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章 北方机械公司要对物资局进行“扫荡”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不用食用油,操作简单,料理方便,并且十分的安全。” 如果开油锅的油炸食物,单是一个后续处理,就能让许多家庭望而却步。 林凯峰发出灵魂拷问。 众人不约而同地点头。 别说,真是这个道理。 用油锅炸东西,需要使用大量的油。 炸完以后,还要花一段时间收拾厨房。 “我有一个问题。” 陆长顺举起手道:“你用烤箱和工业吹风机来形容这种炸锅,它是不是很费电?” “确实很费电。” “这东西如果放在国内销售,纯纯的电老虎,别说一般家庭负担不了,即使是国营饭店,也不会买的,因为太费电。” “而且只能炸和烤,与咱们的饮食习惯截然不同。” 林凯峰详细地向大家讲述,空气炸锅存在的几个问题。 这些问题对龙国老百姓来说,很难完全接受。 而对外国人而言,可以说根本不是问题。 受经济发展影响,龙国的供电能力始终存在问题。 国外不缺电。 空气炸锅即使耗电量再大,外国人一定会选择购买。 说着说着,林凯峰嘴角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零几年的时候,林凯峰单位里的一名小伙子去国外出差。 回到研究所,着急众人看稀罕。 说是从国外买回来一件高科技厨房设备。 担任副所长的林凯峰也跟着过去看热闹。 被研究员带回来了商品不是别的,正是空气炸锅。 那个时候,空气炸锅刚在西方风靡。 薯条,炸鱼,鸡翅,洋葱圈。 西方各种主食,能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内烹饪完毕。 不用一滴油,既卫生健康,又安全方便。 不知是谁碰到桌子,上面的炸锅掉在地上摔坏了。 林凯峰自告奋勇,拆卸空气炸锅进行修理。 一拆之下,林凯峰才知道这东西,跟高科技半毛钱都沾不上边。 内部构造简单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作用原理是通过风扇配合加热管,产生热风环绕。 空气炸锅显得高端。 是因为外国厂商在空气炸锅内部,安装了一枚普通芯片。 可以进行液晶控制,电子定时。 刻意给人高端智能的感觉。 其实,完全都是噱头。 不安装芯片,通过电阻装置,同样能够定时,设置温度。 “凯峰,你怎么不说了?” 一阵阵呼喊声,将林凯峰从二几年后拉回到现实。 林凯峰说道:“同志们,空气炸锅放在国内,几乎是无人问津的商品,单是一个耗电量巨大,就能让老百姓们望而却步。” “放在国外,绝对的拳头产品。” “另外,我们还要在它的外形上,多下一些功夫,要让外国人心甘情愿掏腰包,造型一定要做得好看,符合外国的审美。” “通过造型层面表达炸锅的价值不菲。” 说到这里,林凯峰顿了顿。 “马主任,你爱人是不是在县里的国营餐厅上班?” 老马连忙说道:“没错,她是在国营餐厅上班,算是资格最老的职工了,怎么了?” “让嫂子给咱们公司加个班,带领餐厅女职工,研究一下使用方法。” 空气炸锅烹制不同食物,需要不同的时间和火候。 烤地瓜的时间,远远大于炸薯条。 空气炸锅将会成为北方机械公司,真正意义上的出口商品。 和液化气罐一样,需要随商品搭配说明书。 让外国人知道,炸薯条调到什么档位,炸鱼多长时间。 炸鸡块又要花多久。 “牛叔,你也别闲着,嫂子在木器厂上班,里边应该有不少油漆师傅,把他们发动起来。给咱们的空气炸锅,弄几个好看的外形。” 木器厂平时做家具桌椅,这方面的手艺肯定过硬。 接着,林凯峰要求每一个人,包括看大门的大爷,都要在这件事情中做出贡献。 距离广交会开始,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北方机械公司不但要在一个月里,完成生产线搭建,生产出一批样品。 木器厂和老马的爱人,帮忙设计外型,制定烹饪时间。 做好持续供货的准备。 原材料方面,众人不用担心。 林凯峰已经和方博年谈妥。 分家前,市里再给公司调拨一批平价电子元件。 有了电子元件,公司就能打开出路。 制造出一定数量的空气炸锅,拿到广交会先把订单搞到手。 有订单,就有定金。 通过定金购置生产所需的设备,保持出口的平稳。 众人听得认认真真,俨然忘记询问空气炸锅的具体技术原理。 牛永贵眼中的林凯峰,好似变成了一名统兵将军。 众人所在的位置,不再是会议室。 而是战场。 林凯峰威风凛凛地指挥着大家,如何消灭前方敌人,占领阵地。 陆长顺过了半天回过神,开口说道:“林凯峰,这样就可以了吗?” “当然不行。” 林凯峰补充道:“三叔,你把咱们公司能说会道的小伙子和小姑娘,全都给我找出来。” “人数不用多,二十人就行,男女各十人。” “这些人将会跟我一块去广交会,轰轰烈烈地干他一场!” 时间转眼到了第二天上午。 林凯峰安排人将最后一批物资清单送到工业办公室。 “领导,北方机械公司到底想干什么?一口气要这么多的电子元器件?” 看完清单内容,秘书整个人都不好。 一旦方博年答应,拨付申报单上的电子元器件。 差不多会掏空物资局的仓库。 方博年眉头紧锁。 林凯峰真是一点都不客气。 上面的内容谁看谁吃惊。 好家伙。 北方机械公司要对物资局进行一场彻头彻尾地“扫荡”。 当地是工业城,不是电子城。 电子元器件的储备数量不算太多。 如果批复,物资局的电子元器件仓库,真的可以跑老鼠了。 “领导,要不给北方机械公司打个电话,问问林凯峰到底在搞什么名堂,怎么要这么多的电子元器件。” “他们既然开口,肯定有他们的道理,你别忘了,他们拥有生产收音机的能力,或许这些东西是用来生产收音机,充当经济商品的。” 想了想,方博年决定还是不打电话。 最后一次批复生产资料。 如果再三缩减,反而显得市里小家子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