攻? 眼见着袁绍犹豫,谋士们还待再劝,可外面来报,营寨外面又打起来了,众人不得不出去指挥安排作战。 一番天昏地暗的酣战后,天色已晚。 陈然不断出兵,就是为了拖住袁绍,施加足够多的压力,不给其有效应对的机会。 甚至会因为压力过大,导致做出错误的决断。 果然,第二天一早,诸位谋士们打着哈欠起身来寻袁绍商议战事之时,却是得知主公已经渡河了! 听闻此言,沮授当场瘫倒在地,审配目瞪口呆,许攸跺脚大哭“完了完了~~~” 果不其然,消息传出之后,袁绍各处军营皆溃,哗变营啸爆发大乱。 袁绍本意是亲自去督办粮草,好稳定军心再行退兵。 因为麾下能人皆反对,他干脆自己去做,并非是贪生怕死想跑路。 却是没有想到,军士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然到了极限。 大批溃兵逃亡至河畔,争夺本就不多的船只过河,甚至为了争抢而互相厮杀,刀枪相向。 这边的动静,迅速惊动了陈然,他当机立断全军出击。 失去了士气战斗意志的袁绍军,很快就被攻破了营寨。 大量军士选择投降,不肯投降的试图渡河,结果大多被淹死河中,只有少部分人逃出生天。 这些不肯投降的人,基本上都是各处豪强世家的私兵,门阀世家的族中子弟等等。 他们知道就算是投降了也活不了,自然不肯投。 历史上曹操将降兵都杀光,那是因为他没粮食,养不起这么多人,到时候还是会闹事,干脆一了百了。 陈然不同,他有粮食养得起,自然是全部纳入麾下。 自此,得了大批的降兵的陈然,兵力暴增一跃成为天下之首!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